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90|回复: 5

石门荆河戏的“南路”吹打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5 16: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6-4-15 16:48 编辑

石门荆河戏的“南路”吹打乐
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是在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荆河戏发展中,与石门民间艺人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特别是唢呐吹奏音乐逐步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戏曲曲牌体声腔器乐化到“皮、黄腔”板腔体音乐器乐化的过渡。包括以下几个演变过程。
      1、黄腔的二黄腔在某些剧目中为拱托戏剧效果,丢掉“京胡”而改用“唢呐”伴奏,如“薛刚哭城”等剧目。
      2、民间艺人逐渐把这种“唢呐”伴奏形式独立开来,用于“婚、丧、喜、庆”活动。
      3、石门县瓜子峪乡民间艺人黄绩三经过整理创新。充分吸收前人的经验。使其从形式到内容,步入规范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体系。
      4、在黄绩三先生传播荆河戏音乐的同时,也将“南路吹打乐”向其弟子们传授。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黄绩三参加常德地区荆河戏遗产挖掘继承工作,将珍藏40年的手抄工尺谱献出,其弟子欢迎成曲牌、堂曲、神戏第三册,分赠湖南、湖北各荆河戏剧团。1963年挖掘的荆河戏音乐资料,《荆河戏音乐资料第一集•打击乐》(湖南省常德地区戏剧工作室编印)总十期,第83—104页。《湖南剧种志》第四部,《荆河戏志》中319页,荆河戏资料由逍遥庭主编,上海嘉定区少年中心副教授易凤林,石门荆河戏剧团申象泉、张福雄、覃峥嵘等任编委,2004年9月出版的《荆河戏音乐集萃》368页均较系统的介绍了“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的部分内容。
  “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的主要内容
      1、主要曲目:南路导板——原版头子——原版上下句——原版卖调、锁口——南路二流——南路三流——尾声一套,穿插其它荆河戏各类曲牌及一些民间曲牌近400支。
      2、锣鼓经:以及荆河戏锣鼓经为主约430多支,辅以民间其它锣鼓经近100支不等。
      3、乐器结构:主要有“土唢呐”,少数使用“竹笛”、“土簧管”等加上打击乐器“大小堂鼓”、“土锣”、“土钹”、“小锣(勾锣)”、“马锣”、“云锣”等多为土制,以手工制作,发音录敏,音色朴实,通透亮丽为上品。
      4、人员构成:不分年龄大小,男女均可组队。
      5、乐队建制:乐队建制可大可小。小至小到一到唢呐和四人打击乐器,多者到数百支唢呐的大乐队。但常见的是2—4支唢呐和打击乐器。
      6、演出形式:有走动演出、坐堂演出和舞台演出等。
      7、联奏方式:
      ① 完全演奏南路主体曲目一套。
      ② 演奏南路主体曲目为主的情况下穿插其他曲目,这又可分为上下句一齐转接其他曲目的“存头换尾”结构,和上下句分别转接其他曲目的“存头换尾”结构。
      ③ 曲谱连套,可长可短,根据场合,条件和欣赏者的需求自由调整。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可塑性很强。
  “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的主要特点
      (1)独成体系:戏剧声腔器乐化并不少见,是戏曲音乐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但《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是以“南路”为基腔,加上“板腔体”的节奏为主的吹打乐,它的艺术独特性与亲和性在中国甚至全球均属少有。在其他姊妹剧种及其他吹打乐种中,也实属罕见。
      (2)根基牢固:它形成于戏曲声腔到器乐的发展演变中,具有艺术创造与群众生活水乳交融的牢固发展根基。
      (3)技法成熟:吹腔在板式变化的节奏衬托下,运用民族民族徵、商调式交替,并运用“移宫”、“犯调”的艺术手法,增强了鲜活,避免了呆板。
      (4)特点鲜明:它来源于“南路”腔调与板式,而又不同于南路声腔,它们的区别在于:南路唱腔复杂多变,而戏曲风格突出的唢呐吹腔简洁明了,器乐特点鲜明。
    (5) 连接紧密:成套的锣鼓经作为连接曲牌的纽带,使曲牌与“板腔体”吹腔穿插自如,连接慎密,独成体系。
      (6)美动听:吹腔优美动听,脍炙人口,锣鼓经节奏明快。具有奏者愉快,听者舒心等极高的美学价值。
      “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因形势的转变而淡忘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提出将“石门荆河戏南路吹打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它目前已经潜在消忘的危机需要抢救。因为它不仅仅是石门县人民的财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它应该受到国家甚至世界性的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7: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门荆河戏历史悠久,很有名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荆轲戏没看过,但听父母讲过,据说蛮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9: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荆河剧过去很有名,很遗憾,班子都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2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6 2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3:46 , Processed in 0.0473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