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肥皂箱装送一万银元 罗安谋
1927年冬,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失利。第二年1月,贺龙遵照中央指示,与周逸群等回湘西组织革命队伍,开展武装斗争。2月下旬,贺龙和周逸群一行十多人回湘西途中再临津市。 因为白色恐怖,十多人大多住进古大同寺庙。这天夜里,贺龙派人去澧州北门找自己当镇守使时结下的老朋友、开明商家张思泉,方知张已迁到津市,并开办镇大油行等多个企业。 派的人找到了镇大油行。 张思泉因重病已卧床多日,听说贺龙来了,精气神一下子上来了,急忙带了3000银元赶到古大同,抓着贺龙的手,执意要贺龙住到他家里。贺龙说:“二爹,使不得,反动军阀正悬赏5000大洋要我的人头哩。”张、贺二人几年不见,说不尽的别后话,道不完的思念情,饮酒间,贺龙详细向张思泉叙述了南昌起义的过程以及后来部队失败的原因。他发现,贺龙虽受重挫,但仍是豪气干云,声若洪钟,眉宇间闪烁着坚定的灵气。贺龙告诉张思泉,和几年前相比,他心里踏实了,加入了中共共产党,找准了大方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现在,我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回湘西拉队伍,创建革命根据地。你看吧,等不了多少时日,中国就会出现一片新天地。说罢,拿出纸笔,给张思泉立了3000元借据。 张思泉当即把字据撕了个粉碎:“区区小数,权当为你饯行!” 张思泉对贺龙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有一个细节使张思泉印象非常深刻。贺龙在饱含激情叙说南昌起义这件惊天大事的时候,说到有几个战士牺牲的情景,竟悲从中来!啊,一个堂堂顶天立地指挥官,居然也如此柔情!他真想加入到贺龙的队伍里和他们一起去冲锋陷阵。贺龙知道张思泉的意思,笑着告诉他:“只要你一心向往革命,可做的事很多,何必上前线”。 张思泉连连点头:“也是,也是……” 张思泉回到油行,对两个儿子这样交代:镇大油行今后就是贺龙队伍的后勤事务部。 1930年冬,贺龙率军攻克了津市,张思泉把贺龙的司令部接到新码头镇大煤油公司。这期间,贺龙和张思泉进行了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张思泉的心里更亮堂了,精气神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当年。他对贺龙说:“云卿,说怪也真怪,你的几席话胜过好多郎中的药呢,你看,我不是好多了吗?” 贺龙大笑不已。 几天后,贺龙对张思泉说:“二爹,接中央通知,为了扩大根据地,发展红军武装,我的部队又要拉到湘西。现在急需资金,您能不能再借我一点?”张思泉说:“云卿,你对我说话不必客气,我可是你这支部队的管账先生了,你说个数吧。”贺龙踌躇片刻,伸出一个指头,张思泉好奇怪:“只一千?”贺龙笑而不答。张思泉明白了,说:“家里现存不过4000来块,你先拿了去。我要汉口、宜昌、大庸一些地方火速把我公司所有的煤油降价卖了,给你凑足一万!” 张思泉的几个儿子遵照父意立即行动起来。 一个月后,张思泉把从汉口等地凑到的6000大洋连同家存的4000,用油纸包好,放在肥皂箱里,吩咐十个家人扮作挑盐的脚夫,把二十箱“肥皂”送到了接应处。贺龙没有说什么,只站在山上,向着津市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二爹,你为革命做的贡献功不可没,贺龙这厢多谢了!”他写了一张借条,托付送银元来的管家:要二爹把借条好好留着,革命成功后会加倍偿还的。派一队士兵将十个家人护送到安全地带。 送钱的家人回来后,张思泉仔细端详着借条上贺龙的字迹,他爱看贺龙写出的饱含豪情的字迹上的一笔一划,他真想永远保留这张纸条。可是,他不能保留。他拿出火柴,点燃了借条。他饶有兴味地欣赏着纸条慢慢被火吞噬的过程,他的眼前,这束忽闪的火苗变成了千束万束忽闪忽闪的火把,蓦地,这千束万束忽闪的火把变成了腾腾燃烧的烈焰!张思泉相信,这千支万支火把,这腾起的熊熊烈焰,预示着贺龙和他的领导们开创的事业一定能让中国红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