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视野》系列之二 关于建设湖南奶业大省的几点建议 提示:央视网新闻报道,9月17日,习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了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度、参与度都很高,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回复 习总书记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激励鼓舞下,作者拟将8年前发表的研讨论文在常德正扬网重新发表,可能对编制“十四五”规划有所助益。 本文是作者在退休后受聘于湖南阳光(金健)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主编《阳光乳业》企业文化刋物时,与时任公司总经理陈运国先生合作撰稿。本文原标题为《建设”湖南奶业大省”之我见》,原载2003年7月11日《湖南经济报.县域经济》专版。为尊重历史,此次按原创重新发表。 本篇论文,从“湖南经济既得利于农业又被农业所困扰”的现实出发,在论述“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湖南建设奶业大省的极好机遇”、“湖南建设奶业大省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对湖南建设奶业大省的几点建议”。选题既切中湖南经济发展的要害,也聚焦关注民生领域的短板;论述既符合湖南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满足人民群众关注民生的美好愿望;建议既顺应当年改革开放潮流,也适应当时农村经济政策。事关大局,意义深远。因此,作者认为,本文至今对于编制常德乃至湖南“十四五”规划,重提”建设湖南奶业大省,仍然具有启示或警醒作用,并与专家学者共商讨,共分享。全文如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湖南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湖南的盛衰。湖南经济既得利于农业又被农业所困扰。农业不可动摇的战略基础地位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矛盾,现行农业分散经营方式与市场农业规模化资本经营的矛盾,传统农业结构单一化与现代市场农业结构多元化的矛盾,已成为湖南农业发展的新问题。解决好、处理好这“三对矛盾”,是湖南农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也是解决湖南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本举措。笔者认为,抓住市场扩延和结构调整的契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锻造以奶牛养殖依托,乳品加工为龙头的农业产业链,发展百万头乳牛养殖,加工五百万吨乳品,使湖南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乳业基地,构建现代化农业新结构,是湖南农业大发展的切入点和新希望。 1.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湖南建设奶业大省的极好机遇 1.1中国是世界牛奶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我国人均肉、蛋占有量都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蛋品占有量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奶类的消费量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2002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7.8公斤,不到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8%,位居世界第148位。我国乳品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人均26公斤,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人场水平的1/10,亚洲人均水平的2/3,中国奶品消费水平与世界存在巨大的差距。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提高乳品消费水平,制定了我国乳业行动计划,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积极推动乳品成为生活必需品。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食品和营养发展纲要》,已将奶业列为未来1O年我国食物和营养发展的三个重要领域之一,并开始启动了“学生饮用奶计划”工程,在我国大、中、小城市以10年时间逐级推广。一旦全面实施,我国目前的奶品生产总量960多万吨,尚满足不了一半学生的消需求。预计“十五”乳品消费年递增15%以上,到2010年以后,全国人均奶用量30公斤,共需乳品近400亿公斤,如果按全国6亿城市人口计算,人均乳品消费达到40公斤,全国需要乳品240亿公斤,在现有基础上要增长2.5倍。全国这样大的市场需求,不可能依靠进口乳品来解决,更不可能从国外进口鲜奶。这样大的市场份额,湖南不去占领,就会被其他省市所挤占。 1.2我国乳品生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北多南少。 我国奶牛养殖和乳品生产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北部。2001年,黑龙江奶牛近百万头,年产乳品156.5万吨;河北奶牛70多万头,年产乳品96.2万吨;内蒙奶牛72.6万头,年产乳品83.02万吨;新疆奶牛97.67万头,年产乳品78.2万吨;山东牛奶产量70.5万吨。这五省牛奶产量占全国生产总量52.7%。伊利、蒙牛、三元、三鹿、完达山等乳品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北部。随着北方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推进草场南移,既是国家经济政策,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牛奶产量仅1.8万吨,位居全国倒数第二,其相邻省(市)湖北5.9万吨,江西5.8万吨,广东9.5万吨,重庆5.6万吨。而湖南拥有6560万多万人口,居全国第6位,人均牛奶消费量为0.2公斤,尚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如果湖南不大力发展奶牛和乳品,就像湖南没有自己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家用空调、家用电脑、小汽车、现代通讯设备一样,喝奶也要靠从外省调入,湖南的市场就会被瓜分。 1.3湖南发展奶牛养殖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我省草场、饲料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实践表明,我省集约化养殖奶牛,鲜奶成十本价为1800元/吨左右,平均年产奶量达到6吨以上,农户小区养殖成本更低。在广东、福建一带同等饲养水平下,鲜奶成本价2000元/吨以上,平均年产奶量4.5吨左右。目前,我国从国外进口奶粉19000元/吨左右,按每吨奶粉还原成7.5吨液态奶,成本价为2533元/吨,每吨还有730元左右的利润空间。加入W丅O以后,我国奶粉生产处于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对液态奶生产冲击不大,奶品市场仍然唯我独占。 2.湖南建设奶业大省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2.1有丰富的土地和饲料资源。 我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草场、草坡面积200多万公顷;拥有稻草等粗精料总量1200多万吨,菜籽饼、棉籽饼等100多万吨,玉米种植面27.85万公顷,玉米产量113.5万吨,红薯等青绿多汁作物播种面积39.99万公顷,青饲料种植面积17.82万公顷。利用现有饲料资源和土地资源,合理优化与布局,引导农民种植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加大饲料玉米青贮存量,完全能够满足湖南建设南方奶业大省的饲料需求。 2.2有良好的区域位置。 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并与国际奶业发达国家同处相应纬度,是奶牛养殖的最佳适宜地区,也是牧草种植的理想区域。一年可以种植二季饲料玉米和一季黑麦草,全年亩产能够超过1万公斤。北草南移,湖南优势最大。从交通运输来看,我省位于我国南方中心地带,又处大西北与东南沿海过渡地区。随着京珠高速公路的全线开通,全省到达广州、深圳、珠海的时间将缩短到10小时左右,鲜奶进入粤、港、澳市场比较北方产奶大省更加方便。 2.3有一定的生产基础。 随着亚华种业收购宾佳乐,并投资南山乳业;金健米业、洞庭水殖投资阳光乳业;光明乳业收购派派乳业,全省不仅乳品生产能力扩大,而且设备更加先进,技术含量更加高。尤其是阳光乳业已引进一批乳品博士、硕士和奶牛养殖专家,又从瑞典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乳业设备;探索成功了“公司十自营基地十合作牧场”的经营模式,目前正引进世行贷款,投资4.15亿元,养殖奶牛3万头,年产奶品10万吨,在实施“乳品工程”中打造“湖南乳业航母”。大力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就能够实现中建设“湖南奶业大省”的既定目标。 2.4有可借鉴的外地经验。 福建长富乳业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位于闽北山区的南坪市。该市城市人口18万,人均市井耕地不足半亩,交通也比较闭塞,全国奶牛养殖专家都公认这里是奶牛养殖的禁区。可是,从1998年以来,长富乳业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带合作牧场”的形式发展乳业。4年时间,新建牧场32个,存栏奶牛3万头,比我们全省还多;拥有全国最大的集约化奶牛场,养殖奶牛2600多头;所有牧场在全国率先实现原奶无抗菌素,细菌含量5万个以下,每头平均产奶6吨左右。乳品加工能力由日产50吨提高到350吨,预计今年销售收入5亿元。我省发展奶牛条件非常优越,完全有能力建成乳业大省,把鲜奶直供到港、澳地区。 3.对湖南建设奶业大省的几点建议 湖南建设奶业大省,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场均十分显著。发展母牛100万头,年产液态奶500万吨,可创造社会产值500亿,其中乳品加工250亿元以上,饲料基地新增产值12—16亿元,生物制药(含血清利用等)3亿元,肉牛分割加工(淘汰母奶牛)和皮革加32亿元,牛粪有机肥加工5亿元,饲料加工50亿元,包装材料新增15亿元,奶牛养殖80亿元,运输及广告业等50亿元以上。同时,能够调整600—800万亩耕地发展饲料作物,5000个养殖牧场(小区)可安排5—6万人就业,相关产业可安排从业人员5万人以上,真正优化我省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大力发展乳业、建设乳业强省,既能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又能改善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也能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使湖南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确定发展目标。 通过10年努力,我省奶牛养殖总规模达到150——180万头,其中成年母牛100万头以上。以亚华宾佳乐乳业、 阳光乳业、光明派乳业为龙头,形成年加工液态奶050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年生产思总值500亿元以上,年利税100亿元以上。 3.2制定发展规划。 坚持区域布局,围绕几个乳品龙头企业,一是坚持走“公司+基地,带合作牧场”的发展路子,以长沙、 常德、邵阳为核心,建立合作牧场或集中养殖小区5000个,每个牧场养殖奶牛300头以上。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筹措启动资金,其中国家、地方政府引导资金20%,银行专项贷款30%,世行、亚行、外国政府贷款10%,企业筹集20%,社会筹资20%。 坚持牧场建设与饲料基地建设协调发展,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饲料牧草基地600——8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12%左右。 重点支持2—3家乳品企业,色每家企业日加工处理鲜奶1000吨以上。 配套建设饲料厂、有机肥厂、生物药厂(血清等综合利用)、 肉牛分割加工厂(淘汰母畜利用)、皮革厂等,延长产业链条,获得更高附加值。 完善畜牧兽医、乳品加工技术服务体系。我省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专业人才比较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业务主管部门、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要积极配合,协同攻关,提高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水平。同时,要加大培训ii力度,引进乳业人才,大力培养奶牛养殖、 胚胎移植、乳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乳业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广“学生饮用奶计划”。将宾佳乐、阳光、派派三大龙头企业的鲜奶作为学一生饮用奶,在全省范围内逐级推广,支持企业快速做强做大。 3.3拓宽筹资渠道。 发展100万头奶牛,建设年产500万吨液态奶生产能力的乳品企业,需动态投资150亿元。如此巨大投资单纯依靠核心区地方政府和几家乳品企业,是难以办到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调配合。建议省委、省政府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同时,各乳品企业必须实施滚动发展战略,项目启动后,逐步积累,自我发展。首期安排启动资金30亿元,持补贴与有偿使用相结合,以有偿使用为主,支持龙头企业滚动发展。 3.4制订乳业优惠税费政策。 奶牛养殖、乳品加工是一个低利润产业,必须给予适当税费优惠。借鉴外省经验,加工保鲜纯奶可免收增值税;新建牧场实行租地经营,租期20——30年不变;新建牛舍要像对待农户建设牛棚一样,免收各种税费:;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支持土地向牧场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此外,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部分特困学生也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3.5加强领导,统一思想。 要把乳业发展作为全省重点基础工程当来抓。建设乳业大省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奶业已列入我国未来10年食物和营养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全省10%以上的耕地面积将改种饲料作物和牧草。尤其是核心区常德、长沙、邵阳,30%以上的耕地面积将优化调整,形成若干奶牛养殖专业乡镇和村组。项目建设期长、投入大、任务重,需要举全省之力。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把建设乳业大省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并把乳业发展作为全省重点基础工业来抓。把种草养牛作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抓。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带头抓,连续抓10年、20年,保持工作连续性、一贯性,把湖南建设成全国乳业大省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徐隆广,网上昵称朗州醉翁,汉寿县老科协原秘书长兼副会长,《夕阳红》主编,湖南省老科协高级经济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于2020年9月24日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