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56|回复: 14

老红军刘能玖忆过雪山草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6 21:5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大发 于 2020-8-17 06:45 编辑

      刘能玖,1920年农历9月出生于石门县,1935年8月加入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西藏平叛。1963年申请回乡工作,任澧县王家厂水电站副站长。1966年离休。
      
      1935年8月,贺龙、任弼时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攻打津市、澧县城,国民党反动派的部队节节败退,红军乘胜前进,又一举攻克了石门县城,并来到距我老家不远的“湖塔”。很多长工,贫苦农民都积极拥跃报名参军。我在好友覃正玉的带动下,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那时,我刚满15岁。
      1935年10月,红二、六军团由湖南桑植县出发,经过贵州、云南、冲破敌人的围堵拦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达到云南中甸,尔后向川康方向进入到雪山草地。
      雪山草地大部分地区在川康、西藏边界,是人烟稀少的高原地带,海拔都在二千或五千米左右。人烟稀少,少至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无部落和村庄。有村落的地区,只能种少量的寒区农作物,如青稞、大豆等,产量很低。纯牧区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一年至少搬三处居住,牧民主要食用牛羊肉、牛羊奶品或用青稞磨炒面合成牛奶茶。天气千变万化,时风时雨,冰雹随时会出现。无论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群众生活十分艰苦。牧区牲口无棚圈,一遇冰雪封冻,牲口没有生活来源,冻死饿死不计其数。
      相当一部分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大水草地,凸凸凹凹、坑坑水水大小不一,遍地是陷水坑,锈水散发出臭味,牲口和人常有被陷入的危险。凡是无人烟的草地,草色一片萎黄。草地多与雪山、光秃山交叉盘错。所谓爬雪山、过草地这两个词连接在一起含意就在这里。
      在进入草地之前,部队领导高度重视,从机关到连队,层层动员,要求备足粮食和衣被等生活必须品。由于在南方频繁地行军打仗,习惯了日夜兼程一百多华里的轻装生活,对领导的要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准备不足,在进军中还在不断的轻装。有些战友甚至把棉被甩掉、或把被棉剥去,只留下网套。
      部队逐渐向纵深推进,地理、气候环境也渐渐起了变化,粮食短缺和衣被都出现了困难。当部队进入西康白玉地区时,天气严寒、断粮,吃、穿、睡问题更加严重,我们开始过着“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草当干粮”的生活。
      一次宿营,我去找“垫被”(树枝、树叶),不慎被木桩刺得脚鲜血直流,卫生员用硼酸水为我消毒处理,仍是肿痛不止,从小腿肿至大腿,颠颠跛跛地坚持行军。连长和战友们开玩笑的说:“小刘,你还想不想吃大米噢!”(走不出草地就吃不成大米了)。已坚持带伤行军五、六天了,经团卫生队医生会诊检查,开刀清除伤口内的残渣,不几天就全愈了。我也找连长和战友们开玩笑:“我刘娃子大米吃定了!”于是,大家都笑了。一路上我见病号就帮,为他们背枪、背小行李。连长、战友们、司号、卫生、通讯员都很喜欢我,都叫我小鬼。
      草地没有道路,每走一程都要请“通士”(当地的老百姓)带路,部队经常在风雨雪交加中行军,有时蛋大的冰雹袭来,真是难受,骡、马被打得狂跳乱叫,我连的炊事员顶着锅,被冰雹击得叮叮咚咚的响,同志们既累又好笑地说:“这是天老爷为我们打胜利鼓的呢!”有的同志接着喊:“我们肩并肩、手拉手,都是革命的穷朋友!加油!加油!”大家就是用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互激励前进。
      一天,部队沿一条河边行军,发现数处有一至三人不等都是背靠着背的僵硬的坐逝在那里,每处还有烤过的火灰堆。这是我们的阶级兄弟,兄弟部队的战友,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在白玉和甘孜之间,有一片原始森林,通士指着对我们说:“那座高山就是天然动物园”。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最突出的是“五多”,即野牛、羊、马多,猴子和各种鸟多。它们有的竞相奔跑,有的腾空穿梭飞舞,欢歌笑语,我们观赏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禽兽运动会。同志们饱尝了这奇特的大自然风光,三个多月的艰苦疲劳都感到有所轻松。
      部队继续向甘孜方向前进。甘孜是原西康省省会,周围村落较多,藏、汉、回族混居,四方面军比我们先到这里,他们及时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36年6月,我们在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合。两军的战友们会聚一起,亲切地拥抱,个个热泪盈眶,充满着革命的阶级感情和友爱,比亲人还要亲。这种革命的阶级友爱,在我军内已蔚然成风。四方面军的战友们给我们送毛衣、均粮食等生活物品。我们相处一起,非常亲热,红军部队内部全体指战员,有事相互帮助时,首先称:“阶级兄弟!来帮帮忙吧!”连、排长和战士都是这么称呼的。连长和同志们都喊我小弟弟,并经常勉励我:“在共产党领导下,无论是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草地很快就要走完了!”不由得我想起在家时一幕幕受苦受难、被压迫被剥削的往事,雪山草地虽然苦,有阶级兄弟,他们的安慰、勉励,给我无穷的精神力量。我常对连长和战友们讲:“红军是革命的大家庭,当红军到底,一定要把反动派消灭光!有信心、有决心克服一切困难,走过雪山草地!”
      部队在甘孜整休,这期间,除了找粮食外,没有任何任务,就是休息。粮食来源渠道有三条: 一是向藏民买;二是战友们自觉地回收藏民的青稞麦草;三是在寺庙里拔取菩萨腹部的粮食。每个菩萨腹部约装有青稞、小碗豆七八两左右,同时,还伴装有柏枝树叶。已发霉的粮食都活了,稍好的粮食磨面煮野菜糊吃,在嘴里最难过关的是那柏枝树叶气味,每吃一口,呼几口气才慢慢地咽下去。
      在整休期间,生活比进军规律些,也还有少量的牛、羊肉吃,由于粮食短缺,每天还是以野菜为主的青稞面糊充饥。除了上述一些活动外,其余时间可自行安排:一是捉虱、夹虱卵。衣裤缝间、补丁边、破棉衣、裤洞里等,是虱栖身产卵之处,多如牛毛,无法除尽;二是洗个澡;三是战友们三三两两地闲聊消遣。住宿,仍是树的枝叶作垫,同志们睡在寺庙、民房、屋檐下(藏民不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很多户逃光了,经领导批准,我们可以在民房住宿),但还有连、排干部和少数战友仍是露宿。在整休期间,部队为继续北上作准备,平均每人约储青稞面、牛、羊肉干和苏油等七八斤。整休约半个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又开始北上,一天傍晚,在一个较大的东寨村宿营,次日拂晓部队出发时,发现团部的两名炊事员和另一村落小巷有九名战友被藏族奴隶主武装杀害。
      在行军途中,所见所闻比白玉至甘孜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还要恶化。人烟渐渐稀少,有的地方七、八天乃至十日半月没有村落。在一片草地上,有三个女同志,这大概是四方面军掉队的,她们吃力的喊着:“同志哥噢!讲个阶级友爱呗!出了草地啊!交个朋友!”此情此景我记忆犹新。
      部队离开甘孜近两个月,粮荒极端严重,出发前每人所带的七、八斤粮食,基本上吃完了,途中就象牛、羊一样,遇到野菜夹起来,在衣服上擦几下,就往口里塞,边走边扯野菜充饥。有村落的地方,常发现有马齿苋灰普苋菜,这是我们的喜物,大家都放心的大吃一顿,把有限的粮食尽量节约下来。
      一天,行军到一片旱草地上,休息号吹响了,这次休息与平时不同,部队成营集合,营教导员作动员报告:“同志们!我们是前头部队,还弄得一点粮食,后位是六军团,他们已经断粮,困难更大。他们是我们阶级兄弟,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草地。教导员进一步提高了嗓子:我们应不应该帮助他们!?”同志们齐声答:“应该帮助阶级兄弟!”教导员接着说:“要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就要均粮!”同志们答:“同意均粮!”于是,教导员把即臭又脏的,缝满虱卵的被单铺在地上,战友们争先恐后地把平时紧缩、节省下来的青稞面统统地倒在被单里,然后每人再回分三小瓷碗,剩下的留给六军团战友。为阶级兄弟均粮,大家没有一点怨言。每人平均留三小瓷碗青稞炒面,能吃多少天呢?均粮结束,教导员继续作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肩负着为广大劳苦群众彻底翻身的重任,死都不怕,难道还怕什么困难吗?
     实践证明,从长征出发以来,我们遇到难以数计的艰难险阻,都克服了,同时艰苦的雪山草地生活迫使我们适应了,大家对用粮有细水长流的思想准备,多用野菜煮青稞糊糊吃”。一碗野菜糊掺多少青稞炒面呢?总之,菜多面少,每碗糊糊掺的青稞面好比服药所放的一点“引子”。确实,部队雪山草地的生活比猪食要差得多呢!
      一次因饥饿、疲劳,我掉队到了十团后位,恰巧,我和老战友覃正玉同志相遇,他也掉在后头,在一处山坡和我座谈。老乡久别重逢,是多么的亲热啊!他握着我的手,“哎呀!能玖老弟,你怎么在这里呢?”“我走累掉队了”。接着,老覃摸摸我的干粮袋说:“怎么搞的,你没有干粮了”。同时,我也摸摸他的干粮袋,也不多了。相互聊起同时入伍、过雪山的情景,都掉下了眼泪。于是,边走边互相勉励,雪山、草地虽苦,但不受压迫、不受剥削,前途光明,比在家做长工、打童工要好得多呢!我们也走过多半路程,这少半路程要硬头皮走出去”同时,我们互相都表决心:“要坚决熬过雪山草地。在分别之际,他从干粮袋里取出一超把青稞炒面,装进我的干粮袋里,又为我找了一碗冷水喝了,我们都要抓紧赶上部队……
      与老覃分别几天里,不时地想起一超把炒面的阶级友爱,这真是雪里送炭,草原送粮呢!是革命大家庭的阶级友谊。不几天,老覃给我的炒面已吃光了,在行军途中,还是边走边扯野菜吃,一天,又掉队了,距宿营地约20余里,在茫茫的草原上坐下来,边嚼野菜边想,这对我是个危险信号!如果没有人援救……霎时,团副参谋长骑着骡子收营,顺利地把我驮到宿营地,使我幸免那孤独险境。这晚,确实是苦尽甘来,连队杀了一匹马,野菜和马肉混煮,全连战友吃了个饱,战友亲切的称呼:“来!小弟弟吃吧!”他又先给我盛了两碗马肉汤,我这一餐吃得顶好,精神也好起来了,这是从甘孜出发后的第一个牙祭。
      第二天,照常吃了一餐野菜,出发时看到团的营区一个战友倒在地上,与我们永别了,这种情景,在宿营地是经常发生的。9时许,进入到一座雪山,漫山云雾缭绕,看不见山顶。部队象蛇形般的徐行,爬到山腰时,团卫生队驮药的骡子突然掉进峡谷,却无法打捞起来。在雪山上,沿途看到的战友长眠在终年积雪的山坡上,他们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晌午,我们的部队已爬到了山顶,平坦地走过不远,就开始下坡,下至半山腰,司号令休息,营里杀了几匹马,开野菜餐,吃马肉,战友们为我奉了几块马心肺。进入雪山草地,已有半年多没有吃过盐,那无盐的马肉和汤,可是美味佳肴,非常有味,大家的精神都好多了。我们都穿着冰块草鞋,脚冻得木杵杵的,我们的脚被冰块划得血淋淋的,却若无其事,毫无畏惧的坚持行军。下午四时许到了山脚下,发现有村庄,大家都喜出望外,想必部队要在这里宿营吧?果然团首长命令就在这里宿营了。
      经了解这就是阿坝,这就是部队出发前久已向往的目的地,今天终于来到了。四方面军也在这里经过,地上还掉了一些青稞麦粒,我们都细心的捡着往口里送。部队在阿坝又整休了半个月,为继续北上会师作了充分准备,就地买了一些粮食和牛、羊宰杀制成干品备用,生活有了转机。
      1936年秋末,我们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胜利地走出雪山草地。从西康白玉、甘孜、阿坝、哈达铺,雪山草地行军约八个多月左右。
      (刘大发根据刘能玖遗稿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6 22: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能玖老红军现在还健在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6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辈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非常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04: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习主席反复要求我们:不忘初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06: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06: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是传家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6: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0-8-16 22:31
刘能玖老红军现在还健在么?

刘能玖已经谢世,逝世年月待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06: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11: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秋末,我们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胜利地走出雪山草地。从西康白玉、甘孜、阿坝、哈达铺,雪山草地行军约八个多月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7 13: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0-8-16 22:31
刘能玖老红军现在还健在么?

已经过世几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3:24 , Processed in 0.0405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