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59|回复: 9

第三章 军旅生涯(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6 2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处境/新的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沿着选择的道路前进/或许就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或许就能迈向理想的前程。
      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大动乱”,大学停招生,我从常德县第五中学毕业后,虽然报名到常德县第五中学读高中(1969年初设立高中班,我参军入伍时,常德县第五中学给我发了高中录取通知书),但我毅然放弃了继续读高中再升大学的打算,立志当一名军人,追求我向往的遥远的地方和没有尝试的新生活,自己闯出一条道路,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于是,在1968年12月到原垸德岗大队(时任民兵营长刘传能)和中河口公社武装部(时任武装部长王月林)报名,在常德县武装部应征,在蒿子港区医院体检合格,常德县武装部于2月2日批准我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我哥哥1968年初从部队复员,安排到澧县人保部军管组工作不久,父母的意见是我兄长在外工作,要我子承父业,在农村安家立业,赡养父、母,顺着祖辈的路走下去。涉世之初,我不安于现状,未顺从父母的意思,决心和命运抗争,要象兄长一样,到部队去锻炼成长,故带着“找出路”的思想参军入伍。哥哥坚决地支持了我,说服了父母,父母流着眼泪同意了。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时初中、高中文化的人不多,算“知识分子”,城镇户口初中、高中学生下放农村称“知识青年”,农村户口的则称“农村知识青年”。我经过部队的锤炼,不断成长进步,在部队入党、提干,又从部队转业后分到法院工作,成为了一名人民法官,是父、母抚育了我,更是党培养了我。我家祖祖辈辈都没有一个当官从政的,到了我们这一代,我家出了两个国家干部,而且我还当了正科级法院副院长,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四级高级法官,“官”虽不大,但从始祖本大公以来,在周氏家族历史中,也算“最大”的官之一了,给周氏家族“光宗耀祖”了。
      1969年2月3日,当我快迈入18周岁的时候,我接到常德县武装部的入伍通知,我光荣参军入伍。家中为了欢送我,做了丰盛的晚餐。晚上,正好家中做过年粑粑,生产队里有五、六个人给我家帮忙,一直到凌晨。睡觉前,母亲流着泪叮嘱我要在部队好好工作,做一个有出息的人。2月4日(即1968年农历腊月十八日)清晨,母亲给我做了一碗荷包蛋。这天大雪纷飞,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但也许是一个不平凡的开始。我步行到中河口公社集合,这是我第1次远离父母、亲友,离开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挥手含泪和父母、亲友告别。中河口公社62个新兵(广西空军地勤10人,广州军区后勤部工程建筑第225团52人,后来225团有6个提干:我和杨明达(曾任鼎城区国税局副局长,正科级干部)、曾耀彩(曾任鼎城区国税局西洞庭分局局长,正科级干部),辛继民,常德卷烟厂医院工作;钱绪初,民主阳城垸修防会工作;陈谷生,广州市公安局工作,2001年患癌症病逝)坐着2个卡车来到常德市骡马甸县招待所,穿上了草绿色军装,准备奔赴部队,开始了我人生工作第一站──十年军旅生涯。我对送新兵的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陈梅初(2007年病逝)说:“我一定会在部队干好的,不混个一官半职,誓不把家还!”当天晚上8时,我们这批分到“广后”的新兵到天声剧院观看了文艺晚会,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比较大型的文艺节目,特别是《老俩口学毛选》等戏剧演得很出色,我至今记忆犹新。
      2月6日晚上11时许,我们新兵从常德市乘坐轮船于2月7日下午5时许到达长沙,这是我第1次到长沙。2月8日上午,我们新兵参观了湖南烈士公园和清水塘。当日晚约8时,我们新兵从长沙市乘坐闷罐,第二天中午到冷水滩火车站下车吃午饭,火车于2月11日上午7时许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城火车站,训练新兵的一批老兵到火车站敲锣打鼓迎接我们,把我们新兵带到广州军区后勤部工程建筑第225团(原番号6918部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撤销)新兵训练营地,训练营地是兴安县革委会干部培训基地,距团部约500米,距兴安县城约2公里。兴安县属桂林市,系丘林地区,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著名的灵渠。我在兴安县城摄影店照了当兵后的第1套照片,现在看来仍是稚气尚未脱尽。
      我被编入新兵营(营长孙凤龙,后任225团团长)3连1排6班,班长是吴秋永(广东人),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新兵军事训练,主要是进行共同科目基础教育训练。在艰苦的新兵训练日子里,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想家”成了新兵永恒的话题。在每个不能成眠的夜晚,我常常会想起家乡、亲友、往事,想起我的父、母亲......有时独立山头,远望家乡方向,想着自己的前途,下定决心,努力训练,做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我和黄用武(复员后曾任中河口镇受祜村党支部书记、中河口镇交管站站长,2005年4月退休,2010年10月病逝,我参加了吊唁)编在新兵3连1排6班,我们天天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我们既是同学,又是战友,一直相处得很好。我在部队不断地适应着新环境,实践着从学生到军人的转变:学会了打被包、走队列、步枪射击、投弹;适应了紧急集合、叠被子、洗冷水脸、洗冷水澡......我很快习惯了部队生活。
      1969年3月,前苏联发动了入侵我国珍宝岛事件,我边防部队击退了苏联军队的侵犯。在新兵训练期间,我们加强军事训练,加强战备,时刻准备打仗。
      从我当新兵起直到林 彪垮台前,部队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就寝前都要列队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祈祷“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开展所谓“三忠于”(忠于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敬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活动。每次吃饭或“点名”前要列队唱革命歌曲,手拿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朗诵毛主席语录,即“红宝书不离手,毛主席语录不离口”。那时,《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天唱,《东方红》逢会必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列队必唱。我记忆最深的一首歌是《读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只觉得心里头热呼呼。哎!好象那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啊,我干起了革命劲头儿足。一字字啊一行行,一边那个读来一边儿想,革命的道理金光闪,句句话说在我的心坎儿上。哎!好象那一把钥匙打开了千把锁呀,心里升起了红太阳呀,毛泽东思想武装了我呀啊,我永远紧握手中枪。”这首歌真实地写照了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和战士读毛主席书的思想情感。
      那时部队看电影或集体听报告前,各连队(或单位)要组成拉拉队唱革命歌曲,哪个连队唱一首革命歌曲后,就与其他连队拉歌,负责指挥唱歌的指挥员喊道:
      “我们唱了谁来唱?”   
      拉拉队喊道:“×连的。”
      指挥员:“×连的。”   
      拉拉队:“来一个!”如果×连唱后,指挥员又说:
      “唱得好不好?”
      “好!”        
      指挥员:“唱得妙不妙?”   
      “妙!”  
      “大家还要不要?”
      “要!”如果×连未唱,指挥员就又说:
      “一二三。”
      “快快快!”
      “一二三四五。”
      “我们等得好辛苦!”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们等得好着急!”
      如此反复,一直拉到×连队唱歌为止。连队之间互相拉歌、唱歌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情景。
      那时候,在部队吃饭是供给制,战士每个月生活费15元,粮食指标45斤,以连队为单位统一开餐,自己带饭盆盛饭,一个班(8个人)吃一桌四菜一汤的菜。一般每周会一次餐,遇法定节日必定杀猪会餐,包饺子,可以喝酒(战备期除外)。我在部队学会了包饺子、做包子。当兵是义务兵,那时待遇很低,第一年每月津贴费只有6元(1年后每增加1年军龄增加1元),但我除必要的开支外还有节余。
      我新兵3连连长张树柏是慈利县人,指导员彭正云是长沙县人,排长李宜仁是安乡县人,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培养,在新兵分配时给我安排了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我至今不忘。
      经过1个多月紧张地军事训练,对每个新兵进行严格地队列、射击、投弹等考试合格后,3月10日,我们新兵正式发帽徽、领章,“文化大革命”前已取消了军衔制,佩戴的是红五角星帽徽,红色领章,即所谓“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   
     1969年3月18日上午8时许,新兵营2千多名新兵(常德县有900多人,在部队提干团职以上干部有杨胜文、黄成林、文振生、李文勇、钱兴泽等人,唐启忠曾任广州军区建筑设计院院长,少将军衔)以连为单位列队在操场上进行新兵分配。我新兵3连共160余人都点名走了,最后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很纳闷。这时,一个首长(后来才知道是3营营长王志鹏)来到我身边,说“你是周训民吧,你跟我走,你分到3营测绘班。”3营测绘班共分了5个新兵,我对分配的工作感到很高兴。我坐着部队卡车到达兴安县界首公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是225团3营营部驻地,距兴安县城约28公里。工程建筑第225团的主要任务是挖山洞修建战备仓库,即贯彻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加强战备,反美防修,准备打仗。由于挖洞施工是临时性的,完成挖洞任务后又要执行新的施工任务,所以部队住的房屋也是临时性的:篱笆围墙、杉树皮盖顶的房子,但这种房子冬暖夏凉。界首是大山区,到处是光秃秃的石山,很少有树木,农民耕种的田地很少,只好开垦山地种地瓜(红薯),以地瓜代粮食,农民生活很贫苦。在这种情况下,但我心里仍然很高兴,决心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自己,在部队不断成长进步。
      两天后,营长对我讲,你的工作另有安排,你先到11连6班去,等待通知。接着没多久,11连6班班长陈天顺(广东人)把我带到6班。6班是全团先进班,陈天顺是团里的先进班长。我和江清河分在一个班,江清河曾任新国线(常德)万路达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到11连第二天早饭后,连长胡德金(广西榆林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小周,今天你和黄用武给连队出期黑板报。只一会儿,我的同村老乡、同时入伍的战友黄用武来了,我们分配到连队后第一次见面,又一起编组了新兵入伍后的连队第1期黑板报。连长看了后很满意,说,以后连队的黑板报就由你们两个负责,每周一期。我和黄用武都感到很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6 2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最美是军旅,人间最重是亲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6-3-27 10:14
兄弟,恕我直言,你这回忆录有点长,再分节发表,短一点别人爱看些。

好。我编辑时再短一点。谢谢您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21: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3-26 22:03
人生最美是军旅,人间最重是亲情!

谢谢您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最美是军旅,人间最重是亲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最美是军旅,人间最重是亲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3 1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毅然放弃了继续读高中再升大学的打算,立志当一名军人。路走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2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6-5-13 10:48
毅然放弃了继续读高中再升大学的打算,立志当一名军人。路走对了!

谢谢会长光临、评论。我家从我这一代开始,都具有军人情结:首先是我的兄长当兵,然后是我当兵;到了下一代,我兄长的儿子和我的儿子都考了军校,我儿子现在仍在部队服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6 14: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军旅生活,是对人生最好的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6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军旅生活,是对人生最好的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5:28 , Processed in 0.0347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