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0-7-26 17:57 编辑
缅怀革命老前辈 宣誓砥励向前行 文/刘小明 7月23日,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县老干网络协会一行,在会长罗拾秋的率领下,前往临澧县修梅镇,参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故居及陈列馆。 上午10时,参观团一行到达凉水井村,林伯渠的故居就座落在一个生态优美的村庄上。故居前有一口大池塘,池塘中碧水泛着绿波,在微风吹拂下荡起了阵阵涟漪。故居前还生长着一颗千年古柏,硕大的树干和高矗的树身,使人浮想联翩,特别是柏树干上粗糙的树皮,更是写满了岁月的苍桑。进入故居,一种原生态的老式住宅映入眼帘,无论是堂屋、读书室、卧室、农作物加工室、天井、食堂等,里面摆设依旧,一尘不染。林伯渠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黄兴等参加民主革命,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一直追随中国共产党,投身于火热的民族解放运动中。特别是延安时期,他担任中央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领导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久,我们来到林伯渠纪念馆,这个馆也是建设在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中,馆中有专门的讲解员介绍了林伯渠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一生。馆中以大量珍贵的史料、图片、实物、腊象、视频,介绍了林伯渠投身中国革命,献身共产主义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开国大典上,林伯渠作为主持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那种神圣庄严时刻的瞬间,将永远铭记在全国人民心中。看到二十世纪初那一段风云变幻,艰苦卓绝的岁月,想到林伯渠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勇气,勇于追求真理、勇于献身革命的气慨,使人肃然起敬。在实物展览柜中,林老用过的毛笔、马灯、公文包,撰写的公文,开国大典身穿的服装历历在目,仿佛林老就在眼前,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正呕心沥血的工作着,奋斗着。 正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林伯渠陵园。陵园座落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地势极为优越的山坳中。70余级标准的花岗石台阶,分三个大歇台从下而上铺展,显得宽阔大气;两边郁郁葱葱,深绿挺拔的松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我们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不久就来了林伯渠陵园。迎面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平和、自然的林伯渠铜像,屹立在高山之巅。仔细端详;他身穿中山装,戴着一副宽边眼镜,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前方,紧锁的双眉似乎在慎密思考,并且迈着稳健的步伐。铜象雕塑自然、逼真、深遂,透露出早期共产党人胸怀大志,心忧天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决心与意志。铜象两侧,分别布列着固定的鲜红党旗与入党誓词。参观组为铜像献了花篮,组长上前为花蓝整理了绶带。全体成员在会长罗拾秋的引领下,排起了很整齐的横列队,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此时此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入党宣誓时刻,那发自肺腑,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使自己坚定了终身跟党走,为党奋斗终生的信念。此刻,众口一声的宣誓声,震撼人心,响彻云霄,彰显了在场老干部们奉献余热,期待实现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宏愿。 夕阳西下,我们一行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回眸中,林伯渠铜像愈发高大,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