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过小年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俗称过小年,官富之家则有在二十三日过的,渔民则在二十五日过。主要是祭祀五神之一的灶神,早在夏代就有了这种风俗,汉民族尤其崇尚,《论语》章句辨误之四十八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见,国人对此神祭祀之虔诚。 然而,在旧时代穷富者过年是天壤地别的。我家是属穷者范围的,想起无论过小年过大年的情景真叫人不堪回首: 1943年的小年是在躲避日寇烧杀丹洲的逃难中,靠吃乡友所送橘子过的,也就顾不得灶神爷了。 1944年的小年是靠吃施粥和领大商家救济米过的,虽然母亲放了一碗粥在灶台上祭灶神爷升天,大概灶神爷吃的不满意,直到1949年过小年时,仍未保佑我家摆脱半讥饿窘境。即使如此,我母还是虔诚祭祀,只不过在一碗菜粥的基础上,加了江西同乡富户给的半碗吃不完的梅干腌菜扣肉祭灶神。 解放后,是毛主席共产党使我家摆脱了饥贫之困,加上我有了工作,生活才逐渐好起来。虽然母亲每年仍虔诚照祭灶神,我心里想祭他没用,不如感激毛主席共产党,又不便说出口,扫了慈母的信仰,只得姑且由她。我是坚决不信不祭灶神爷的,正如《国际歌》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年过小年过大年,由我掌勺,做上几个拿手菜,全家十四口团聚吃年饭,儿孙绕膝,其乐融融。近两年,年岁大了,放下掌勺权,上馆子去吃大小年饭了。今天的好生活不是祭灶神得来的,而是拜《国际歌》和共产党所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