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初在川东设置过武陵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将原黔中郡划出十三县(临沅县)设置武陵郡,又称义陵,郡治在沅陵县境。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梁松移武陵郡治于临沅县,并加修县城。此后,人们一直认为常德及其辖区为正宗武陵郡,《水经注》、多朝地理志以及《辞源》《辞海》皆有记载,较之晋初川东曾设置过的武陵郡不仅资格老,影响也大得多。 那么,晋初在四川巴东地区也设置过武陵缘由若何?今读西晋人常璩辑撰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概由是:魏灭蜀后,仍用蜀将罗献留任原职,官拜凌江军,兼武陵太守。司马炎灭魏称晋武帝后,安蛮将军杨宗击败来犯的吴国孙恢后,朝廷封杨宗为武陵太守,驻扎南浦,即今重庆市万县与忠县之间长江西岸边的武陵场,巴志地图称武陵镇。设立此郡是为了“安抚武陵蛮,对他们施以恩惠,得到了新附吴国的三县百姓的归顺。” 未考此郡何时改废,其旧址武陵镇与酉阳市虽同属今重庆市,以目视地图直线距离也在二百公里以上,估计难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扯上关系,但这并不表明我在真假桃花源的争论上有排他性立场,中华大地皆是"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岂不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