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革命心向党 拯救苍生身许国
缅怀赵学识烈士
赵学识,1913年出生在停弦渡镇大溪村诗礼之家。从小爱学习爱勤劳,与劳动人民子弟相处甚密。在青年时代,又受红军思想熏陶,懂得不少革命道理,立下救国救民誓言,一边习文,一边习武。高中毕业时,能写一手好毛笔字,还练就一身好武艺,手指能戳穿两块灰砖,用“尾风劲”可以推倒一堵墙,以是文武兼备能人志士。
民国二十七年(1937)8月接到史训南从延安寄来书信,信中除讲述革命道理外,要求他来延安学习,并把史训玮、史训文、林泽敏等革命青年,一齐来延安学习。在赵学识的带领下,由林伯渠夫人伍崇贤校长的介绍信,再由史范宇签发黄埔军军官抚恤委员会护照,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由方正同志转往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再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徒步到延安清凉山抗日军政大学
在抗大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分配到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工作。曾任连政治指导员。民国三十一年(1942)驻防米脂县双湖峪,委任团供给处粮秣股长。学识在部队组织纪律性很强,每个时期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他常带征粮队走村串户,不辞辛苦,说服群众卖粮,任务完成出色。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后,学识随部队开抵山西晋中地区,对国民党顽固派作过几次战役性战斗后,随北上绥远东部,历经数月战斗。翌年春,结束绥包战役后,部队转移到集宁九苏木休整,供给处驻东坡村。当时,他给家人寄回一封信,信中说:“请家人放心,吾戎马七载,屡立战功、平步青云……但目前情况变化,我们赶走了狼,又来了狗。望妻儿保重。”谁知这封信,竟成他留给家人的遗信。为了解决部队吃盐问题,不久,学识奉命带领小分队,南去内蒙丰镇岱海一带筹集土盐,因环境异常复杂,遭到土匪突袭, 1946年4月18日在内蒙古凉城县六苏木乡八苏木行政村东卜自然村执行任务不幸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组织黑摸队杀害,年仅33岁。在战斗中不幸光荣牺牲。
在革命艰难时期,在腥风血雨战争年代,先烈们前赴后继,换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了富国强军中国梦,他们的光煇就是老区的印记,激励着这里的一代代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我想用张继良同志《赵学识烈士永垂千古》的诗作为本文结束语:
外患内忧纷沓来,山河半壁使人哀。
招贤纳士酬奇志,结伴从军骋壮怀。
抗大学优师尽爱,战场威展敌惊呆。
八年征战除豺豹,为党护城忠骨埋。
临澧县停弦渡镇福船村
史 开 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