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4|回复: 9

扳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4 2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扳谷子

(2020.9.24摄)


        在很久以前,稻谷成熟后,农民便用一个木桶,将稻粑在木桶内扳,既累又慢。后来,扳桶改为打稻机,2、3个人踩,左右两人拿着稻粑,随着转筒轻松将谷粒脱掉,比扳谷快多了。再往后,就是现在的收割机了,不仅快,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今天途经安乡县安全县沙滩口村时,却惊奇发现,在这稻田里居然还有人用扳桶扳谷的。我赶紧踩下刹车,在路边停下车,拿出相机将这消失了的农活"扳谷子"记录下来。

        现在农村打稻机都很难找了,更何况是扳桶。这稻田里的所谓扳桶,是用几块塑料布围个半圆,在中间放一个简单的木架,架板上钉上些铁钉而已,虽简单,但功能与板桶一样。

        在扳谷子的是一位已75岁高龄的万姓老人,看上去身体很硬朗,还栽种有好几亩稻田,今天收谷子,其孙子也回家为爷爷割谷,爷孙倆一个割一个扳,后来,又来了一位邻居,76岁的张大爷,为爷孙俩帮忙,虽说累一点、慢一点,但俩位老人干得很来劲,在天黑之前将一亩糯谷颗粒归仓充满信心





































[size=0.83em]1600951847943928.jpeg (332.4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4 分钟前 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这样做着,在缺钱或者不好请收割机的时候,还是只有用人工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拍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年代以前是这种脱粒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原始和落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2: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2: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4 23:4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祖国的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逐步形成,板谷子的老法将成为历史和考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7:10 , Processed in 0.0339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