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77|回复: 9

《善德鉴》勤政篇 不患不富,患无德义的太守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08: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为官廉贪与否,一般与内助相关。大凡清官廉吏,身后总有一位贤淑的夫人。在常德各种府、州、县志的人物篇中,贤媛烈女成千上万,其中不乏清贫守家,敦促夫君清正廉洁的好妻子。三国时龙阳人习氏,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她政治精明,远见卓识,心胸豁达,知足常乐,严把家财入口,不仅是一千多年来历代各地推崇的典范,而且也是今天领导干部家属学习的楷模。
      清嘉庆《常德府志》载:
      习氏,武陵人,丹阳守李衡妻也。吴建兴(252—253)中,衡守丹阳,琅琊王休在镇,数倚法侵削之,妻数谏不听。休求徙会稽避焉。及休立,衡惧,欲奔魏。妻曰:“叛逃求活,亦中国所恶也。且何面目见中国人乎?琅琊素慕名,欲自显于天下,终不以私怨故仇守法吏,可诣狱表前失,求罪。”衡从之,诏遗还郡。
      明嘉靖《常德府志》也记载:
      习氏,吴丹阳守李衡妻。甘淡薄,不嗜生殖。衡每欲理产,习谓常禄自足以遗后,甚不乐。衡临终谓其子曰:“汝母事恶吾营家,故贫至此。吾但于泛洲种橘千头耳。”
      此外,清嘉庆《常德府志》卷六《古迹》载:三国李衡宅,在(龙阳)县西北泛洲。即李衡种橘处,一名橘洲。《吴志》注:
      李衡,字叔平。为丹阳太守。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人十人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时敕儿曰:“汝母恶吾治家,故穷如是。然吾洲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千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余日,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遗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吴末,衡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实。晋咸康(335—342)中,其宅上橘树犹在。
      李衡,汉寿人,丹阳太守时,对孙权的第六个儿子琅邪王孙休,多有不敬,其妻习氏多次劝李衡要善待孙休,但李衡依然我行我素。不久孙亮被废,孙休却当上了吴帝。这时李衡心里慌了,准备投靠魏国。习氏说,当叛徒不仅不齿于国人,也会给家人带来危险。你过去虽然得罪过现在的君王,那是公事公办。孙休很惜人才,正想干一番事业,不会计较你的。你不如主动认错,请求处分,获得其谅解。李衡依照妻子的建议,孙休果然开明,还是让李衡依然担任丹阳太守。
      从此,李衡一帆风顺。因乐守清廉而无甚家资,于是与妻商量给后人置点家产。习氏却很不赞同,她认为做官的收入可以维持生活,安排子女也不成问题,没有必要去再积聚大量的钱财留给后代。一个人担心的是能不能行善积德,不要老想腰缠万贯,越是地位高贵的人生活朴实一点才是最重要的,要那么多家产干什么?
      但是李衡还是暗中派人回龙阳汜州 (今汉寿泛州) 兴建住宅,种植柑橘千株。临终告诉儿子:“你妈一辈子反对我做官的时候购置家产,所以家里才这样贫困。但我已在泛洲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了千棵橘树,不需多大的劳力,可保你衣食无忧。”李衡一生为官,有机会多捞一点,但在妻子的干预下,始终没有伸手。
      “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如果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权贵及其家属们都能吃透习氏的这句话,并向习氏那样,今天的贪腐现象就不会如此严重了。
      由于李衡的一个念头,从此武陵龙阳又多了一景,千百年来人们吟咏不辍。明代杨嗣昌的《泛洲》便称:
野水寒无外,柑名绢不亡。
宁期彼佣语,相助我思长。
宦莫资三轻,生当植众香。
漫劳田舍女,解事学襄阳。
      作者从李衡为官不敛财的廉洁行为中,得到了“宦莫资三径,生当植众香”的启示,对后人也是一种警醒。然而,李衡的廉洁,又是出于贤内助的提醒与配合,真是妻不贪心夫不犯,李衡种橘是前鉴。
      家庭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门槛,妻子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沿哨卡。从当今无数腐败案来看,很多贪官的堕落与其妻子的包庇纵容密不可分。更有甚者,背着丈夫疯狂收受钱、物。妻子推波助澜,丈夫腹背受“敌”,以致成了人民的罪人。因此,作为领导干部的妻子,应该向这位古代的官夫人那样,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既洁身自好,又严格监督丈夫,共同过好金钱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凡清官廉吏,身后总有一位贤淑的夫人。在常德各种府、州、县志的人物篇中,贤媛烈女成千上万,其中不乏清贫守家,敦促夫君清正廉洁的好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09: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有贤妻一家平安,国有贤君国强民富,下有贤官民安居乐业,校有贤师人才辈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1: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到“贤”可不容易,要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不追求名利,要为丈夫把住金钱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有贤妻一家平安,国有贤君国强民富,下有贤官民安居乐业,校有贤师人才辈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龙阳人习氏,政治精明,远见卓识,心胸豁达,知足常乐,严把家财入口,不仅是一千多年来历代各地推崇的典范,而且也是今天领导干部家属学习的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见写女性。拜读,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8 19: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见写女性。拜读,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 2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乐守清廉而无甚家资,于是与妻商量给后人置点家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1:35 , Processed in 0.0367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