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澧州】甘溪滩镇“6.1”救火集体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不断涌现的见义勇为者。他们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英雄正气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建设平安幸福澧州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溪滩镇“6.1”救火集体
皮小康,男,1979年6月出生,甘溪滩镇甘溪村人;
皮丕植,男,1963年11月出生,甘溪滩镇甘溪村人;
皮海波,男,197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甘溪滩镇横山寺村(原太青乡)村干部;
曾昭军,男,1965年10月出生,甘溪滩镇甘溪村人;
李杰,男,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甘溪滩镇甘溪村村干部。
2015年6月1日下午2点左右,烈日当头,甘溪村老街居民刘光德夫妇下地锄草,家中三间平房因电路老化引发火情。因为天气原因和午休时间,街上行人稀少,小火苗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熊熊烈火。
附近做事的皮小康、皮丕植看到浓烟,立即放下手中活计赶往现场,一边拨打119火警电话,一边报告镇安监站,并喊来附近的李杰、曾昭军冲入刘光德家中抢救财物。由于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浓烟让他们睁不开眼睛,不得不从屋里撤出。正好经过的皮海波,也投入到救火行动中。
这时火势迅速向邻居胡绍进家蔓延。“胡绍进家是酿粮食酒的,要是烧到他家可不得了!”曾昭军喊道。“拆掉两家房屋的结合部,打开一条隔离带!”皮丕植说着就要爬上房。“植叔,让我来,你在下面指挥!”皮小康说话间已经到了房顶。李杰、皮海波、曾昭军也迅速爬了上去,边泼水边拆除屋顶的瓦和木檩。
这时刘光德大喊“快,快下来,我家还有个煤气罐!”镇安监站站长边指挥边大喊注意安全。但是,如果不打通隔离带,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仍继续坚持着。
夏日正午的阳光加上烈火的烘烤,他们的衣裳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脸熏黑了,头发烤焦了,皮肤刮出了道道血痕,煤气罐可能爆炸和随时从屋顶掉落的危险让现场的干部群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可他们全然不顾。
经过一个多小时激烈战斗,隔离带终于被打通,避免了火势蔓延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据后来证实,当时胡家还有存酒800余斤和春节没用完的八箱鞭炮。
因路途遥远,县消防大队赶到现场时,大火已被扑灭。他们的英勇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深得群众好评。
编辑/付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