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15|回复: 1

贺龙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 16: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贺龙的传说

翟振宇


u=75166617,4249083052&fm=21&gp=0.jpg


从1928年到1935年9月,贺龙带领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三次进入临澧,在临澧活动的时间之长(前后达8年之久),活动影响之深(在群众中留下极深的印象)。活动频率之高(留下很多生动故事传说),活动范围规模之大(几乎覆盖了包括县城的大部分乡镇)是前所未有的,刷新了我县红色革命历史的记录,改变了当时湘北临澧一带的社会政治面貌,留下了红军很多的传奇故事和传说,临澧人民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我把听到有关贺龙的一些传说故事整理报告如下:

贺龙三次进临澧

贺龙第一次进入临澧的时间是:1928年。当时的情况和政治背景是:1927年8月1日,贺龙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周逸群奉中央之命,立马转战湘鄂西发动领导武装斗争。贺龙回到桑植,形成以鹤峰桑植为中心的湘鄂边区革命 根据地。周逸群到洪湖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即红六军)。为了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四军和红六军决定会师湖北公安,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贺龙率部进入了临澧。并在官亭团营岩龙驻扎了很长一段时间。贺龙第二次进入临澧的时间是:1930年11月21日傍晚,红军主力到达临澧县佘市桥乡,与国民党敌军团长向克权发生激战。11月23日中午进入临澧县城。11月26日经临澧修梅七重堰、停弦渡。到合口与邓中夏、段德昌17师在合口会师,并在合口召了重要的“前敌委员会”,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据县革命历史资料记载,1931年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红二军团红六军团进入临澧,贺龙驻扎官亭很长一段时间。贺龙第三次进入临澧的时间是:1935年9月17日,贺龙,任弼时率红军主力兵分三路进入临澧。南路:由肖克率红军第六军团红17师从石门易家渡进入临澧杉板乡雷打岩至修梅赵家巷,到达临澧县城。打开监狱,释放了很多的“犯人。”中路:是红六军团17师一个团的红军从新安、合口、沿澧水东下,到九里御史桥。北路:由贺龙率领红军第二军团第4师、第6师进入临澧官停、九里、驻官亭团营。后经官亭彭家铺、官亭塔、九里乡,向澧县大堰垱方向进发。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
事实证明:临澧不仅是贺龙闹革命的地方,还是贺龙坚持革命,发展壮大红军力量的“大本营”。是贺龙坚实的可靠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合口召开前敌会
1930年11月,蒋冯阎军阀混战基本结束,国民党敌军大部开始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于是,邓中夏、贺龙、孙德清、段德昌、陈协平、王一鸣、王鹤、许光达等红军领导决定在临澧合口召开重要的“前敌委员会”议,对红军的战略重点、和当前的武装斗争形势进行分析,以决定红军部队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贺龙清醒地认为:“国内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常德、桃源不能打了,再过沅水已经不利”。贺龙坚决主张红军主力部队应立马往湖北公安、藕池返回洪湖根据地,以巩固苏区的革命,以此对付敌人的“围剿”。利用根据地各种有利条件发展壮大红军,再待机消灭敌人。而邓中夏坚持主张要夺取常德,跨过沅江,造成一、三军团再攻打长沙的局面。会上争论热烈,辩论激烈,贺龙的正确主张得到前委段德昌、许光达等多数人的支持。但邓中夏凭借他自己当时在党内的重要权力和地位否定了贺龙的意见,决定红六军先攻打津市、红二军攻打澧县。12月1日,红军离开合口,向澧县津市逼近。
这次合口召开的“前敌委员会”,是以贺龙、段德昌为代表的党内对“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一次重要斗争。是红军正确军事路线与错误军事路线的一次重要较量。邓中夏“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明。贺龙、段德昌的正确主张和坚持的意见,完全符合当时变化了的形势和情况,被历史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后来,毛主席在中央军事会议上也坚定地认为:“八一”南昌起义后,红军应以扩大发展根据地为主,再转向攻打长沙的战略决策是错误的军事路线,是“左倾”“盲动”主义。是让红军钻进敌人口袋的错误主张。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并在党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多次的清算。尽管合口的“前敌”会议邓中夏否定了贺龙的正确意见,给红军攻打澧县津市再过沅江攻打长沙的意见,对红军造成了损失和被动,但合口的这次会议,在红军的军事史上,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组织建立游击队
贺龙在我县发展壮大红色革命力量,建立游击队。现有姓名可考,有资料记载的游击队就有12个。
1、官亭谭家铺游击队。队长谭云初。跟随贺龙红军打富济贫,惩恶除害。打击地方反动势力,活跃于官亭的“五岭三峪”,后全部编入红军。队长谭云初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牺牲。
2、官亭鹅井游击队。队长胡定桌,副队长肖承生,主要给红军传递情报,刺探敌军消息,给红军带路,配合红军打土豪、捉富豪、开仓赈饥。积极动员不少青壮年参加红军。红军离开后,仍继续组织活动,在团山罗家祠堂开时,因游击队内部肖承鳌叛变告密,由国民党警察局长何天锡带兵包围秘密开会地点,当场杀害副队长肖承生和4名游击队员。游击队队长胡定卓破门逃走,携妻儿逃到湖北公安县高合堰居住,不久被敌人获悉,将他杀害。
3、官亭彭家铺游击队。队长王家斌,又叫王业明,主要协助红军宣传和赈济贫苦农民。红军离开后,游击队仍坚守原地进行革命活动,队长王业明和女游击队员王三姑惨遭敌人杀害。
4、官亭黄木堰游击队。共20几人,在队长李绍卿带领下,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扩大红军队伍、动员农民碾米供应红军,发动青壮年农民参加红军。红军撤走时游击队大部分参加了红军。
5、官亭谭家岭游击队。又叫谭必冬游击队。谭必冬任队长。1930年受贺龙指示,在谭家岭组建了约40几人的游击队伍。当年谭必冬参加了红军。1935年谭必冬再次回到家乡,因谭必冬在当地影响很大,又将原游击队组织起来,恢复发展了谭家岭游击队。
6、九里裴家岭游击队。共有游击队员60多人,陈忠定任队长。在红军的领导下,主要活动于谭家河、月池、九里岗、五里堆丘陵地区。红军离开后,陈忠定带游击队追赶投奔红军队伍,到石门爪子峪与国民党陈若谷相遇,队长陈忠定被抓杀害。其他队员逃散,一部分游击队员赶上了红军队伍参加了红军。
7、新安李溶常家铺游击队。涂自意任队长,李大志任副队长,共有队员20几人。红军撤离时,部分游击队员参加了红军,留在原地的队员,有的往外逃跑,有的落入敌手。队长涂自意加入红军经石门阳坪整训后回家途中被土匪杀害。
5、新安潘台候家坂游击队。候家舫任游击队长,队员有候延协、苏章表、胡定兴、陈圣和、女游击队员候令桂等。官亭驻地红军组织他们开会学习,鼓励他们敢于与财主土豪斗争,动员青年入伍参加红军。红军撤离时该队大部分队员都参加了红军。
9、新安洞坪游击队。有队员30几人,主要帮助红军打富济贫,成为当时澧北平原一支很活跃的游击武装队伍。红军撤离时,有虞圣保、向多金、向多学、向德玉等20几人参加了红军。
10、合口坪水游击队。主要在合口坪水人参一带活动。吴泽桂任游击队长,张永泉任副队长。有队员涂述清、吴远海、王良惠等20几人。他们主要是帮助红军打富济贫。红军撤离时,队长吴泽桂带领10几名队员参加了红军。后来合口伪乡长谢乐清、团防总指挥熊宣桃组织反动爪牙到处抓捕游击队员。其中游击队员徐少用被捕,受到惨无人道的残害。
11、合口楠樟桥游击队。周启柏任游击队队长,有队员王卓生、蒋老四、邱丕让、郑德银等10多人。该队在陈湖、樟楠桥、邱桥配合红军活动,并在中秋节为慰劳红军举办了场面宏大的热闹宴会。
12、合口龙池游击队。队长由王宜树担任,共有游击队员20几人。红军在合口招募新兵时,王宜树带4个儿子一同报名。红军撤离时,有一半队员都参加了红军。


支援红军保军需
1935年的时候,红军分三路进入临澧,并在临澧住了一个多月。蒋介石国民党调敌军26军樊嵩甫、汤恩伯两个纵队向津市澧县集结,用20万兵力准备大举进攻“围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妄图一举消灭红色区域的红军主力。在临澧的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等率领红军二、六军团决定回师石门,10月下旬红军撤至石门磨岗岩地。
由于贺龙带领的红军在临澧人民的心中有很高的位置,贺龙与临澧老百姓有很深的感情,一般普通群众在贺龙再次带红军来临澧之后,都在尽力表达对红军的爱戴,对红军的拥护,尽一切努力、一切办法,支持、帮助在临澧的红军。红军曾在新安、合口等地设立扩充红军的报名点,当时老百姓积极协助,动员青年参加红军。报名人数达800多人,被批准参加红军的有550多人。其中有九里御史桥胡兴耀、胡兴枝、胡兴朝一家三兄弟同时报名参加了红军。为了保证红军的军需,1935年深秋,在贺龙红军撤离之前,当地老百姓积极为红军筹集军饷,在官亭林家桥林育枣家用20天时间,碾制军用大米1千多担送给了红军。同时,在红二军团6师团长贺炳炎,政季余秋里,驻扎合口的红军王炳南团长带领下,没收了新安经营布匹的富商王义生、毛贻兴、胡恒太、冉大兴、苏大生等10几家的布匹和合口的布匹富商苏香阶、于丰恒、赵享太、胡义兴等店铺的布匹,集中到新安的杨家祠堂、新安的王松茂、鼎升益家,请了三十几个裁缝师傅,近300多名做衣的当地老百姓日夜赶制红军所需“冬天可塞棉,夏天可抽棉”的夹衣4千多件。红军按当时市价,每件付予裁缝工资铜币1吊。共4千多吊钱。新安这300多赶做军衣的裁缝和群众为了表示真心支援红军,他们自愿自发的不要工钱,把红军付给的4千吊钱全部拿了出来,再次买布,又做了三千多套军衣送给了红军。仅临澧新安、合口、官亭、九里一带老百姓给红军送的军需和生活物资,初步统计:送马草20万斤、木柴33万多担,碾送军米3千多担,稻谷4千多担,制作军衣7千多件,蚊账棉絮5千多套,布鞋2万多双,扁担棕索300多幅,担架200多个,送门板、鸡、鸭、羊、猪、鱼及各种蔬菜、萝卜、辣椒、茄子、斤豆、黄豆、绿豆、红薯等无以数计。完全保证了贺龙红军主力在临澧的军需供给,极大的支持了红色革命力量在临澧的发展壮大。


蜜蜂寨前训小人
肖承善,刻木山下一个远近闻名的“响马大盗”。1935年4月的一天上午,风和日丽,油菜花香,正是初春的大好季节。肖和几个混混儿聚集在官亭竹龙村一个蜜蜂山寨中喝酒行拳,山下望风探马来报,有一马队自北向东,朝山下来了。正值酒兴的肖承善大喜若狂,说道:“这几天,老子正愁缺买卖闷得慌,兄弟们,抄家伙,随我前去。”来到山下,他们隐身于路旁一棵大板栗树上。少许时刻,五匹黑色的骡马,伴随着脖子上的铜铃响声,叮当、叮当的来到大板栗树下,树上一声口哨,肖承善和几个混混腾空落地,个个以虎步之势、持刀拦路,横眉怒眼地站立在大路中央,挥舞手中的柳叶单刀蛮横地吼道:“路是老子开的,树是老子栽的,人要过此地,留下买路钱。”那边几个骑马之人也非等闲之辈,急忙从马背上抽出刀枪之类的家伙迎头而上,四个混混对四个红军。刀枪接触,火星四溅,棍棒交锋,杀声震天,打的昏天黑地,旋风阵阵。就在两边一阵打杀,双方难决输赢之时,一直坐在后面一匹黑色马背上的那位圆脸清秀大汉,取下一直叼在口中的大头弯形烟斗,将左手在马的鞍背上轻轻一点,扬起左腿,一个跟头翻身下地,纵步来到阵前,不慌不忙的说道:“么子地的强盗,敢光天化日抢劫,还有没有王法?”。这边肖承善,见此大汉赤手空拳,口出狂言,一个箭步上前,持刀朝大汉杀来,快到身边时,只见那大汉,身子朝旁边轻轻一闪,左腿朝着来人的两腿中间用力一击,肖承善一个饿狗捕食般的姿势“扑地啃土”,大汉再抽出右脚,踩着他的脖子,任凭肖承善的四只手脚拼命蹬打,也丝毫没有立身的功能,大汉不用伸手,不用刀抢,就轻而易举地将他制伏。其它几个混混见头儿如此狼狈之状,丢下刀棍、连忙四处逃去,眼见大势已去,肖才用尽全身余力,使劲的将自己的脑袋扭向大汉,鼻涕连着眼泪求饶着说:“好汉饶命,爷爷饶命,小弟下次不敢了。”那圆脸清秀大汉不慌不忙的说道:“念你年纪轻轻,我贺龙今天就不杀你了,暂且饶你一命,若下次有人传言你再做此勾当,我定将你五马分尸”。话毕,跳上马背,叼着大头烟斗,和另外四名红军战士骑马朝东方去了。

(此文根据官亭谭敦敏提供资料和县党史资料整理)
作者系:临澧县原文化局副局长、社科副研
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 16: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革命领袖,珍惜今日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16:27 , Processed in 0.0351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