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0-7-14 10:39 编辑
《松滋河畔的记忆》
[貳]:特殊训练营:“帐篷学校”
松滋河畔的人们不会忘记1998,那个浊浪滔天、惊涛拍岸的季节;那个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季节。安乡人民更不会忘记那个9月,灾区教师救灾保学、创建与坚守“帐篷学校”的一段艰苦岁月。如果说有一种精神叫坚强,有一种信念叫坚持!那么对我来说,就有一种爱叫感动,为灾区的军民而感动,也为灾区的教师而感动。
〔一〕:“帐篷学校”的前夜
安造大垸有县城和5个乡镇、一个农场,共18万多人。特大洪灾中,44所学校被毁,15500多名学生失去家园和校园。为确保新学期如期开学,安乡县委县政府与县教育局研究决定:采取整体转移、分散安置、搭建帐篷学校、租借民房等措施,不要让每一位受灾学生失学。并发动灾区教师走访受灾学生家庭,给每一位受灾学生发放《重灾区中小学生就读卡》。学生凭卡报到,学校不收取学杂费。附近非灾区学校满腔热忱接纳受灾学生。租借民房112间,搭建帐筵99个,发放免费就读卡I.8万张,发放各类救灾物资30.85吨。确保9月1日按时开学,确保不因洪灾而失学一个人,确保全县教职工思想稳定。
安乡作为全国的四大重灾区之一。为了让灾区群众安心生活、让灾区孩子尽快走出洪灾对他们心灵产生的阴影,抚慰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在大洪高温酷暑的情况下,安乡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紧急部署:号召全县灾区的各中小学校务必于8月20号开始,全县总动员。迅速采取行动,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安置学生入学方案。按照相对就近、随班安排就读的原则,对全县灾区学生的就读学校、入读班级、任课教师,以及生活保障与安全等都作了详尽安排。
安乡县教育局号召:灾区各中小学校,从8月23日——30日开始,由学校领导带领教师,分组给灾区学生发放《重灾区中小学生就读卡》。确保9月1日按时开学,并且要求不流失一个学生。教师由于避灾已经四处分散,大洪高温酷暑之下,要将灾区44所学校的教师全部集中起来,在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当时的通信工具基本上只有座机电话,再说因为洪灾,电话也中断了。)联络谈何容易?首先是要求各校校长以及校委会成员分头去找本校的老师。想千方百计也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务必找到失散的老师。
当时灾区教师的分配是由县教育局统一调度的。8月22日早上,我接到了校长的通知,要求我23日上午10点赶到城关实验学校报到,做好开学准备工作。次日早上,我起了个大早,背上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征途。那时我避灾住在安乡黄山头镇表姐家里,去县城有30多公里的路程。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机动小木船了。我步行绕道到黄山头脚下,就见到了一片浑浊的汪洋。露出水面的树木、房顶、建筑物漂浮物等,满目疮痍。到了汪洋边上,可见有来往穿梭的小船、巡警快艇等。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人乘此发灾难财。从黄山头到安乡县城要收100元钱一个人,听说晚上坐船的费用就得翻倍了。我无奈乘上出租机动小木船,缓缓行进在注满洪水的安造垸中。船艄公说,如果在行进途中,遇上没顶了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就有翻船的危险。因此,时刻要有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