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25|回复: 18

曹植“七步诗”(四句体)并非原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1: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植“七步诗”(四句体)并非原著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中说:曹丕称帝后欲加害其胞弟,听华歆的主意,召见曹植,以“兄弟”为题,命曹植七步之内作诗,但诗中不许有“兄弟”字样。否则,不得活。曹植无奈,只得从命,在七步之内口占一首诗曰: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面世后,这种四句体的“七步诗”便传播开来,流行至今。可是,历有史学家考究认为:一是没有“七步诗”这码事,因为《三国志》中曹丕、曹植的传略中均无记载,况且存世的《曹子建集》80多首诗中没有“七步诗”;二是有“七步诗”《三国志》不记载,很可能是为魏文帝遮羞,有“为尊者讳” 之嫌。而且举证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编《世说新语·文学》的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的封号)七步中作诗,不成者大法(处死)。植应声便为诗曰”: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持上说者认为这是曹植“七步诗”原文此诗由六句变成流世的四句是后人改写的,说“煮豆燃豆萁” 就是位叫李善者为梁代箫统《文选》一书相关此诗作注时改写的。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四句可能是由此而来,只是并非原六句而已。
    现代两位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认为曹植“七步诗”原著是存在的,他们都写过《反七步诗》,现录郭老如下:
煮豆燃豆萁
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我以为,从文学角度看,无论六句或四句皆是古诗优秀作品,有无或真假那是文史学家们去较劲的事。而读者爱哪种句体则无须强求,用句俗话讲“萝卜白菜各喜各爱” 。不过,我还是喜读四句体,意义明确,简捷明快,朗朗上口,不易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傅老佳作,方知曹植“七步诗”(四句体)并非原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1: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得最多的,是中间的那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同胞相煎的事情,我认为是存在的!不讲远了,现在也有不少这样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2: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傅老的研究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通俗易懂好读寓意深刻具有教化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6: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4-22 11:12
拜读傅老佳作,方知曹植“七步诗”(四句体)并非原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6: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6-4-22 11:18
我听得最多的,是中间的那一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6: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6-4-22 11:26
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不是悲哀,而是合作和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3:45 , Processed in 0.03767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