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澧南垸破垸行洪 澧南垸是国家确定的湖南省24个蓄洪垸之一,承担着2亿立方米的蓄洪任务。1998年7月,澧水遭遇历史特大高洪,澧南垸全线漫溃,损失惨重。痛定思痛,按照国务院“移民建镇、平垸行洪”的治水方针,于当年10月开始灾后重建,实施移民建镇、平垸行洪新举措,至2001年底,建成了乔家河、张家滩2个集镇,全部完成了移民建镇、空垸待蓄,为对岸拥有100万人口、100万亩良田的淞澧大垸准备好了随时可用的安全阀。 2003年,检验澧县移民建镇、平垸行洪的时候来到了。是年7月7日起,澧水流域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上游石堤西、张家界等站日最大降雨量甚至达到千年一遇。仅7日、8日两天,澧水全流域平均降雨296毫米。澧水猛涨发难,至7月9日上午8时,澧水石门、临澧、澧县、津市段水位急剧上蹿,水位直逼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而气象部门的预报更加令人心焦,9日、10日、11日,澧水全流域还有强降雨过程。水利专家预测,9日晚24时左右,澧水石门段洪峰流量将超过1998年的每秒17万立方米,淞澧大圈全线涉险。 7月8日上午,澧县县委中心学习组的集中学习改为防汛工作紧急会,决定各堤垸按照最高设防水位立即上足领导、劳力和器材。19时30分,县防指派出4个督查组分赴各堤垸展开督查。20时30分,全县1300名干部,37000名防汛队员及所需器材按要求全部到位。与此同时,为作好澧南垸防汛保安和破垸行洪两手准备,成立了澧南垸防汛分指挥部,增派了县委副书记郑治文、县委常委张阳、副县长贺湘平、县委调研员贺冠军4名县级领导和11名科级干部,紧急调动了300名民兵增援澧南垸。 7月9日午后1时许,省委书记杨正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谢康生,省委副秘书长张文雄,省水利厅厅长王孝忠,省计委副主任袁乾培等领导匆匆赶到常德市防指,与市委、市政府领导紧急会商,部署澧水抗洪保安对策,决定自即刻起,启动澧水防汛预案,澧南垸准备平垸行洪。杨正午命令:务必要按照1998年的历史最高水位设防;务必要确保淞澧大垸的绝对安全;澧南垸的所有人员必须在9日晚7时以前全部撤离,确保澧南垸平垸行洪预案随时启用、随时蓄洪;沿线巴垸要主动及早放弃;务必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午2时30分左右,石门县城开始进水,水位已接近1998年,而此时,澧县兰江闸水位已达到45.98米,超危险水位近2米。下午6时,市领导刘本之、陈文浩及县委、县政府领导与水利专家紧急会商,确定平垸行洪具体实施方案:(1)等石门段过峰1—2小时后行洪削峰效果最佳;(2)在道、澧交汇处邢市村地段垸内最低处破堤蓄洪,垸内水利设施损失最小;(3)请省武警部队专家现场指导爆破点的开挖、炸药埋设;(4)确定由县公安局分管民爆工作的治安大队副队长赵业忠和澧南乡民间爆破能手夏开元负责实施点火爆破;(5)由县武装部选派50名武警战士跑步赶到爆破点协助埋设炸药。 晚12时,石门段过峰,石门县城告急!全城80%被水淹,最深处达4.3米,水位62.31米,流量每秒1.9万立方米,均超1998年历史最高值。此时津市段水位44.7米,兰江闸水位46.86米,澧南垸水位47米,均直逼1998年最高值,淞澧大垸险象环生,出险30多处,破堤蓄洪势在必行。 7月10日1时25分,澧南垸水位47.21米(1998年溃垸时水位47.12米),洪水已与堤面平齐,部分低处(炸药埋段处)堤面开始浸水。经请求省防指,澧县防指发出爆破令。1时30分,引爆一次成功!洪水借着爆炸的威力,将大堤撕开了一道约150米的长口,澧水洪峰迅速回落。同时,在澧县抗洪史上,也记下了两位爆破英雄——赵业忠、夏开元。 澧水主动破垸行洪、澧南垸主动破垸行洪削峰,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垸内无一人伤亡。破口之后,澧水峰回浪转,水位陡降1米以上,确保了澧淞大圈及整个澧水中下游的安全,减少了澧水流域防汛消耗,减少了灾害损失。 2003年,澧县汛期遭遇了“四个超历史”:降雨量超历史,澧水水位超历史,王家厂水库库容超历史,涔河水位超历史。在这场超历史的高洪面前,澧县先后有澧南垸及道河乡的白马、彭坪、英溪、廖坪、磨子坪等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后的堤垸主动蓄洪,其中澧南垸农业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全县因内渍、外淹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个亿。而在1998年,澧县相继有澧南垸、西官垸等10多个堤垸漫溃,并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8.5亿,消耗防汛抢险物资共计3000多万元。可2003年的损失不到1998年的一半,器材消耗也比1998年要少,尤其是主动行洪的澧南垸,经济损失不及1998年的十分之一,全县无一人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