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21-7-8 07:22 编辑
汉寿县有个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纪念七七事变84周年之际,汉寿县政协办公室、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带领我们这些老共产党员参观“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旧址原座落在县东南与益阳市接壤的军山镇罗家湾村的沙子塘。汽车从县城到军山铺,驶下319国道,几个急转弯,停在了沙子塘边。只见层峦叠嶂,丛林茂密,绿茵茵的塘水俯瞰着一溜儿稻田,保灌溉,保丰收。山冲偏僻,人烟无几,鸟语花香,特别幽静。要不是2017年县政府在这里竖了一块纪念碑,谁也不知道这里曾经建立过苏维埃政府。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是共产党党史的宝贵资源,是工农革命的奇特成果,是革命烈士的伟大丰碑。 1927年,大革命失败,汉寿县的很多共产党员、工农骨干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但是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止,这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全国在反动势力薄弱的地方,仍然公开进行革命活动。在反动势力嚣张的地方,则进行有组织的秘密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员们一心盼望革命早日成功,建设一个不受外敌欺侮的强大的新中国。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号召全国各地“护大武装,状大组织”。苏维埃是俄语译词,即代表会议,后来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的代名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革命是学习苏联的十月革命,所以就用了“苏维埃”的名称。中国共党员们深信俄国十月革命能够成功,中国革命也一定能够成功。
当年,中国共产党洞庭特区委(鄂西特区委)提出了“扩大武装,状大组织,扫除障碍,控制全湖”的主张。并派特区团委组织委员萧祖保、交通员朱石在洞庭湖的西南岸秘密串连,冒着生命危险,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了中共汉寿党支部。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在汉寿、益阳、沅江三县发展党员30多人,组织起工农群众10300多人。
1932年10月,洞庭特区委派组织部长部光明,在汉寿县军山铺镇沙子塘郭玉和家召开党员骨干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汉益沅联区工作委员会,同时成立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联区工委由部光明任书记,下设汉寿、益阳、沅江3个支部。联区苏维政府由戴春生任主席,曾焕平任副主席,吴新元任秘书长。
根据联区苏维埃政府决定,汉寿县作为联区政府的一个乡,命名为“近城乡”。这是一个党政合一的组织——执行委员会,由郭玉明任会长,郭玉和任副会长,郭玉昆任组织部长。
汉益沅联区苏维政府虽然建立,但一切革命活动仍然秘密状态。办公地点设在郭玉和家中,他开了个“郭家饭铺”作掩护。那些革命骨干扮作客商住店,倒也顺其自然。所有骨干都改了名字,见面不称姓名,只讲“汉寿哥”、“益阳哥”、“沅江哥”。还用了暗语,比如发展党员,就说是有了多少光洋。发展积极分子,就称有多少铜元。入党很严格,要签字画押、宣誓。对违纪党员处罚也很严厉,乃至判处死刑。如有个叫杨明清的,在一次酒宴上泄露了组织活动的秘密,就险遭暗杀。
1932年,中共汉益沅联区工委,已发展党员200多人,组织起来的农民已达30000多人,涉及29个乡。他们受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又以为是三县反动派难以顾及的秘密地方,于是由秘密活动转为公开或半公开活动。到处张贴革命标语,将学校更名为某某列宁学校,将商店更名为某某红色商店。还烧毁了地主田土契约和借款字据,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百禄桥镇还命“久昌绸缎铺老板交出银元1400元。一时农民兴高采烈,还编出了《十绣歌》、《十愿歌》,歌颂苏维埃好。
是年冬,湖南省国民党政府责令益阳保安团团长曹明阵在限期内清剿中共汉益沅联区工委和联区苏维埃政府。他们侦得了沙子塘的据点,于1933年3月3日深夜在“郭家饭铺”实行围捕,被捕的共产党员有20多人。敌人烧毁了鲁神保、龚以德两家的房屋。3月14日,吴益泉、龚以德、孙庭锡、郭玉和、周浦钦、郭佩生、杨子生、杨东美等8名共产党人一同被反动派押到沙子塘杀害。4月25日,戴春生、郭玉明在益阳城郊英勇就义。接着,反动派又捕杀了向润生、吴新元、杨明山等3人。共有13名共产党人为创建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现在,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已荡然无存,但是英烈们的精神永在。他们为国家强大、为民族兴旺、为人民幸福的初心传承至今,而且一代代地发扬光大。
不忘国耻,牢记初心,让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