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9-20 10:15 编辑
陈毅书示张伯驹
张伯驹是位大收藏家,著名书画家,民国初年与张学良并列为北平城中“四大公子”,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曾经在国难深重的岁月里,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不被民族败类流往海外,不惜重金,甚至倾家荡产收购珍藏。新中国成立时,钱伯驹拒绝海外朋友邀请而毅然留在国内,经何香凝、郑振铎等人的劝请,到文化部供职,为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建设贡献才智。 后来,康生得知张伯驹有好收藏品,便亲往张家探看,玩赏。玩赏过后,康生又以内人曹轶欧也爱书画为名将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一幅《江夏秋居图》“借”回家据为已有。张伯驹当然不会怀疑康生的用心,只当是忘记了,但又不敢索取,怕得罪康生,因此胸头苦闷。1956年,曾经与张伯驹有过几年诗词交往的陈毅由上海调到北京,两人走动时,张伯驹无意中说出了此事。陈毅是个直性子,便把这事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还是在西安事变的时候,就从张学良那里看到张伯驹的书法作品,并听到过张学良的介绍,于是便让邓颖超巧妙地同曹轶欧说了。张伯驹也因此冒犯了康生,种下了祸根。 1957年,大规模的反右斗争开始,被康生安插到文化部的人派上了用场,张伯驹以莫须有的言论集被康生亲笔圈定为“极右”而成为大右派。张伯驹从此陷入了茫然与惶惑之中,陈毅也时常听到他被批斗的消息。陈毅耽心象张伯驹这种心里耿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受得了苦,却受不了冤屈,耽心他走绝路,于是暗中设法保护。陈毅想到新四军时期曾在自己手下干过,眼下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长的宋振林可靠,于是便托付给了宋振林。 张伯驹在收到宋振林三次邀请北上长春的电报后还不知道是陈毅的安排。1961年冬,张伯驹夫妇在离开北京去长春临行前,因右派身份而不便于走动的张伯驹到陈毅家去辞行,陈毅与张茜设宴送行。离开陈毅家时,陈毅从柜中取出一卷用牛皮纸包好的轴画双手递给张伯驹,并交待到吉林安顿好后再打开看。来到长春新居后,张伯驹的夫人慧素小心拆开封套一看,里面是一幅裱得很好的立轴。立轴上,陈毅那洒脱的书法,雄浑的诗句,真诚的题跋赫然入目:“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又题“书赠伯驹夫妇,仲弘,一九六一年冬又题。”张伯驹夫妇读着诗句与题词,心灵震撼,默默领会着陈毅的暗示,无限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