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72|回复: 5

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琐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 2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运曙 于 2020-12-9 10:10 编辑

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琐记

图文 / 周运曙


201529sosp358knnm9nmmn.jpg
熊兰贵同志近影

        那是2020年小雪节气后的一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慕名拜访了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熊兰贵同志。他虽已86岁高龄,但仍身板骨硬朗,精神矍铄,善于健谈。他是我们周文庙学校的一名退休教师,在家里他热情地接待了我的专访。当他打开话匣子后,很快就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和述说中,他呷了几口茶后,就娓娓地述说起来。

        故事一    母亲送我参军

        “我是在1950年上半年参军入伍的,10月所在部队奉命抗美援朝,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母亲叫饶学慧,是乡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是她替我报的名,虚报了年纪。我当时发育得蛮好,虽然只有15岁,却身高有一米六几,瞒过了体检人员的眼睛,所以顺利过关。
        “妇女主任饶学慧带头送儿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都要向她学习。为这事,乡农会主席何秋舫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大会小会上多次表扬。这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全县都知道了。这事儿不仅起到了好的影响,而且还被载入了汉寿新县志。
        “母亲见我胸戴大红花,身着戎装,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别提有多高兴。在我随着新兵队伍开拔出发的那一天,双亲大人赶来为我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千叮咛万嘱咐,鼓励我到部队上后好好地干,听首长的话,多练杀敌本领,多杀几个美国鬼子,为祖国争光,家里不要牵挂。说完,转过身来又偷偷地抹泪了,怎么不依依难舍呢,这是去异国他乡,这是送儿上战场,这是生死难料前途未卜啊!
        “那次,就这样我告别了父母,告别了故土,身怀红心,融入了部队前进的滚滚洪流。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经过短暂的军训后,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来到朝鲜前线。在部队,因为我有文化,又年轻,又表现不错,我这个新兵蛋子,很快被首长看上了,留在团长身边当了警卫员。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那是1953年的一天,在朝鲜我忽然得到了母亲病逝的不幸消息。这是在母亲病逝一个月后团长告诉我的。团长很同情,征求我的意见,是不是回国去悼唁一下?那时由于通讯手段落后,又处于战时和异国他乡,所以母亲去世的消息才姗姗来迟。
       “听到母亲病逝的消息,我非常悲痛,心如刀绞。虽然嘴上说‘我不哭,我挺得住,自古忠孝两难全’,但背地里面对祖国的方向却不知哭了多少回,想不到我参军母亲送别竟成了永诀。
        “我痛苦,我纠结。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向团长表态说:我不回去,我要留在朝鲜,留在您的身边,把您保护好是我的责任,这样我才对得起死去的母亲,对得起部队,对得起祖国。团长见我意志坚定,胸怀大局,表扬我真是一名以国家为重的好战士。后来我回国后,方才知道母亲是因思念我而患病去逝的。说到这里,这位老战士眼里噙出了泪花。

       故事二   跟团长当警卫

       “到部队我的职责是给团长当警卫员。”这是志愿军老战士熊老聊的第二个话题,言谈中他无不对首长充满了敬佩之情。
        “我所在的部长是64军574团,团长叫梁海清,不到40岁,长征干部,身经百战,身上留下了17个枪伤疤痕。团长作战勇敢,冲锋在前,带兵可有套办法,爱兵如子,对战士的过失能够原谅,批评教育了之,而对干部却要求严格,丁是丁,卯是卯,奖罚分明。
        “由于团长善带兵,会打仗,屡立战功,上级要提拔他当副师长,却被他委婉地拒绝了。指战员们不解地问,团长,有这等提拔的好事儿,您怎么不去呢?别人求都求不到。他却回答说,小鬼们,你们懂个啥?那个副师长有职无权,可比不上我当团长有职有权的,我说打东就打东,消灭敌人我说了算,这才叫爽呢。
        “当时,我所在的部队离‘三八’线不远,我军的574团、575团、576团隶属于64军,64军准备接替第一军开拔前线。我们574团是坐汽车到前线去的,到离前线两里多远的一所中学摆起了作战沙盘,这便于防守进攻,知已知彼,掌控军情,打有准备之战、胜利之战。第三天后,忽然传来第一军打了胜仗的好消息,于是,我所在的部队就奉命往后撤。战斗英雄邱少云和王成的那些英雄故事,我都知道,因为我们是兄弟部队,相距不远。
        “我们部队是在1953年班师回国的,那时,朝鲜的阿妈妮、大爷等老百姓夹道欢送志愿军的场景,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那真是令人难忘啊。
        “回国后,部队驻防在辽宁的旅顺,我当时是军需员,负责后勤管理工作。1956年,我21岁那年,脱下军装复员到地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党和人民政府对我这名志愿军老战士很尊重,前不久,学校请我去讲抗美援朝的战斗故事,镇里还把“光荣之家”的牌匾挂到门上。我很幸运,也很幸福,我的战友有的牺牲在朝鲜了,而我却毫发无损地回到了祖国。我也很遗憾,没有上战场亲手杀死敌人,因为我那时作为团长的警卫员,保卫首长的安全是我的重要职责。

       故事三  仍珍藏着茶缸​

               截图5.png

        这位抗美援朝老战士说着说着,好像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说到紧要处两眼放光,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看不出这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战士。他很低调,很少向人提起这段不平凡的革命往事,只有房间桌子上那只有些脱瓷的抗美援朝纪念品——缸子,在无言地诉说着抗美援朝那不平凡的经历。缸子上面的字仍清晰可见,上印:建设国防,保卫祖国——辽宁省人民慰问团赠。“我搬家不知多少次了,但这茶缸仍然跟随着我,我舍不得丢掉。我觉得太有纪念意义了,那是1953年辽宁省人民慰问团赠送的,这是难以忘却的最好纪念。”


          截图3.png
        听了熊兰贵老战士的一番介绍,我好像走进了那血与火凝成的一幅历史画卷。一晃眼,抗美援朝已70周年了,这打出国威,捍卫和平的正义之战,国际主义之战,胜利之战,虽早已烟消云散,却让人永远难以忘怀,定格在历史深处,定格在每一位志愿军战士和人民的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2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2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文,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21:3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师佳帖精彩分享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08:4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抗美援朝老同志熊兰贵学习致敬!
欣赏学习佳作,为美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0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抗美援朝老战士熊兰贵先生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2:00 , Processed in 0.0387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