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热血浇灌“共产花开”》)在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中流击水——长沙近代历史文化陈列”中,有一枚小小的纪念章。纪念章正面上方白底黑字有由毛泽东书写的“黄庞精神不死”6个字,中间是黄爱和庞人铨烈士的头像。这枚国家一级文物,就是毛泽东为纪念黄爱、庞人铨特别制作的。
黄爱、庞人铨烈士惨遭诱捕秘杀后,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中共创始人李大钊、中共总书记陈独秀等党的重要人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突破舆论封锁,愤怒声讨军阀,沉痛追悼烈士,以此为契机掀起工人运动和群众斗争高潮。
毛泽东两次组织追悼烈士,突破封锁揭露赵恒惕暴行
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曾这样写道:“黄、庞被杀以后,职工运动遭一顿挫,所有湖南劳工会分子皆逃亡在外,但共产党却并不跑,在白色恐怖之下做极其艰难的工作。”
黄、庞遇难后,毛泽东立即联合长沙各界在船山学社两次召开追悼大会,亲笔题词制作纪念章,发行纪念特刊。为冲破赵恒惕对舆论的封锁,毛泽东派人乔装商人去武汉,将他亲自撰写的通电发往全国各地。从安源煤矿召回李立三、张理全,安排他们去常德动员黄爱六十岁的父亲一同去上海、广州,向各界控诉赵恒惕罪行。不久,毛泽东也经武汉到上海,帮助流亡在上海的湖南劳工会会员,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
在1月18日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为哀悼黄爱、庞人铨写撰写挽联云:
奋斗为众生,千古伤心是工运: 取义拼一死,九泉含笑亦冤魂。 这幅挽联高度地评价了黄爱、庞人铨两位工人运动领袖的死,充分体现了他们为工人阶级解放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牺牲精神,是舍生取义。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这种牺牲,这种死就是死得其所,是值得革命者学习和效法的,也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纱厂工人挽联云:漫漫长夜,积雪犹新,看志士两颗头颅,鲜血淋漓增惨痛; 滚滚湘江,英风尚在,愿劳工各抒肝胆,齐心奋勇逐凶残。 长沙工界挽联云:
抛却头颅一二,染红雪地冰天,一滴血一个化身,生命实无处不在。 誓将愤慨万千,摆满字里行间,万条心万把匕首,冤仇终有日还清。
船山学社旧址
湖南各界悲愤交加,组织游行示威,部分工人还冲击了内务厅,向赵恒惕提出了各界悲愤交加。正在长沙求学的向钧得知这是自己的姨父、省财政厅长兼华实公司总经理黄藻奇用5万元买通赵恒惕干的坏事,非常气愤。他不顾黄藻奇是自己的亲戚,又是父亲在善化县政府做职员的推荐人和“保人”,也不顾家里提出不要得罪黄藻奇,免得给全家带来后患的劝告,毅然邀集同学来到北门外黄藻奇的公馆,乘其不备,破墙而入,将姨父抓了出来,迫使他认罪;黄藻奇供出此事主谋为赵恒惕政府军务司长李佑文。
全国各地集会、游行、撰文,沉痛悼念烈士,愤怒声讨军阀
黄爱、庞人铨被杀害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地唁电飞驰,群情激愤。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纷纷举行悼念活动和集会游行,抗议军阀赵恒惕暴行。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致电孙中山,要求严惩凶手,称黄爱、庞人铨为“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机关报《先驱》连续发表《为黄、庞被害事对中国无产阶级宣言》等文章,称颂黄爱“是中国无产阶级最能奋斗的指导者”、“是中国学生的先觉”。
天津的工人学生,以“天津各界联合会”的名义立即通电全国,赶印了题为《救命!》的传单,四处散发。传单上写道:“朋友们,你们要知道中国军阀的模仿性很大,湖南的赵恒惕既然大胆开其端,自然就有同样的军阀继续其后,那末,我们有时走在路上,就许过来几个大兵,把我们捉去说:‘总司令要杀你’!那时,我们虽没有犯罪,亦不免要和黄爱一样把头让他杀掉,所以现在我们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维持正义人道起见,对于这些万恶的军阀和资本家,用最大的努力,打消他们的势力,一来为黄爱伸冤,安慰死者;二来拥护人道主义,免掉我们生命的危险,有良心的人快起来运动,全车的劳动者结合起来呀!”
2月23日,《晨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为《黄庞流血记》一书写的序言中,说:“黄、庞两位先生的死,不是想作英雄而死,亦不是想作烈士而死;乃是为救助他的劳动界的同胞脱离资本阶级的压制而死,为他所信仰的主义而死。因此我乃对他们的殉死表无限敬意。”“以前的历史,几乎全是阶级的斗争史,最后的争战,在世界在中国均已开始了。黄、庞两先生,便是我们劳动阶级的先驱,先驱遇险,我们后队里的朋友们,仍然要奋勇上前,继续牺牲者愿做而未成的事业。”“中国社会运动史的首页,已由黄、庞两先生用他们的血为我们大书特书了一个新纪元!”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打电话给赵恒惕,提出严重抗议 ,并于3月14日在《华北新闻》发表《黄庞流血感言》,表达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走狗,誓为烈士报仇的决心。
3月26日,在上海飞霞路(金淮海路)商科大学礼堂举行了追悼黄爱、庞人銓烈士的大会,有59个工团的1200多人参加。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等出席。李维汉主持追悼大会。毛泽东报告了黄爱、庞人铨事件的经过,号召人民向黄爱、庞人铨学习,动员国内名流学者,抗议赵恒惕残暴行径。陈独秀讲话慷慨激昂,号召“追悼死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高度赞扬“湖南人最富有的革命反抗精神。”随后他将黄庞流血事件通报共产国际:“因反对太平洋会议,鼓吹承认苏维埃俄罗斯的示威游行及参加纱厂罢工,青年团团员黄爱、庞人铨二人被督军所杀。”
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为悼念黄爱、庞人铨这两位中国工人运动最早的牺牲者,为纪念特刊撰写了一副挽联,挽联上写着:
第一把交椅,两位抢先坐去了: 最后的胜利,我们努力夺回来。
4月16日,广州61个工人团体,5000余人,联合举行黄庞追悼会,与会人员向孙中山递交了请愿书,孙中山接见了黄爱父亲,表示出兵讨伐赵恒惕。林伯渠出席追悼会并送挽联: 唯二君能经颈血洗乾坤。
周恩来悲愤撰写《生离死别》
周恩来在德国获悉黄、庞二烈士被害噩耗后,愤怒地写下《生死别离》一诗:
知道黄君正品因长沙纱厂工人罢工事遇到了赵恒惕同资本家的诱杀, 一时百感交集更念及当时的同志,遂作此篇用表吾意所向兼示诸友: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作个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 却不用血来染他,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 永远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 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 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 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 又算什么?
在这首现代诗中,周恩来认为理想是美好的,是需要为之奋斗为之奉献为之牺牲的,没有每个个体生命的燃烧,是不会换来理想的实现,没有每个个体的流血牺牲,是不会换来民族的独立自强。黄爱烈士为革命牺牲,是壮烈的殉道者,是不朽的先驱;人生道路是多样的,选择为光明而生,为革命而死,就算是永别,也是活在人民心中。这首诗也表达了周恩来心中的誓言,成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不变初心。中国常德诗墙石刻周恩来诗《生死别离》
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922年5月1日至6日,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一致通过决议,规定黄、庞死难日为纪念节日。
1927年1月4日,以谢觉哉为庭长的“湖南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在长沙成立,4月5日,衡阳县农民协会的特别法庭,判处杀害黄爱、庞人铨的刽子手李佑文死刑。
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小井港村是黄爱烈士的家乡。黄爱烈士虽为革命牺牲,但精神不朽,多年来成为激励小井港村人改革发展的动力。为缅怀革命先烈,永远纪念黄爱烈士的英名,2012年6月8日,武陵区芦荻山乡小井港村正式更名为黄爱村。近年来,芦荻山乡充分挖掘黄爱烈士的革命精神,投入1000万元打造省级黄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土壤,播种红色种子,用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2020年7月29日,在湖南劳工会创始100周年之际,“工运先驱者的初心与使命——黄爱思想生平学术研讨会”在常德市武陵区召开。专家学者、特邀嘉宾等100余人参加会议,59多篇论文从多维度、广角度对黄爱生平、思想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极大地推动了湖南早期工人运动和黄爱生平思想的相关研究。
黄、庞之合葬墓。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82山风景名胜区内。1926年12月重新公葬,1953年修墓。墓冢及茔地均为花岗石砌筑。墓呈立体方形,基座台阶式,平面4.5米见方,中筑墓座。墓座下部四角以石柱支承碑座,每根石柱长约1米,方体圆顶;上部墓碑,嵌汉白玉碑心,刻"黄爱庞人铨烈士之墓"九字,高1.13米,宽0.46米。墓前有栏杆围护,后砌护坡石墙,左右两侧有五级台阶导入。设计独具匠心,建造十分精细。
黄爱、庞人铨募碑文
黄爱母校设在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实验楼前广场黄爱塑像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