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最早的城市”,探寻先祖的故园 记者 曹娴 李寒露 春日的泥土散发着迷人芬芳。雨后天晴,记者站立在常德澧县城头山,眼前明亮开阔、一派生机。这里是神秘的北纬30°附近,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
城头山,广袤而肥沃的澧阳平原,沿武陵山脉而来,东向洞庭湖敞开。走入其中,就走入了神秘的史前世界——
见证岁月变迁的护城河静静流淌,从南面的大门进入一个圆形的城,面积达8万平方米。
“这是水稻田!”20年前,伴随着当地村民的惊呼,3丘平行排列的古稻田展露在世人面前。更令人惊叹的是,水田附近还有人工开凿的几个水塘和多条水沟;在一条田埂上,还发现了一枚看似鲜活的田螺。经科学测定和专家认定,这些6500年前的人工水稻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完好的水稻田遗址,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漫步城头山,每向前跨越一步,泥土中凝固的历史就会离你更近一步。
城中,有最早的集市、最具规模的陶窑。居住遗迹区,有灶台、有院落、有分室而居的套房,还有类似于“神庙”的殿堂式建筑;制窑遗迹区的多个陶窑,曾烧制土块作为建筑材料。
城东,有最大的祭坛。稻田祭祀馆里的大型祭坛、众多祭祀坑,尘封了当时人们祈求神灵的虔诚愿望。
城西南,有最老的城墙。从一段上宽20米、下宽37米、高4.8米的完整城墙剖面,可看到先民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先后4次大规模修筑的清晰痕迹……
你可以尽情地想象:
6000多年前,澧阳平原上,植被茂盛,河网交错,沟壑纵横,水鸟栖息,牛羊悠闲,草房低矮,陶窑冒烟,稻田肥美……
城头山,不仅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古城址,而且内涵丰富、文化序列非常清晰,无处不显现出先民的智慧。城头山遗址先后两次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0年,“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大型概念性模型,在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国馆“第一景”展出,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目光。
城头山曾经离我们很远,如今又热闹起来。城头山遗址博物馆、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并对外开放,跻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5000亩的城头山农业大观园,稻田彩绘创意园、传统农耕体验园、稻田主题酒店、城头山风情小镇正在规划建设。
城头山古城的出现,使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目前,城头山遗址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周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