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7|回复: 10

东方鹰 《大魏雄风》第一卷 大魏渊源 第五章 名门望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7 0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魏姓人才济济,史不绝书。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史册记载中,可谓良相贤臣辈出,名士英才历代相继。中国现存的《二十四史》中,有6部(《魏书》和《五代史》)是由魏收、魏澹和魏征编纂的,占了中国古代正史总量的四分之一。
  
  魏姓得姓较早,一开始时即为名门望族,所以到先秦时期,魏姓已活跃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两汉至唐朝,魏姓家族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唐朝以后,魏姓南迁,进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以及两广和福建。到了明末,台湾也有了魏姓人。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魏姓人才济济,史不绝书。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史册记载中,可谓良相贤臣辈出,名士英才历代相继。
  魏氏从魏万开始,传至桓子始由智氏,与赵、韩共分晋地而自立,迄魏文侯斯(或曰都),经历10世,230余年,皆以忠正传家,以大夫衔效忠任劳于晋王室。其代表人物有魏武子犨(随护晋文公重耳19年之久)、魏昭子绛(8年中9合诸侯)、魏献子舒(为晋昭公之相,治晋政颇佳)、魏文侯斯(其身教德化之典型楷模,可谓承先启后之大成者)。魏斯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自立魏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氏王国,在烽火连天,斗拼炽烈的时代,占据中原,独树一帜,与群雄之间,长达179年,确是魏氏先祖们凭其胆略、气质、智慧、气度、精神和心血,
  从在周武王伐纣时任太傅(即后世的宰相)的毕公高(周文王之十五子)开始至明清,先后有魏舒(献子)、魏曼多、魏奇在晋国,魏齐在魏国,魏冉在秦国,魏相、魏愉在汉朝为相,魏晋南北朝有魏兰根和魏收,唐代更有魏征、魏元忠、魏玄同、魏知古、魏扶、魏謩等人为相,宋代有魏仁浦、魏杞、魏良臣,金有魏子平,明有魏藻德,清有魏裔介等,历代为相者,在中华姓氏中实属罕见。
  在中国现存的《二十四史》中,有6部(《魏书》和《五代史》)是由魏收、魏澹和魏征编纂的,占了古代正史总量的四分之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人类的富强文明,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举世公认的贡献。
  魏姓才华杰出功名显赫光彩。读过《史记》的人,一定会对书中那些姓魏的杰出人物,印象深刻。姓魏的人,在漫长的春秋和魏国时代,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出色人物,而他们,正是后来魏姓人的祖先。魏,岂不是一个显赫而光采,足以傲视群雄的姓氏?
  魏姓光彩的起源,根据《姓纂》的记载,是这样的:“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后裔万仕晋,封于魏,至双绛舒,代为晋卿,后分晋为诸候,称王,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钜鹿,任城。”
  战国时魏国的位置,大致是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带,魏姓的最初发源地就在这儿,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各地。现在,在河北省和山西省,魏家仍然是当地的望族。
  提起“魏”早期的光荣历史,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的,举几个比较著名的例子,简单来说明魏姓祖先的杰出才华与显赫事功。
  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魏姓先人,可能要算是春秋时代的魏武子,也叫魏犫,当时,魏家仍然是晋国的大夫,还没有独当一面。而这位魏犫,却被“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倚为股肱之臣,为魏家以后的飞黄腾达,铺设了平坦的大道。魏犫有两个儿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结束春秋时代,揭开战国之幕的魏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魏国是在他的手里,一跃而列为诸侯,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举足轻重。据《史记》的记载,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结果四方的贤士都向他投归,他的声名也因而大噪,他并且曾派乐羊攻陷中山,派西门豹守邺,从此河内称治,为魏国奠定了强盛的基础.战国时代,魏国在群雄争立的混乱局面中,仍然巍然屹立,傲视群伦,几千年来人人都知名的信陵君,就是当时魏家的杰出子弟。
  魏征,是人们所熟悉的唐代名臣,唐太宗的谏议大夫,唐太宗在位的那些年,是汉族声威最为远播的时期,不过,被四夷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对于这位敢犯颜直谏的大臣,却显得有点敬惮。魏征文才出众,曾撰写《隋书本纪列传》,还撰有《类礼》二十卷,受到唐太宗十分的重视,曾命藏之秘府,奉为国宝。
  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县)人。南宋理学大师。南宋庆元5年己未科进士,嘉熙元年以校书郎出知嘉定府,累官工部侍郎、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等职。曾於两淮力主抗金,献边防十策。明洪武元年,朝廷为表彰魏氏一门忠烈,追谥为“九龙三公”。魏了翁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
  魏源,原名远达,号良图,字默深、墨生、汉士,法名菩萨戒弟子魏承贯,清乾隆湖南邵阳县人(今隆回)。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1845年,中进士,先后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两淮盐运司海州分司运判,高邮州知州等职。1853年,因迟误驿报而被革职。鸦片战争时,坚决支持禁烟,并在浙江亲自参加抗英战斗。作为地理学家,最突出贡献是撰写了《海国图志》巨著。有《元史新编》95卷,《圣武记》14卷等。
  魏瀚(1850—1929),名植夫,字季潜,福建侯县人。明代四川左布政使魏体明的裔孙。父亲魏大韶是同治元年壬戌科举人,诰封光禄大夫;祖父魏耕礼是邑庠生,诰封光禄大夫。魏瀚是中国第一代军舰制造专家,曾任晚清海军部造船总监。民国元年,任福州船政局局长,被国民政府授予海军中将。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舰;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船——“龙威”舰;参与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舰;中国第一艘猎雷舰——“建威”舰;主持和参与建造了“开济”、“横海”、“镜清”、“寰泰”、“广甲”、“广乙”、“广丙”、“广庚”、“龙威”、“福靖”、“通济”、“福安”等12艘艇;为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魏瀚家族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海军世家之一。魏瀚的9名兄弟、堂兄弟,皆为海军高官,其中有6位毕业于船政系列学堂。魏瀚之后共出1位海军上将,1位海军中将,2位海军少将,有11位为海军著名学校科班出身的海军军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魏姓人才济济,史不绝书。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史册记载中,可谓良相贤臣辈出,名士英才历代相继。中国现存的《二十四史》中,有6部(《魏书》和《五代史》)是由魏收、魏澹和魏征编纂的,占了中国古代正史总量的四分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姓光彩的起源,根据《姓纂》的记载,是这样的:“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后裔万仕晋,封于魏,至双绛舒,代为晋卿,后分晋为诸候,称王,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钜鹿,任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束春秋时代,揭开战国之幕的魏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魏国是在他的手里,一跃而列为诸侯,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举足轻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09: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魏姓人才济济,史不绝书。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史册记载中,可谓良相贤臣辈出,名士英才历代相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15: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访,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8: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5-27 09:09
魏姓自古就是一个非凡的姓氏,各朝各代名人颇多。魏姓人才济济,史不绝书。在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史 ...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8: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6-5-27 09:51
我只了解魏征和魏源。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0: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22:31 , Processed in 0.0342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