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102|回复: 48

【原创】毛泽东与常德一师同学邹蕴真、周夏藩、潘能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6 06: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与常德一师同学邹蕴真、周夏藩、潘能源
——毛泽东主席的常德情怀(1)
(2016年9月14日初稿,2024年9月修改)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含四师)读书五年半期间是一个广交天下奇杰的热血青年。在他看来,交结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他不但重交友,更为特别的是交友之奇,朋友间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只愿意谈论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他认为,那些一无所有的贫寒学子,那些被看不起的下层百姓,往往隐匿着一些非常之人,能做非常之事,能创非常之业。因此,一师毕业时,毛泽东周围真地聚集起一批挚友,其中就有汉寿县的邹蕴真、安乡县的周夏藩和潘能源,尤其与邹蕴真的关系非同一般。1921年,毛泽东曾经考察常德走访了安乡的两位同学。1950年毛主席专车接邹蕴真在菊香书屋叙旧达3个多小时。

毛泽东专车接邹蕴真在菊香书屋畅谈3个多小时

  1949年冬,毛泽东致函一师同学邹蕴真由湖南“刻日赴京”。1950年1月14日,邹蕴真和夫人、女儿抵京,恰值毛泽东出访莫斯科,直到5月份的一天下午,毛泽东派车接他到中南海。两人阔别25年后重逢了!邹蕴真由衷赞赏毛主席领导革命胜利的雄才伟略,毛泽东牵着他的手,沿昆明湖漫步,把目光投向一湖碧波,感慨地说:“没有什么,还是第一师范学习的那一点点。泮芹,当年我们想把国家搞好,苦于没有办法么,东找西找,最后才找到马克思主义。”走进书房,毛泽东亲手削水果,拿香烟,边吸边问老同学今日的情形。邹蕴真几次想告辞,都被按住了。那次,毛泽东还诚挚地忠告他跟上时代形势,争做开明人士,“如今解放了么,你也要告诉老家的人,把多余的田土、财产交出来,分给贫苦农民,让他们也过点好日子。”两人聊了几个小时,毛泽东才把他送到新华门,邹蕴真回头一望,夜色中主席仍站在垂柳下挥手相送。事后他记叙道:“润之兄用小包车将我接入私人客厅,畅谈达3个小时之久,感情依旧,毫无半点官僚习气……”
   中央统战部安排邹蕴真在“华大”学习,毕业后,1951年1月由政务院分配到人民出版社任编辑。1952年3月中旬回到汉寿老家,交出田地和粮食、埋藏的20两黄金、400块银元等家产。1953年6月他被安排在国家文史馆工作,1956年6月5日,被周总理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毛泽东为何如此器重邹蕴真?
  邹蕴真,1893年出生于汉寿县株木山乡邹家坪村一富户家庭,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和毛泽东同在湖南一师八班,他的名字在韶山毛泽东故居陈列馆内那本同学录里紧排在毛泽东后面,他是毛泽东在湖南许多革命活动的战友。
  《毛泽东青年之路 聚会荣湾镇》有着样一段叙述:
    1918年4月14日,是“沩痴寄庐”最灿烂的一天。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毛泽东、蔡和森、萧子昇、萧植藩、陈绍休、罗章龙、邹鼎丞、张昆弟、邹蕴真、周名弟、陈书农、叶瑞龄、何叔衡、李维汉14人,来到这座小院,举行新民学会成立大会……算起来,从1915年9月毛泽东发出《征友启事》,到1917年冬筹备组织,到这次在刘家台子举行新民学会成立会议,前后经过了上百次讨论。……推荐毛泽东和邹蕴真起草会章……毛泽东、邹蕴真开初起草的会章写得很长,对学会的发展前途写得较多,学会的活动写得很具体……会上讨论通过了会章。
   逄先知、金冲及编著的《毛泽东传》、蒋建农著的《毛泽东传》和郑谦、韦金著的《毛泽东之路》等毛泽东专著大都有这样的记载。但也有说是邹鼎丞和毛泽东起草新民学会章程的,尚需进一步考究。
   邹藴真与毛泽东的深交起源于一次寒假共同护校,交往中邹蕴真对毛泽东心生敬仰。从此,在邹蕴真热心参加、积极支持毛泽东组织的革命活动中,同窗友情也不断深化。1919年10月,毛泽东亲爱的母亲去世时,悲痛欲绝地写了一首长诗《祭母文》,仍感意犹未尽,又专门给好友邹蕴真写信说:“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
  1917年11月,桂系军阀谭浩明的军队大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军队时,毛泽东和邹蕴真等同学为保护湖南一师,组织100多名同学机智地与之作战,取得“一百破三千”的战绩。1919年7月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邹蕴真鼎力资助并四处奔波暗中推销。1920年9月,邹蕴真资助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他和何叔衡等20余人都是骨干。1921年8月,邹蕴真任《湖南通俗教育报》编辑时,协助毛泽东与何叔衡,在长沙船山学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同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开办附属学校并任校长,邹蕴真任教员并协同毛泽民制订学生参加校外劳动新方案。
  特别值得记载的是,邹蕴真曾两次帮助毛泽东避难。
  1924年初,毛泽东扮成农民,潜来长沙城西邹蕴真寓所避难。因为当时毛泽东领导长沙市三叉矶纺织厂工人运动被反动政府悬赏拾伍万元现洋通缉。当时邹蕴真在长沙市一中学教书。
  1925年8月,毛泽东在韶山开展“平粜阻禁”斗争,湘潭警察局受命抓捕毛泽东。毛泽东于8月28日离开韶山,先在邹蕴真寓所避难,接着又随邹蕴真转移到汉寿县自己老家邹家大屋一间厢房内。邹蕴真不许任何人接见,亲自照料。一周时间后,毛泽东决定与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学习的庞叔侃、周振岳同去广东。一个黑夜,邹蕴真让毛泽东挑上木匠挑子,悄悄地将他送至十里远的南湖码头,搭乘通向长沙的客船转坐火车去广东。为了信守对学友的承诺,邹蕴真对这件事一直守口如瓶。临别时,邹蕴真坦率地对毛泽东说:“润之兄,你革命我赞成,但我不能跟你一起干了。”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是我们现在革命没有资源,连买枪的钱都没有。你往后就以办学为掩护,多多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泮芹呀,珍重!”
   由于邹蕴真嘴唇有生理缺陷,在那白色恐怖年头,很容易被反动派识别,因此他按照毛泽东嘱托,全身心教书育人,践行“教育救国”志愿。他没有卖友求荣,对革命事业依然同情。马日事变前后一段时间,他在上海开了一个小商店,用于秘密联络各地共产党组织和掩护共产党的活动。一次毛泽东经费紧缺,写信向邹蕴真求援,他寄出500块银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邹蕴真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敢说真话,1938年2月任汉寿县教育局长期间,他向省厅诵陈官场腐败及时弊,因此得罪了人,不到一年便辞职回到邹家坪,创建起一所学校。他不但教授国文、古诗,还引进了英语、常识、数学等新学科,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的王立华著《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之《友17 与邹蕴真》全面介绍了毛泽东与邹蕴真的关系,手机全文拍摄图片上传在文末共大家欣赏。


毛主席走访安乡同学周夏藩、潘能源

    毛泽东青年时期,多次到洞庭湖“游学”。
    1921年 4月底他以湖南省督学身份,和新民学会会友、附小教员易礼容、陈书农三人,从长沙出发,先后考察岳阳、湘阴、华容、南县、安乡、常德,历时半个月,考察学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沿途写通讯寄《湖南通俗报》发表。安乡是毛泽东此行的第五站。
    毛泽东一行身穿蓝布长袍,臂夹油纸雨伞,带着简易行李,从南县乘一只小木船顺松滋河驶进安乡县城船码头。他在县城考察教育、见识了水情后,就去拜访他在一师的同学。
  《毛泽东青年足迹》载:
    展现在毛泽东眼前的是一派水乡特色:城内,到处是大小池塘、低坑、洼地,那些低矮破落的房子就坐落在水塘之间。可是,毛泽东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城南火神庙里却供着金光闪闪的火神菩萨。他问:“安乡这么多的水,怎么没有水神菩萨?”
   果然,在东门桥水边的教书先生袁东山家里,与袁的好友及邻居们扯谈时,毛泽东听到了“水害之声”,更听到了“恶政猛于水”的倾诉。人们向他描述安乡连年大水:堤垸溃决,一片汪洋,妻离子散,浮尸浪涌;县城在洪水季节,居民流离失所,城内船只往来;教书先生则向他述说“泡砚池”(学校遭水淹,教师失业)的苦衷。他同情水患给安乡人民带来的苦难,责备官府连个衙门也保不住。这话引起了人们更多的话,向他讲述官府贪赃枉法,地主豪绅压榨人民,洋人占田占地建房收租的事实。毛泽东风趣地说,听说你们县城底下有条鲇鱼精,专在县府下面听县官审案,要是审得不公正,它就发威,弄得县府摇摇晃晃,县官晕头转向,坐立不定。你们也可以请它出来看一看,访一访嘛。
   人们笑了。
   毛泽东在安乡有两个一师的同学,一个是住在安障乡的周夏藩,一个是住在安全乡的潘能源。毛泽东来到岩塿口周家。周很热情,为了招待毛泽东等人,专门请了本地有名的厨师做饭,毛泽东等人在这里住了两天。周不仅给毛谈教育,也谈安乡的掌故。既然毛是从岳阳来的,没有少聊岳阳楼。
  毛泽东早就到过岳阳楼,1918年夏,他和蔡和森游学洞庭湖区时,两人还在岳阳楼上吟诵起杜甫诗《登岳阳楼》。他后来与一位岳阳籍的同志聊天时,还发了一通感慨:岳阳有名,同岳阳楼很有关系,因为范仲淹写过一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那位同志还回忆:“主席特别赞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两句,认为‘先忧后乐’的思想,较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提法,境界更高了。
   毛泽东从《岳阳楼记》谈到延安钟鼓楼上书有‘范韩旧治’的四字横匾……”但易礼容惊奇地问,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并没到过岳阳,怎么会写得如历其境的千古名作。
  周夏藩就给他们讲范仲淹读书安乡的故事,并说清康熙安乡进士张明先写的《书台夜雨》诗回答了这个问题:“胜状高楼记岳阳,谁知踪迹始安乡。荒台夜夜芭蕉雨,野沼年年翰墨香。事业当时留史册,典型此地见宫墙。梦中遥意潇湘景,鹳港悠悠澹水长。”这首诗既概括了范仲淹这段少年攻读生活,也就是说范仲淹最起码经过了岳阳楼。
   周夏藩,又名周存恪。曾有一子、名周纪裕,曾官至国民党湖南省府议员。卒年不详,葬于今安障乡岩楼口村周胡家屋场。九八年前,周纪裕之女儿、女婿等曾在此寻过根,问过祖。
   据何江南、何俊《毛泽东与安乡同学》一文说,毛泽东离开周家后,在周夏藩的带领下,一行走过五十多里路,过了安生乡梅景窖渡口,找到了另一名一师同学潘能源(又名潘晓跃)。潘能源向毛泽东介绍了赵子龙的洗马池、太平军的营址、杨幺的打鼓台;谈及了柳宗元来安乡县黄山头结识的段弘古、乾隆来安乡寻访的潘相……
微信图片_20241024080045.jpg

微信图片_20241024075849.jpg

微信图片_20241024075907.jpg

微信图片_20241024075912.jpg

微信图片_20241024075918.jpg

微信图片_20241024075924.jpg

微信图片_20241024075930.jpg
王立华著《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之《友17 与邹蕴真》全文手机拍照

   

(2016年9月14日初稿,2024年9月修改)

    参阅:
   1、《毛泽东传》逄先知,金冲及编著
   2、《毛泽东传》蒋建农著
   3、《毛泽东之路》郑谦、韦金著
   4、《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王立华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5、朱能毅 《毛泽东与同窗邹蕴真的友情》
   6、江南、何俊《毛泽东与安乡同学》


064437e14rjslf34vizs4f.jpg
064353huvr11w67lurpk0v.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6: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好!非常珍贵的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6: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毛主席从莫斯科回国不久,致函邀邹蕴真前往北京。邹蕴真记叙道:“润芝兄用小包车将我接入私人客厅,畅谈达3个小时之久,感情依旧,毫无半点官僚习气……”。事后,邹蕴真回老家交出田地、粮食和埋在地下的20两黄金、400块银元等财产。中共中央统战部介绍邹蕴真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任编辑,两年以后,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直到1985年7月在京病逝,享年92岁。著有《国学概论》《哲学概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7: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楚有才”,虽不敢说“于德为盛”,但常德人杰地灵,其人才在湖南历来是佼佼者。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含四师)读了五年半书,应该也有不少常德同学。目前知道的仅有三位,一位是汉寿县的邹蕴真,另外两位是安乡县的周夏藩和潘能源。毛泽东与他们都有过不平凡的交往和友谊,尤其与邹蕴真颇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会长党史故事大餐,力赞!春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7: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党史故事大餐,力赞!春祺!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寿县的邹蕴真:积极参加和支持毛泽东革命活动。   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6 09:2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0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21年 4月底他以湖南省督学身份,和新民学会会友、附小教员易礼容、陈书农三人,从长沙出发,先后考察岳阳、湘阴、华容、南县、安乡、常德,历时半个月,考察学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沿途写通讯寄《湖南通俗教育报》发表。安乡是毛泽东此行的第五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09: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之梅 发表于 2021-3-6 06:59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毛主席从莫斯科回国不久,致函邀邹蕴真前往北京。邹蕴真记叙道:“润芝兄用小包车将 ...

惟楚有才”,虽不敢说“于德为盛”,但常德人杰地灵,其人才在湖南历来是佼佼者。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含四师)读了五年半书,应该也有不少常德同学。目前我所知道的仅有三位,一位是汉寿县的邹蕴真,另外两位是安乡县的周夏藩和潘能源。毛泽东与他们都有过不平凡的交往和友谊,尤其与邹蕴真颇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07:04 , Processed in 0.0395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