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21-3-31 08:26 编辑
编者按,编者按,编者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国弱民贫,列强欺辱,一批又一批救囯爱民反帝志士为冲破封建制度枷锁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击……1911年辛亥革命终于结朿了2000多年封建王朝统治,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历史新的一页。百年之初,特别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5000年中华文明的古老中国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在这近代历史的革命运动中,成千上万的英雄志士为着理想和信仰而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仙境地桃源县也並非“世外桃源”。桃源县属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红色资源。清明节前夕,对我县各个革命时期作出可歌可泣的贡献並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烈士们的事迹,现根据县党史办和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单位编篡的《桃源星火》《桃源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桃源县志》等资料重新整理作一简略介绍(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也参与了收集撰写),以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开展的“四史”学习教育和纪念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
桃源百年颂(四):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一一宋教仁 宋教仁,1950年在中央政务院公布的首批中华英烈名单中,他名列第五。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其遗属签发了烈士证书。湖南省会长沙烈士公园内的144名先烈中有其遗照和传略。上海市丶常德市丶桃源县等多地有其纪念雕像。桃源县浔阳街道办事处教仁村(原八字路乡香山冲)建有宋教仁故居。在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中,他是中华“民主共和”首倡者和践行者,他更是用自已的青春兑现其誓言“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宋教仁,字遁初,号漁父。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桃源县八字路乡香山冲(今浔阳街道办事处教仁村)一个世代乡村书香家庭。1904年与黄兴丶刘揆一丶章世钊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为宗旨首创华兴会。1905年结织孙中山后,积极参与同盟会创建。当年同盟会成立后宋教仁即推举为司法部检事长。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总统法制院总裁,4月任临时政府农林总长。8月,他主持召开同盟会丶统一共和党丶国民公党丶国民共进会丶共和实进会丶全国联合会等6个党派合并改组为国民党,他当选为理事,由在海外的孙中山委任为代理理事长。1913年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遇刺,年仅31岁。葬于上海市阐北公园。孙中山在宋教仁追悼会上亲题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 宋教仁被誉称为中华民主革命先驱一代中杰出的青年才俊,就在于他在醉心于中华“民主共和”所作出历史贡献中的表现,他敢于革命敢于创新的卓识远见和爱国忧民的担当铸造出为世代崇敬的“漁父精神”。最具有代表性的彰显在:一是宋教仁的爱国情怀。尽管他参与反清反封建统治政治活动一直遭清政府通缉,1907年他赴东北组织反清起义时,他发现日本谎造所谓间岛问题,为企图侵占东北长白山一带领土制造借囗,他不顾个人安危,用了3个多月时间查阅资料和实地考查,撰写出6万多字的《间岛问题》调查报告,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强有力佐证,是在清朝入关统治中华200多年50多次领土争端谈判中唯一的一次完胜。二是宋教仁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战略策略上的卓越预判。1910年11月,在同盟会骨干会上,宋教仁总结南方和边区多次起义均遭失败的教训,建议将革命中心转到长江流域,并在会上提出著名“三策”“上策为中央革命,联络北方军队,以东三省为后援,一举攻占北京,然后号令全国。如葡丶土之事,此策最善者也; 就沿江各省同时並举,先立政府,然后北伐,此策次善者也; 就瓯脱地密布党羽,进据边要,然后徐图进取……此策之又次者也”。他认为上策最难,下策数行不果,惟中策较宜。会议采纳宋教仁所提中策。1911年武昌起义的成功为他作了最好诠释。三他是中国宪政制度的开拓者。武汉起义成功后,他与黄兴赶到那里,三天三夜起草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简称鄂州约法),让有识之士看到了他在中国民主共和革命中如何建树法治制度独有见地奇才。四是他倡导的共和内阁制度,也是中国民主革命冲破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枷锁后他在如何治国理政才干上展现出的初露锋芒。1912年7月,他征得孙中山丶黄兴同意,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丶国民公党丶国民共进会丶共和实进会丶全国联合会等共6个党派合并改组为国民党,选举孙中山丶黄兴丶宋教仁等9人为理事,孙中山为理事长。不久,孙中山便委托宋教仁为代理事长, 主持党务。1913年初,由宋教仁精心策划和组织的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众议院596席国民党获269席,参议院274席国民党获123席,如此骄人成果与宋教仁领军功不可没。五是宋教仁在公务廉政上,他首开中国政府机关财务公开的先河。尤其是1912年4月他任农林总长后主要工作,都以《政府公报》的形式发出。6月他辞去农林部总长之前,他在第39号《政府公报》上刊载出《农林部咨财政部5月份决算清册》。这份决算清册中,他将农林部各项活动的大小开支分项细列,一目了然。可以说,第39号《政府公报》是民囯初年北京政府唯一特例,也是中国行政公务阳光财政首例。 宋教仁“漁父精神”永垂不朽! 民主共和君先行,铁笔挥洒鬼神惊。 间岛调硏震天下,鄂州铸就中华魂。
出师未捷身报国,殒落英才泪满襟。 丰碑一座铭史册,遗文百篇世代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