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1-5-24 20:19 编辑
学习党史,緬怀先烈 —写在常德“敬日事变”94周年之际 今年5月24日是常德“敬日事变”94周年。翻开光辉的《中共常德地方史》读来,革命先烈为拯救中国与反动派殊死斗争的精神感人肺腑,缅怀之情油然而生,当以钩沉其事迹,弘扬其精神,告慰英灵。 驱妖逐雾,改天换地,图强奋进,是常德人的一贯精神特质。因而先贤辈出,代传不绝。在上世纪之初,有发起辛亥革命,敲响清王朝丧钟的刘复基、蒋翊武;有反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血染浦江的革命英杰宋教仁;有最先把马克思主义较为系统传入中国的常德人赵必振;有最早参加李大钊建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津市人朱务善;有在保卫井冈山革命根地英勇牺牲的红四军参谋长石门县人王尔琢;有主持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有“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红色作家丁玲等等。时人称常德是“革命摇篮”之区。 进入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人民反对“三座大山”压迫的革命斗争更是风起云涌,常德地区便是这一革命斗争老区之一。以常德城(今武陵区)为中心,在党的领导下,工运、农运、学运、妇运等反压迫求解放的革命热潮迭起,与一切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为常德现代史上之罕有。就在人民革命轰轰烈烈向前发展之时,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长沙亦于5月21日发生反革命“马日事变”,血染星城。同日,中共安乡县委书记陶季玉惨遭杀害,安乡县委机关及各革命团体机关遭围攻,多人壮烈牺牲。 5月24日(敬日)驻常德独立旅长熊震下令,紧闭城门,分兵包围县总工会(原高山街菜店处)、县农民协会(原民主街中心粮店附近)、国民党县党部(实为中共常德领导机关、今市四中内)、学运中心省立二中(今市一中)、湘西工农干部训练所(公墓前身旧址处)等革命团体机关,实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血染武陵城。例如郊区农会委员长肖洪贵在大屠杀前三天就被反动分子诱捕到落路口施以酷刑,他面对敌人砍手脚、割耳朵、挖眼珠等惨绝人寰的手段,仍大义凛然,不屈不挠,而被杀害在西堤;县总工会被围后,30多名工人纠察队奋起抵抗,大多倒在血泊之中;敌人围攻农民协会时,自卫部长吴承厚率领50多位自卫队员,英勇还击,大都在搏斗中壮烈牺牲;省立二中被包围后,将学生集合起来,警察局长朱兴曙强迫他们喊“铲共口号”,一些进步学生拒绝举手呼喊,当场被押到后操坪,用机枪扫射,血染操坪。 熊震在策划常德城“敬日事变”的同时,还派遣几个营的兵力,分途急驰临澧、桃源,配合当地反动势力屠杀革命群众,一时间,血雨腥风笼罩常德大地,成为震惊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 然而,这并不能扑灭燎原烈火,无数常德先烈仍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扫除了反动派,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走上了富强之路,并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我国史册与日月同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2021年5月修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