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65|回复: 10

【转帖】写在《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出版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2 10: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岭雪1 于 2016-5-22 10:37 编辑

由鼎城善卷文化研究基地主导,湖南省善卷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出品,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一书,经过两年多的运作,终于出版问世了。作为常德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库丛书之一,本书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常德市委宣传部及鼎城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本书收编了从本土到外省,从内地到港台,从民间草根到著名学者共32位作者的35篇文章,全方位地反映了善卷其人、其事、其意义、其影响、其历史定位,以及自1981年以来,当代善卷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善卷文化体系的形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作用。
    本书的出版,在善卷研究史上绝对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因为,查遍中国的经史子集,史上绝未出现过成体系的善卷研究编著,更无“善卷文化”这个提法。“善卷文化”概念的提出,是我们这一代学人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一点一点地发掘,一步一步地整理,然后加以由此及彼的联系,由点及面的拓展,由现象到本质的穿透,由个别到一般的升华才完成的。它的完整定义即:“善卷文化,就是以常德先贤善卷为代表的上古高士‘道’的思想和‘德’的观念为内涵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系。再质言之,就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重大影响的上古道德文化。古今一切传述、颂扬和研究善卷的文字都是其文化的外延;历代所有纪念、彰显善卷的人文建筑及地貌名称则是其文化的立体的外延。
    作为善卷文化内涵的“道”与“德”与后世儒家体系中的道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层次上的不同。善卷文化中的“道”,根据老子的《道德经》,用今天的话来表述,一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也即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本元胚基;二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即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三是能够用肉眼看到物质微粒的人体潜能;四是能够洞见事物变化规律的智慧。“道生之,德蓄之”《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善卷文化中的“德”,就是尊重和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如果人类不尊重和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就会遭到自然的灾难性打击。比如,江河湖海就是天地自然之道形成的,你只能顺势而为地利用它而不能随意地改造它。曾几何时,我们与水争地,围湖造田,结果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据大型纪录片《天下洞庭》介绍:仅洞庭湖区域就溃决堤垸142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个亿。洪水退出后,中央和地方又以超过200亿的投资,先后投入到湖区干堤加固,平垸行洪,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城市防洪等。对此,该片的解说词评价道:“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人类开始重新尊重自然规律。”笔者以为,这实际上是对道的尊重,向德的回归。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知道“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就完全可以避免因无视自然规律而损失的一切。可见,作为善卷文化内涵的“道德”之重要。
当今世界,生存环境严重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生态每况日下,这都是人类“背道而驰”的结果。如果继续地背道而驰,就只能是加速人类的自我毁灭,因而弘扬善卷道德文化对于整个人类而言都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弘扬善卷文化就是向宇宙之大道回归,就是与天地之至德合拍,就是还自然以本来生态,就是还人类以美好未来。
    然而,由于善卷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才提出来的一个崭新的学术性很强的课题,一方面从事此项课题除了应具有的扎实的古文基础、一定的史学修养、基本的逻辑功夫外,还要抛得开俗务,沉得下心来,且只问耕耘,不求闻达地坐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因而真正能潜心于此的人极少;另一方面这个领域并没有围墙和门槛的存在,因而谁都可以介入;这就使得涉及到善卷文化方面的作品,非研究性的文章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研究性的文章而更具影响。非研究性的文章往往产生于某个刊物、某本集子或某部电视片的稿约,再或是某种个人目的的需要,作者大多是搞文学创作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以非学术的态度来为文而文,因而写起文章来,不是不是望文生义流于肤浅,就是任意发挥偏离本质;或是以神话演义为根据展开述说,或是以主观想象为指归杜撰史实。
    这样一来,尧时的善卷成了夏禹的老师;舜帝让王成了“善卷禅让”;尧师舜禅竟是因善卷的“善行德智”;屈原“朝发枉渚”竟是因“善卷的‘善’与‘德’”;“道济天下而于世无取”的善卷之德被定位成了“善良之德”;而以道德为重要内涵的善卷文化则被炒作成了“善德文化”。
    须知,在有关善卷的史料中,“善德”一词原本是与“善德山”连在一起的,例如,宋代《善卷祠记》:“在隋则刺史樊子盖慕卷之德,改此山(指枉山)为善德山”。可见,这里的“善德”是“善卷之德”的简称,而非“善”与“德”的合称,更非“善良之德”的省称。它是一个专用名词,只有用在特定的语境里才不会发生歧义,而将其与“文化”一词组合成“善德文化”,意义就发生了歧变,变得与善卷毫无关系,变得任何地区都可以使用它。比如,武汉、合肥、四川、南阳、秦皇岛、西、南宁、常州、厦门等地均有以“善德文化”命名的传媒或传播有限公司。此外,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离开了特定的语境,“善德”是不能成立的,从语义上来讲,它是一种重复;从关系上来讲,它不能构成一对范畴;因为,“善”本身就是“德”的一种体现。再从逻辑上来讲,“善”与“恶”是相对的,如果“善德”能够成立,就必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恶德”,如果“恶”也算是一种“德”的话,那“德”就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了可见,用“善德”来表征善卷文化,不仅不具备特指性,而且还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但是,人们却很少顾及到这两点,当“善德文化”被一再炒作之后,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进而在写宣传常德的文章时也会拿来一用,后来,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主流话语而压倒了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的声音。致使原本内涵高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用非凡的善卷文化,内涵被混淆、意义被削弱、影响止于表面、作用难被认识。
有鉴于此,在相关学术机构的主导下,将当代历年来涉及到善卷及善卷文化的研究性文章编辑出版,藉以起到正本清源、纠偏革弊的作用,并进一步地将善卷文化研究与弘扬引向深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作为鼎城善卷文化研究基地的一员,多次向基地和鼎城区委宣传部领导提出建议,终于在2013年的8月初获准立项并进入了编辑程序。
    经过两年多的运作,本书终于出版问世了。作为本书的主编,笔者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对被混淆了的善卷文化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能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起到纠偏革弊的作用,能让善卷文化中的道德思想观点弘扬开来,并起到服务于现实,造福于人类的作用。
    最后,笔者呼吁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宣传部门:千张牌,万张牌,常德最应打的就是善卷牌。因为,从老子、庄子到《辞海》《辞源》,两千多年来,善卷的事迹代有传颂,史不绝书,影响至为深远。且德山因此而名德山,常德因此而名常德,整个世界因此而听到了一句——“常德德山山有德”。




原帖:http://bbs.changde.gov.cn/read-781955




QQ图片20160522101903书.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出版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乃研究我市文化之巨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善卷文化内涵的“道”与“德”与后世儒家体系中的道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层次上的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5-22 10:26
作为善卷文化内涵的“道”与“德”与后世儒家体系中的道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层次上的不同。

龚老也是我佩服的研究我市文化的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2: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出版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3: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a 发表于 2016-5-22 12:58
祝贺《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出版发行!

感谢版主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1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出版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9: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若水 发表于 2016-5-22 19:00
祝贺《当代善卷文化研究概观》出版发行!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3 15: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4:31 , Processed in 0.0373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