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92|回复: 18

(临澧英烈)夫妻烈士泣鬼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9 05: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21-6-19 05:23 编辑

临澧英烈

夫妻烈士泣鬼神

——祭于忠迪、雷剑霞


        临澧人物多传奇,夫妻烈士泣鬼神。新安地面便有一对传奇父子,父亲是国民党高官,儿子则是共产党烈士,且儿媳也是共产党烈士。这说的就是,湘西北澧水中游新安境内于家,于若愚和于忠迪俩父子,和于忠迪妻子雷剑霞。
        于忠迪1903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安福县(1914年改临澧县)新安镇兰田村“于家大屋场”。这是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秀才,父亲于若愚自是读书出身,后投身“国民革命”,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院委员、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说起这新安于家,那是远近有闻的。其宅院有上下三进,共几十间豪华屋宇,围墙天井、斗拱翘檐、雕梁画栋、小桥流水。从小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许多都是养尊处优,或守旧自保的。但小忠迪从记事起,就格外关注同情那些衣衫褴褛、沿门乞讨的孩子和大人。上新安溇江小学读书后,于忠迪慢慢感悟社会的不公,贫富的悬殊。从父亲那里,小忠迪偶尔看到些具有开明色彩的新书或报纸。于忠迪读书非常勤奋,也很有悟性,成绩常居全校之首。当时,他就曾写出揭露社会弊端的作文,发出“穷人不能长这么大了还没有衣穿”、“这个社会需要动手术了”这等难能可贵的议论。他还常尽自己之力,帮助身边穷人和读不起书的孩子。
        17岁那年,于忠迪跟随父亲去了上海,在复旦大学附中上学。在学习和人生选择方面,父亲一直很开明,且对儿子的思想倾向,是抱默许态度的。学校自也有一帮思想比较进步的同学,彼此影响下,于忠迪接触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还有其他一些革命书籍。1925年5月16日,于忠迪撰写的《生活问题与士绅阶级》一文,公开发表在了上海《中国青年》第80期上,首次较具体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尖锐的观点与立场,也表明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并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初,于忠迪投笔从戎,奔赴国民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投身程潜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协助军党代表林伯渠做军中政治工作,任军政治部主任。1926年7月,于忠迪随第六军开始北伐,先后任第19师政治部主任、19师代师长,曾为攻克南京立下汗马功劳。但他的政治色彩于突出才干,终于引起蒋介石一伙的忌恨,便密谋追捕加害于忠迪。中共地下党得知后,立即采取营救行动,使于忠迪回到了董必武身边,先后历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湖北省军委秘书、中共汉口县委书记等。当时,身在国民党中央高位上的于若愚从汪精卫“7.15”会议看到,“汪蒋”在下一盘大棋,那就是先“分共”,再“宁汉合流”。于若愚深感儿子身处险境,出于父子情,于若愚力劝儿子东渡日本,以避风险。但于忠迪作为一名无比忠诚的共产党员,毅然婉拒了父亲的规劝,坚决留在国内,积极参加共产党进行的革命斗争活动。
        还在1925年冬天的时候,于忠迪因为党的工作的需要,认识了当时在九江妇女协会工作的女共产党员雷剑霞同志。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工作,共同的青春热血,把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那时,于忠迪在担任中共汉口县委书记,雷剑霞则是妇女协会主任。当时共产党已处于国民党越来越严峻的政治威胁之下,形势十分险恶,很多共产党员不得不以夫妻名义作为工作掩护,也有很多同志因此成了真夫妻。于忠迪与雷剑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以一份“永久同居的契约”作为结合的承诺,在既未告知双方父母,也为惊动组织和领导的情况下,秘密结成伴侣。20多岁的男女在一起生活,雷剑霞不久就怀孕了。随着胎儿渐渐显怀,难题也渐渐凸显。于忠迪和雷剑霞并未公开结婚,其肩负的工作及所处境地,是不能允许他们生下这个孩子的。怎么办?唯有打胎。送雷剑霞去娘家打胎?这完全不可行,娘家根本不知道女儿已结婚,且民间风俗也不允许女儿回娘家生产,唯一办法只有到婆家打胎。但于家也不知道儿子已结婚,婆婆还蒙在鼓里的。不过,男人在外面私自跟女人结合,这并不新鲜。于忠迪的父亲于若愚在南京做官,不是也抛弃了家里原配,在外面另娶了二房,还生下一女吗?对此,于忠迪母子一直都对于若愚耿耿于怀哩!所以,于家不知道忠迪已结婚并不是大障碍;而且,雷剑霞长得很标致,婆婆一见,准定喜欢,也不会有何麻烦。但这回去是为了打胎,问题就天大了。好不容易看到宝贝儿子带了个漂亮媳妇儿回来,已怀着于家的骨血,“打胎”?这真是想都不该想啊!而且,还有个如何回于家的问题!作为党组织内的重要干部,他们自己是不敢私自行动的。无奈之下,他们先写好检讨,再向组织汇报。事已如此,组织上决定启动湖北至湖南津市、澧县、临澧的地下交通线,护送雷剑霞返回于忠迪老家。而于忠迪因工作离不开,便给母亲写了一份《陈情表》式的家信让雷剑霞随身带回去。信里,向母亲介绍了雷剑霞的相关情况,把他们俩结婚、怀孕的情况说明白,更把因他们工作特殊,处境特殊,暂不能生孩子,以及若生下孩子,将招来什么后果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忠迪知道妈妈能识文断字,会读得明白的。即便如此,于忠迪还是极不放心,行前就如何跟婆婆说话,说些什么话,与雷剑霞做了认真谋划。
        1928年2月,勇敢机智的地下交通员不辞遥远,在分段交通员秘密递接下,终于把雷剑霞安全护送到了临澧新安,送回了兰田村于家屋场。交通员确认于忠迪的母亲刘家婆后,便对老人家说:“于妈妈,我是您可以完全放心的人;这是您的儿媳妇雷剑霞小姐,您的儿子于忠迪先生重任在身,暂未回来,专门托我们把您儿媳从湖北汉口那边护送过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您的儿媳会跟您说明白的,我这就回去复命了!”
        于母因丈夫于若愚在上海另觅女人,成了新家,一直郁郁寡欢,身体不好;景元儿(即于忠迪)一去经年,常无音讯,始终切切牵念。这一忽间,天上掉下个儿媳妇,老人家又惊又喜又疑,好在这个儿媳妇生得周正儒气,眼缘蛮好,打心眼里极是喜欢,就算儿子结婚不禀告家里有些生气,但事已至此,倒也是差强人意,就没必要再计较了。雷剑霞能说会道,对忠迪的母亲一见如故,“妈妈”前“妈妈”后地一番问长问短、问寒问暖,老人心气早也活了。她拉着儿媳看了又看,吩咐佣人给儿媳端茶送水,再去给儿媳收拾房间。这当口,两婆媳就聊起来了。越聊越热络,慢慢聊到了媳妇的身孕上,其实老人一眼就能看出儿媳已有身孕。老人家想到自己很快就要有孙儿抱了,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但老人越高兴,雷剑霞心里就越犯难,她不忍心马上让老人失望,便没有拿出忠迪写给母亲的信。雷剑霞在心里焖了两天,妈妈终于问到景元有没有搭什么东西回来?雷剑霞这才把于忠迪的家信拿出来,递给婆母,同时安慰婆母说:“忠迪很好,只是这段时间有点难事,挺过去了就好了,是什么难事,信上都写着。”
        于母高兴地接过儿子的信,迫不及待地从头细看,雷剑霞担心老人会吃不消,便紧挨着坐在婆婆身边,以备不测。老人开始还是一脸喜色,那是写的儿媳由来和两人的姻缘。但越往后看,老人脸色渐变,看到一半,老人脸色苍白,晕倒在大圈椅里。雷剑霞已有所备,她立即把忠迪的信先收起来,把婆婆抱在怀中,直掐人中,并吩咐佣人倒来开水,小心饮度,同时派人快快就近接郎中。家里和于家族人闻讯赶来,见到现场情景,就有人问罪雷剑霞,还有人要动手打人,好在家里有明理人阻止了事态。
        雷剑霞小心翼翼喂于母饮下两小口开水,老人慢慢苏醒过来,见满屋子是人,虎视眈眈围着她们;老人家示意大家退下,只留下自己和雷剑霞在屋里,显然有私下话要说。老人未语先泪,她拉住儿媳的手,可怜巴巴地说:“儿呀……打胎……这使不得吧?”雷剑霞缓缓从婆母手中抽出手,双膝跪在了于母面前,泪流满面地说:“娘啊……您听我说,我和忠迪现在都是共产党的人,忠迪还是共产党的大干部,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大官’,他当过国民革命军师长和军政治部秘书,曾是我们临澧县‘林家大屋’出去的有名大官林伯渠特别相信的助手。忠迪现在是在共产党中央领导人董必武手下做事,是汉口县委书记,他这份工作,可关系到共产党好多领导人的安危,也关系到共产党解救中国受苦民众的大事!我们共产党员是立了誓的,是决不会放弃信仰的!好妈妈呀,您要明白,我们眼下若不流掉这个孩子,与我们有联系的人就都会有危险;就算把这孩子生下来,到时也是活不了的呀!其实,我们心里都在流血,但是为了我们的信仰,暂时放弃这个孩子,以后我们还可以养更多孩子的……;再说,妈妈身后,现在不是已有沂哥亲生的儿子于乾彪了吗?您有这个孙儿,于家香火就有人接续了!”
        儿媳一席话说得贴心贴肝、入情入理,婆婆心里早也软了下来,她双手扶着雷剑霞说:“儿呀,起来吧,景元的信呢?我再看看……”
        雷剑霞把揣在怀里的信递给婆婆,仍跪着说:“娘啊……我今天是把对任何外人都讲不得的话,说给您听了,因为您是我们的妈妈呀;媳妇这次回来要做的事很紧要,您老人家理解我们,答应我们,我才敢起来啊。”
        老人家心情极为复杂,但又万般无奈,她看着两眼泪巴巴的儿媳那恳切焦虑的神情,不禁又是摇头,又是点头,慢慢说出一句话:“那……我就盼着你们……先过难关,再……给我养孙儿了……”此情此境,真是连铁石都要熔化。
        就在雷剑霞在夫家补养身体,准备流产期间,湖北武汉局势风云突变。原来,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稽查队在不间断地侦缉监视中,终于锁定了汉口河街道生码头的“裕泰栈”,这就是中共湖北省委暨党中央部分机构设在汉口的县委联络站。显然,这是当时共产党在武汉的核心联络站。一个夜晚,国民党稽查队根据所掌握的情报,突袭了裕泰栈,抓捕到共产党26名骨干人员,中共汉口县委书记于忠迪也不幸被捕。为了从被捕人员口中获得更多中共秘密,国民党侦破机关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毒刑拷打,并分批杀害。于忠迪被敌人认定为最有价值的突破点,审讯尤为残酷,但化名张轩秋的于忠迪,始终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保持着惊人的革命意志,宁愿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未向敌人吐露党的任何秘密。在估计即将牺牲的时候,他用化名给堂叔于任卿和妻子雷剑霞各写了一封血书以明志节,把地址和酬资悄悄交给一位可靠的狱卒,拜托他在他走后,一定设法寄出。没几天,于忠迪便英勇就义了。而就在于忠迪英勇就义的日子,雷剑霞正含泪打掉了万分难舍的腹中胎儿。两个母亲同时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只是老母亲当时还不知道忠迪牺牲的消息;此伤此痛,足令天下母亲锥心刺骨啊!
        雷剑霞打掉胎儿后,只在夫家住了几天。一则是自己心中伤痛无以排解,二是婆婆的痛苦她也不忍目击,于是向婆婆告辞,说她要回湖北照顾忠迪,实则去了她九江的娘家,她实在需要回娘家再休养一段时间自己非常虚弱的身体。雷剑霞到九江后不久,就从报上得知了忠迪罹难的噩耗,她悲痛欲绝,含泪写下一篇祭奠忠迪的文章,发表在当时党领导的“中国济难会”刊物《牺牲》上。文章写道:“忠迪的死,不仅在我私人方面,就在整个的革命方面来说,都是如何悲痛的一件事啊!但是忠迪虽死,他信仰的主义是永生的,他的大多数的同志,以及广大群众继续不断地干下去,他的目的终有达到的一日,我知道我们的死者是安适于地下的了,我会沿着忠迪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雷剑霞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完全继承忠迪的意志,继续奔走于革命道路。就在忠迪英勇牺牲的1928年秋天,在江苏南通为执行党所安排的艰苦卓绝的革命任务时,也不幸落入敌人魔爪。敌人对她严刑拷打,审讯无果,只有用屠杀来对付她。在敌人刑场上,雷剑霞与于忠迪一样,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英勇就义。
        这正是:一门忠魂两英烈 千树杜鹃奠碧血
(据于忠迪侄孙于坤战夫妇、于坤尊等老同志口述整理)

夫妻英烈0.jpg
夫妻英烈1.jpg
夫妻英烈2.jpg
夫妻英烈3.jpg
夫妻英烈4.jpg
夫妻英烈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9 06: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9 06: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9 06:5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9 07: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6-19 13:0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夫妻烈士泣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2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李先生热忱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21: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21-6-19 06:54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谢汉平先生热忱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2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振文 发表于 2021-6-19 06:58
感人佳帖,为您点赞。

谢津市杨振文先生热忱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6-19 2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21-6-19 07:18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谢上将军热忱关注支持!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4:54 , Processed in 0.0393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