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支书的文化情结 ——记鼎城区草坪镇兴隆村党支书易馥香
鼎城区草坪镇是全国文化之乡,兴隆村又是草坪文化之村,党支部书记易馥香同志这些年来,抓党建引领促兴隆振兴,将过去的一个穷山窝变成了一个非常富裕的乡村。全村人民居住环境优美漂亮,组组通上公路而且硬化铺上柏油路,美丽屋场建设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乡村的产业发展,农旅融合有声有色。村民办起了香味四溢的农庄,办起了干净美观的民宿,村民收入日益提高,老百姓脸上洋溢着美美的幸福感。
物质生活提高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对学习的欲望进一步提升。易馥香同志虽是农村的党支部书记,有着深厚的文化情结,常年坚持练书法、写诗歌、写散文,成了远近闻名乡村文化人,带领全村男女老少创作诗歌、书写楹联、写作散文、练习书法,这些活动蔚然成风,为此该村成立诗歌社和文化艺术联合会,兴办了乡村第一个书画展览馆,展出了农民自创的诗歌和楹联作品,引来了无数的名家来参观,都竖起大拇指为他们书画展览点赞。该村把书屋建到农户家中,各类书籍应有尽有。
兴隆村的文化广场,不仅提供村民活动场所,唱戏、跳广场舞、打太极、练乐器等层出不穷。但是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氛围浓厚,国旗飘扬,党建宣传,国学文化布满了广场四周,供人参观学习,各种楹联、招牌、固定标语广告都是由易馥香同志亲自书写。无论行楷或草书都端庄大气,笔墨老道,谁知这些作品都出自一位农民之手。
云生梦泽,月落波心,越到秋意深处,越感觉兴隆村的精神和物质升华的丰硕,清净优美的村落,游人如织,繁华入影,欢字而品,不伤其秋,嗅花而香,不哀其乐,临窗听风雨,岁月掩旧迹。兴隆村的面貌变化和文化品位的提高,正好证明在易馥香同志的带领下,忠实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激发了全村人民战天斗地,甩开膀子大干的精神,改变了一个贫困乡村的面貌,从一穷二白走进了富裕的小康生活,物质生活的改善,促进了乡村人民的精神需求,所以文化活动,文化的味就愈来愈高。
秋水依依,乡风多情,过去的兴隆,现在变成美丽乡村,百姓脸上溢满了幸福,心里颂扬党恩。游人来此,欣赏文化颂果,学习兴隆的文化之魂。在此观沅江秋波,一江秋水无声,江风吹醒了过去的愁绪,洗尽了尘心,带来了满目繁华和幸福美满的生活。阅尽了人生沉浮,随着乡村振兴的锣鼓,兴隆村人民将继续奔跑在一条阳光大道上,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