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的范例—张良 张良与-力士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果而遭通揖,改姓埋名逃亡下邳(即今江苏省雎宁县古邳镇)。 一日,张良闲步至下邳古桥,一老翁见他走来,故意堕其履于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 意思是: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感到愕然,真想揍他一顿,但看他是位老人,强忍不悦,下去取来,不料想老翁竟要他给穿上,张只得跪下为其穿上鞋子。于是老翁笑而离去,复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并约他五天后平明时再来这里相会。五天后平明时(指天刚亮或清晨),张良前往赴约,老翁却已先到了,很生气的说:与老年人约会为何迟到?老翁扬长而去,并说:五天后早点来相会。五天后鸡鸣时张良前往。可是,老翁又先到了,又生气地说:为何又迟到?扬长而去,又说:五天后再早点来。五天以后,张良在夜未半时就前往赴约。张良在桥上耐心恭候,不久,老翁到来,喜曰“当如是”(应当这样)。取出一编书卷赠给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张良得其书,乃《太公兵法》也。故常习诵读,深得其益。 张良投刘邦后常随左右,运筹帷幄,屡出奇计,决胜千里,辅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被刘邦称为兴汉三杰之一,并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 要重封他三万户侯,张良婉辞,只接受不过万户的留侯封赏。并且以身体有病为由,淡出政坛,去学赤松子修炼辟谷,道引轻身之术了。居功至伟,激流勇退,难得! 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见到的那位赠《太公书》老人,十三年后他随刘邦路过济北,果然见到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张良把它取回视作珍宝供奉起来。张良死后和黄石同葬。 注:《太公兵法》,相传为姜太公吕尚所作的兵书。梁阮孝绪《七录》曾有著录,云“《太公兵法》一帙三卷”,今亡失。至于老翁预测十三年后见黄石是否可信?这就要问司马迁老先生了。不过“孺子可教”故事表达的意义应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