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19|回复: 23

何秋舫轶事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4 08: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20-7-4 08:35 编辑

何秋舫照片一.jpg

常德行署副专员何秋舫(1928.8——2004.1


         何秋舫轶事



       何秋舫(1928.8——2004.1),汉寿县岩汪湖镇陈军堤村人,原常德地区(现常德市)行政公署副专员。他在汉寿县工作30年。1949年解放,他先后担任保(解放初暂时保留的国民政府基层组织)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周文庙乡乡长、二区区委书记。1963年5月任汉寿县人民政府县长,1973年5月任中共汉寿县委书记,1976年任中国援助加纳共和国专家组组长,1979年任常德行署副专员。他那热爱人民的品德、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留在汉寿人民心中,永远滋润着汉寿的山山水水。谨此记录几件小事,略表怀念。


         轶事之四   扩大耕地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中央指示,县以下单位主要是大办农业,大办粮食。1973年前,何秋舫担任汉寿县委副书记,主管农业生产,成绩显著。从1970到1972年,汉寿县粮食生产是全省三大先进县之一。1973年3月,何秋舫担任了县委书记,一心想将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农民饱肚子,为国家多作贡献。
     
       那时,汉寿县水利条灌溉件条比较好,但当时还没有先进的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粮食生产上不了新台阶。怎么办呢?俗话说,盆大刮得粥拢来。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插甩亩。这也是汉寿县部分公社的成功经验。所谓甩亩,就是在河湖沟港边筑圩造田,洪水不大可保收,万一洪水大了,甩掉它也无关大局。实践证明,凡是插了甩亩的大队、生产队粮食就多,社员就吃得饱,上交国家的也多,好些姑娘都争着往那里嫁。

       何书记一直琢磨着如何围个大垸子,增加耕地面积,让大家都吃上饱饭,为国家多卖余粮。1974年8月,湖南省委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指示,组织全省县委书记到大寨参观学习。

       大寨的经验主要是改天换地,平山填沟造平原,种粮种水果。何书记把大寨人的精神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产生了围垦大南湖的设想。大南湖中原来有高大、郭彭、长汊、双林、牛草、车厢和白月等7个小垸障,耕地面积约7万亩。清朝道光、同治年间,因洪灾连年,垸障溃决,土堤荡失,便成了一望无际的湖泊。他想,如果能恢复成良田,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很大的好处啊!

       他一回县,就将县水利电力局副局长张冰洋请来商量。张冰洋是汉寿县水利土专家,对全县一山一水了如指掌。当何书记提出围垦大南湖的想法时,他思索片刻,便赞同说:“这不仅仅是恢复大南湖的7万亩耕地,还可以让大南湖周边3万亩圩田解除水患。”

       百多年前,这7个小垸障沉没的原因,一是南有丘陵山区7条溪河的倾注,二是北有长江洪水的倒灌。如果能够堵截洪水,就能恢复大南湖的耕地。于是,他二人磋商了很多治理方案,茶杯里的水添了好几次,已到深夜。最后决定在大南湖南沿修筑一道大堤,挡住北面7条溪河山洪,将洪水从大南湖东的蒋家嘴水闸撇入洞庭湖。同时扩建蒋家嘴水闸,加大流量。这个方案行不行呢?何书记请你张副局长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论证、测量,提出具体方案。

       张副局长和局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半个月的爬山涉水,冒着酷暑,夜以继日地制定方案。终于确定修建一条长达50公里的撇洪河。在这条河线上遇水筑堤,遇山开河。沿河要建涵闸及其他建筑物 80处,还要建一座大型公路桥。举全县之力,估计50天可以完成土方工程。建筑物和大桥可同时开工,完成土方工程后,仍可以继续修建,预计可赶在来年汛前完成。

       接着将方案报省水电厅,并获得批准和支持。

       如何把方案变成县委常委一班人的行动呢?何书记马上召开县委常委会,首先传达省委会议精神和大寨经验,接着讨论如何改变汉寿县的面貎,然后将治理南湖的设想提出来。有的常委当即还算了一笔账,如果将大南湖治理好,可以增产一亿斤粮食,自用5千万,上交国家5千万。上交5千万,可以解决10万城镇人口的用粮问题。
常委们热情高,何书记趁热打铁,立即请张副局长汇报设计方案。

       省水电厅十分赞赏汉寿县的行动,将汉寿大南湖工程列为全省十大治湖工程之一,给予一定投资。省革委农村办副主任、水利厅厅长史杰传达省委指示说,大寨治山造田,汉寿治水造田,省委要把汉寿县治理大南湖作为治理洞庭湖的样板。

       9月17日晚,何书记在县委常委、县革委常委、公社党委书记、县直机关委办科局负责人会上传达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和大寨经验。他慷慨激昂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已经十年了,而我们汉寿的山河面貌依旧,水灾连年,大家扪心自问,如果我们还无动于衷,对得起毛主席吗?对得起汉寿人民吗?”两个反问句,像一把火点燃了大家的心。大家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大干。接着他宣布县委常委的决定,汉寿县学大寨改变山河面貌,首先从大南湖开刀,并信心百倍地说道:“两年内要让汉寿县的耕地扩大10万亩!”话音一落,会场上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声。

       从11月10日起,全县12万民工,以民兵建制,相继到即将修建的撇洪河两旁安营扎寨。湖面上千舟竞发,山岗上红旗招展,数百只高音喇叭播放着革命歌曲和样板戏,气势非凡,空前绝后。

       1974年11月20日,《湖南日报》发表了《农田基本建要大干》的社论,号召大干。这如赤壁东风,对已经开工的南湖工程是个极大的赞扬和鞭策。于是何书记借此东风,在23日的5000名民兵代表的誓师大会上,号召开展劳动竞赛。那天,何书记作报告,开头照办公室准备的稿子念了几句,接着便放下稿子,激情发挥。他恰当而又自然地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语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接着字字铿锵有力地说:“汉寿县委、县革委治理大南湖的决定,这一正确思想,就是从汉寿人民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与大南湖洪水作斗争的实践中得出来的。”

       在施工中,他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餐风露宿,以大无畏的精神、超人的智慧解决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十多年来,大南湖已建设成了著名的美丽乡村,环境优美面积大,稻丰鱼肥荷花香,人民生活特别富裕。汉寿的老人们看到了这块风水宝地,无不感慨万千地说:“当年,如果没有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治不了大南湖;如果没有何秋舫的魄力,也治不了大南湖。”(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1: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那热爱人民的品德、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留在汉寿人民心中,永远滋润着汉寿的山山水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听说过这位老领导的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1:2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连载报道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乾松 发表于 2020-7-4 11:08
他那热爱人民的品德、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留在汉寿人民心中,永远滋润着汉寿的山山水水

谢谢鼓励,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乾松 发表于 2020-7-4 11:09
曾经听说过这位老领导的事迹

是的,汉寿人民永远想念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6: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0-7-4 11:29
为你连载报道点赞。

谢谢鼓励,谢谢关注,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17: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围垦大南湖,造福当代,荫及子孙,流芳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4 1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20-7-4 17:07
围垦大南湖,造福当代,阴及子孙,流芳千古!

谢谢毛会长雅评,何专员必定九泉含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4 2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汉风 发表于 2020-7-4 19:34
谢谢毛会长雅评,何专员必定九泉含笑。

围垦大南湖,造福当代,荫及子孙,流芳千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50 , Processed in 0.04755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