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6-5-2 20:04 编辑
发挥劳模作用 引领企业创新 ——记国网德山区供电公司 国网常德市德山区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号召,以劳模工作室建设,发挥劳模作用,引领企业创新。通过“创新工作室”创建,带动职工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品牌建设。4年时间,创新工作室组织攻克各种技术难题23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评为“湖南省劳模示范创新工作室”。
劳模引路搭平台 德山供电公司以省劳动模范张杰为带头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创新理念根植于每位职工心中,激发职工创新潜力,凝聚团队创新合力。
为了让“工作室”“树”出榜样,“建”出成效,德山供电公司工会高度重视,按照三有(有牌子、有活动室、有创新团队)、三建立(建立工作制度、建立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建立考评制度)、三上墙(劳模和班组长事迹简介上墙、创新成果上墙、工作目标上墙)、三明确(明确引领作用、明确长远规划、明确个人目标)的建设标准,打造创新工作室。并以创新工作室为龙头,组建各班组创新小组,充分发挥班组先模骨干的裂变效应,引导全员立足岗位创新。
为鼓励普通班员不拘学历、不拘身份,勇于开拓创新,单位还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对取得创新成果的团队均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创新活动开展情况与班组绩效、评先创优直接挂钩。为保证每个创新点都能落地、都能出效,对于已确立的创新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由项目发起人负责组织,团队集体实施,项目从产生到实施全过程,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作用,形成了人人创新、全员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实践育人才 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职工施展才华、展现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工作中,创新工作室以“三个四”作为驱动力,突出工作室成员“四个领先”(思想领先、作风领先、工作领先、创新领先);强化工作创新“四个融入”(融入安全生产、融入优质服务、融入电网建设、融入队伍建设);强调共产党员“四个亮出”(亮出身份、亮出职责、亮出承诺、亮出表现),全面建立“共产党员重点帮扶”、“党员一带二”、“师傅带徒弟”等人才培养体系,并采取“121”工作运作模式,即每季度最少开展1次创新创效活动,每年召开2次创新项目研讨会,每年开展1次技术交流活动,引导职工在放松、自由的氛围中发现、挖掘创意点,鼓励广大职工争做创新有心人。
创新活动始终坚持“先模引领、问题导向”的原则,发挥先模骨干示范引领作用,以“提出问题就是建议,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思路,帮助职工消除攻关创新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定期收集工作中出现和各类问题,分类建立服务、安全、设备、器具问题档案,从问题中发现和寻找创新点。定期组织创新工作室、班组创新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开展头脑风暴等活动,培养职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创新活动中发现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张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自成立之初12人扩充到43人,其中,培育出了16名创新能手和技术能手,形成了良好的团队人才优势。
围绕服务创实效 国网常德市德山区供电公司为更好的服务广大用电客户,服务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工作室针对性的研究出一套“两帮”、“三快”、“两好”的服务模式,并推广运用于126个台区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工程和配网改造工程中,开展帮客户上门服务、帮群众排忧解难;做到报装接入快、报修处理快、缺陷消除快;保证服务作风好、工作质量好,得到了经开区4.3万户客户的良好赞誉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工作室还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建设,开展电力质量调查研究,推行实施公用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方式,有效解决了迎峰度夏(度冬)配变严重超载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改善了电压质量。并自主研发“改善功率因数”方法,在电力专变客户中大力推广应用,为客户节约经费300多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