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浦 照片:罗承武
安乡县名已存在1400多年了,县名寓意为“安逸之乡”。全县境地势低洼,除少数老土地外,大多数土壤为洞庭湖淤积而形成。全县现有面积千把平方公里,人口约50多万,是个小县。安乡地处湘北,水系发达:藕池丶虎渡丶松滋丶澧水等多条河流流经县境,向西南注入洞庭湖。安乡本土居民不多,地广人稀。千百年来,各地方流民迁入安乡落户,开发安乡。是这些先民们用简陋的工具,辛勤的劳作,使安乡变成洞庭湖滨鱼米之乡 安乡先民们为与洪涝抗争:修堤垸、堵河口与湖口、筑剅口等措施,形成了七十年多年前安乡安乡农村的基本格局及地名。 1951年秋,县里决定:全县设立一镇七区153乡(这些小乡后改为村),全县农村依旧实行保甲制,沿用老地名。时至今日,大部分老地名保留下来。 安乡县境地名多用:垸、口、河口、湖口、剅口、河、湖、洲、湾、拐、港、垱、嘴、渡、窖、台、尾、码头等,与水相关联。 地名叫垸的最多,有:西城垸、七家垸、成功垸、康乐垸、东成垸、育成垸、三星垸、扶保垸、天保东垸、天保西垸、长丰垸、同兴垸、安利垸、永福垸、竹林垸、扶安垸、镇安垸、槐圃垸、黄金垸、杨家垸、澧阳垸、薛安乡、下泗垸等,计二十多个。五六十年代,安乡大兴水利,全县并成五个大垸。这些村名去掉了“垸”字。
勤劳的安乡先辈们,通过堵河、堵湖、筑堤、修剅口,增加了不少村落。如羌口、汇口、新开口、新街口、武局口、下渔口、渔口、胡家溪口、沙滩口、谭子口;小河口、中河口、北河口、沙河口、新河口;沙湖口、大湖口;岩剅口、新剅口、双剅口、南剅口等。 安乡境内湖泊众多,最大的数珊珀湖。较为出名的有:黄天湖、大溶湖、东湖、东保湖、李公堰、蔡家溪、张家氹、马坡湖、明塘湖、芝子湖、官陵湖、赵家湖、松湖、官堰、滩湖、麻溢湖等。经过长年累月的沉淀淤积,使湖逐年缩小;湖泊周围的农户又不间断地围垦扩田,使湖泊变小变浅。珊珀湖近百年来缩小了一半,如今只有27000多亩水面。湖堰亦成了乡村地名。
因我县河道多拐湾突兀处,以此特征为地名也有不少。如:张家拐、沙堤拐、南堤拐、八百弓;铁路湾、白螺湾、黄沙湾、格道湾、王家湾、曾家湾;三嘴、沙嘴、黄狮嘴、肖公嘴、白粉嘴、陈家嘴、仙桃嘴、小望角;六角尾、西台尾;黄家台、张九台等。有的地方以河为地名:三岔河、瓦窑河、杨家河等等。
安乡有几处地名用了“垱”字。字面释义:灌溉时筑用的小堤,符合湖乡用名。我县有官垱、理兴垱、董家垱、金家垱等。除金家垱外,其他三个都是热闹的小集镇。还有带“窖”字的地名:响水窖、二步窖、五斗窖、梅景窖、茶窖等。有以“铺”为地名的:如唐家铺、车家铺、何家铺等。安乡渡口较多,有些渡口成了乡村名。如陆家渡、丁家渡、喻家渡、蹇家渡、紫金渡、安官渡、毛耳渡等。还有叫码头的,如:下码头、中码头、王家码头、永保垸码头、复兴码头等。
还有不少叫洲的地名:罗洲、夹洲、团洲、大洲、梅家洲、鄢家洲、孟家洲、朱家洲、七里洲、巴巴洲、出口洲、东南洲、西南洲、西洲、万余洲、虢家洲、铁板洲、门板洲、仁寿洲、三才洲、羌口洲、新河口外洲、牛舌洲、书院洲等等。原先都是四周环水,长满芦苇的河洲,通过先辈们的辛苦付出,大多数已变成村落。出口洲变成集镇,书院洲变成县城的街道及小区。只有为数不多的河洲生长芦苇,归县芦苇管理站经营着。
另外还有一些大家所熟悉的地名,如:一分局、四分局、同春局、自治局、安庆、同庆、长福、福临、天福、天福、南山、千弓山、望山堡、望槐、望月、大罗、夹夹、大中、金龟、五合剅、三多、舞阳、虾叭垴、高阳树、安仁、槐树、大杨树、中岭、桃花岭、六合、合安、长新、清安、官民、永镇、屡丰等等。
安乡有的地名与古建筑及历史有关:广福寺、窑头庙、会子庙、子龙庵、宝塔、驿马、福昌桥桥等。值得一提的是安乡有古老村落群:北部的汤家岗、白家岗;中部的划城岗(即沙湖口的龚家屋场),考古新发现远古文化遗迹。黄山岗及周边存在的各个较早的村落,当地人称屋场:万李家屋场、孙王家屋场、上周家屋场、下周家屋场、雷李家屋场、肖家屋场、刘耳子屋场、贺家屋场。这在水乡湖区的安乡是少有的。 解放后经过拆区并乡及公社化,全县成立18个人民公杜,个个冠以“安”字:安犹、安化、安昌、安宏、安文、安生、安全、安造、安金、安福、安凝、安丰、安裕、安康、安武、安城、安德。后公社更名为乡。随着经济的日新月异,安乡已出现多个镇,而不是单纯的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