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78|回复: 8

(人生回眸) 别了 我的军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30 05: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21-9-30 05:14 编辑

人生回眸


别了 我的军旅

□尹德立

        故事在岁月里信马由缰地漫步。我们团级建制的空军第八机动机务大队,于1970年下半年,在蚌埠空军基地开枝散叶、完成改编后,我所在的那一分枝继续袭用老番号——“空军第八机动机务大队”,不过已变成营级建制,属于“新八大队”了,其主官好像主要来自老八大队一中队,如政委陈书库,副大队长史庆玉等都是。“新八大队”继续在蚌埠空军基地驻防两年多后,于1973年初,奉命开赴长江安徽段北岸大龙山下的安庆空军机场,执行南京空军独四团机种改装业务培训和机务保障等任务。
        之前,我们对安庆不甚了解,只知道它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长江边。但我当时还是想过:“安庆”与“安徽”同“姓”,是不是有点渊源?原来,这“安庆”是很不一般的,它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从清代到民国,曾是安徽省省会,还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合称“长江五虎”,可见它“出身非凡”。而且,安徽省名里,显然包含着“安庆”与“徽州”等得名元素。
        初来乍到,安庆给我的印象就是个“三大件”:一“机场”、一“塔”、一“山”。“机场”,就是当时的安庆空军战斗机场。它坐落在安庆市北;但现如今早已改为民用机场,主要为安庆地区航空交通和文化旅游业服务。
        “塔”,叫“振风塔”。它是长江滨江城市安庆市的古老文化地标,巍然屹立在长江北岸安庆市临江边缘地带;无论何时何地,宝塔都是最惹眼,也最入心的风景;大凡游经宝塔,只要有可能,是一定要跟它合个影的,如同跟恋人。
        “山”,即“大龙山”。它屹立在安庆市城北,离市区十五公里,如同城廓的天然屏风。山脉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故得名龙山。著名的安徽天柱山风景区,其实与安庆大龙山可视为一体。此山方圆25公里,面积120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桐城两县。山脉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龙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铅、磷、石棉、明矾等矿藏。山上多峰、多壑、多洞、多景。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
        我们到达安庆空军基地后,最初感觉是从“城里人”变成了“山牯佬”。且不说上海,就说蚌埠吧,在蚌埠时,一出机场营门,便到了大街上。但一到安庆,满目皆山,似乎还山挤着山。这机场本身就依山而建,从营房去机场,就像绕着山头躲猫猫,且机场的一部分干脆钻进了山里,名叫“洞库”;那洞库大到能容纳数十架战机,紧急情况下,飞机可直接从洞库起飞。机场的北侧层峦叠嶂、绵延起伏,那就是大龙山了。大龙山看起来似不远,但“望山跑死马”,尤其是大山,真要去登山,路程可是不近;所以,我们驻安庆期间,除曾到龙山脚下农村支农插过秧外,一次也没去爬过大龙山。但我们还是无数次爬过环抱着我们营房的那些没有名号的“小龙山”。记得我们到达安庆机场后,是住在一个建在小山窝里的微型营区,那里除了驻进八大队,还驻着基地原有的一个机务中队。而安庆机场的中心营区,则坐落在这小营区边一座山垭的另一边,那里是安庆基地的领导机关、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的所在地。每星期,我们都会翻过那个我曾叫它“景阳冈”的山垭,去基地主营区澡堂泡澡搓背;平时购物、看电影,自然也是要过“景阳冈”的。
        我把那山垭叫作颇有瘆人意味的“景阳冈”,自然是有原因的。在我们即将来到安庆基地前,就在我们这个小营区里,发生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凶杀案。按后来揭晓的破案信息,那是发生在营区伙食团内部的一起杀人灭口案。听说是伙食团头头因贪污秘密被内部一个炊事战士发现,那头头怕事情败露,便暗起杀心。一个傍晚,他假意约这个战士去主营区办事,在经过“景阳冈”那段山路时,出其不意将战士勒死,尸体就慌慌张张藏在营房旁边山上的一个石缝洞里。战士失踪几天后,部队气氛高度紧张,凶手渐渐绷不住了,案情败露,自然是军法从事。而对我们刚刚到来的八大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心理上的“下马威”;很长时间,我们都不敢去营房边的这座山上;每每不得不过“景阳冈”时,一定要邀伴同行,单独不敢行走。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也就释然了,不仅去爬营房前面那座较高的石头山,采那漫山可见的党参,嚼着吃,或带回来晾晾泡茶;而且也常就近爬营房旁那座曾藏过尸的小岩山,有时还特别寻找石洞,似要一探究竟,以此来锻炼我们的军人胆气!
        在安庆机场,我们的工作大致可分两大块:一是业务学习;二是机场工作。因为独四团机种改装,机上设备有些不同,维护与修理技术要领自然也不同,这就得听教员讲课。我当时已是探过一次家的老兵,业务算是很熟练的了,所以,参加业务培训难度不大,课能听得懂,线路图走得通;而且能画得好有关图纸,当时,我用专用绘图工具画的无线电线路图,是同行们很认可的;除此,我还学会了自己绕线圈,做继电器,制“蜂鸣器”;“蜂鸣器”是战机护尾器检测时,必备的一种电子器具,我们用五合板做成蜂鸣器盒子,涂上橡胶漆,看起来很精致。那时,修理厂的战友有时会用熔铅铸制歼六飞机小模型,我们都特别喜欢,我曾保存了两个,一直好多年;可惜复员后,家里拆屋搬家中遗失了,同时遗失的还有复员时带回去的飞机座舱过塑图片等机务纪念品,很是遗憾。
        再说我们在安庆机场的第二块工作吧。上机场,维护飞机,保障飞行训练,其中还有带新无线电员等。安庆机场是修建在山区的,其环境特殊,对地勤战士的考验,又不同于虹桥、江湾、蚌埠;冬天,这类机场山谷风很大,尤显寒冷,我们的工作环境毫无遮蔽,而机务维护是不能戴手套的,飞机被冷冻得手一沾上去,好像就能揭下一块皮。夏天,因为机场周围山的遮挡,跑道或停机坪上丝风不透,每一次上机场,工作服都会上下湿透、晒干,再湿透、再晒干几次。机场工作日的午饭都是送到机场吃,无论冬天、夏天,饭菜往往都是搁凉了才有时间吃,所以,机务兵患肠胃病的比较常见,像我本来就曾患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肠胃自然很难得到养护。不过,我们也没把这当个事,有时,我们战友几个在飞机旁照个小合影,一个个都总是笑眯眯的,尽是乐天派!
        工作之外,自然也有丰富多彩的军人生活。每个星期天都是例行假日。过“景阳冈”,去主营区处理日常事务是少不得的,譬如洗澡理发、收发信款、购买日用品等,有时也去看战友球赛,晚上也曾结队去主营区看过露天电影,当时好像公映过几部较重要的教育片,但记不清影片名字了。安庆也是黄梅戏故乡,部队曾组织过一场专门的黄梅戏观演,应该是坐军车到市剧院看的,因为剧院里才会有那个演出效果;自然,这应是我此生看到的最原汁原味、经典艺术的黄梅戏了。此外更多的星期日,我们还是在营房里洗被服、写信、看书、读报、写日记等等,再就是在附近山野走走。走得最远的一次,是和人一道,兜了一个大圈子,转到著名的安庆集贤关,这是个有历史故事的地方。我们当时已知道这是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屯守的关隘,但对陈玉成只是知道一点点,了解不详;不过,既与“集贤关”已成一体,那自然就是天国一“贤”了。
        机场离安庆市区大约二十里左右,所以,我们要上一次市区,那是要专门扎个势子,邀几个伙伴才成的。专门去市区玩儿,记忆里只有一次,是和邓纯双、张晓东等几位战友一起去的。应该是乘车往返,但也记不太清了。游览安庆市,除了参观第一次邂逅的市容市貌,再就是欣赏七级浮屠的振风塔了;而游振风塔,必然与滚滚东逝的万里长江紧紧连在一起。振风塔的景趣,在于坐地插天,穿越古今;长江的景趣,在于西来东去,万里奔腾;而在振风塔前留个影,其景其趣,在于风华正茂的空军战士,在塔边跃然欲飞,流露着对长江蓝天的挚爱。
        不知不觉,时序已轮转到1973年秋深,中队忽下通知,批准我第二次探亲了。一般来说,超期服役的老兵,一年左右就会再安排一次探家。以现役军人的资格回乡探亲,当然是每个军人的一种荣耀。这次探家时,我已过23岁,可以 算“大龄青年”了。近乡后一路看到的最大变化,是从合口到官亭,走的都是笔直宽坦的公路;还有就是官亭水库下面的溢洪道上,已修建了铁路桥,我国南北铁路交通复线——枝柳铁路,从龙凤山边由东北向西南,斜穿而过。至于家里,除了父母又老了一岁,其他倒没有什么明显变化。这次探家与第一次探家最大的不同,是我的婚姻问题,不可回避地提上了家事日程。
        记得是在这次探亲假快要满期那几天的一个傍晚,家里来了一拨客人,但我只认得其中的“大成幺”和黄家婶娘,另两位长辈夫妇和一个丫头子,我此前并不认识。从长辈的对话中,得知那丫头子的父亲姓王,与大成幺和我父亲有姑舅表亲关系。这天,“大成幺”的身份是“媒公”,王家长辈是带女儿来“看人家”(即相亲)的。他们白天事忙,到达坪垭时已是傍晚,山村很快就夜色朦胧了。那丫头一直低头躲在娘老子身边,我本就不是很大方的人,见生人总有些拘束,所以始终没看清那丫头长什么模样儿。反正这等事情,我一直习惯于听凭父母做主,压根儿没打算由着自己来“挑肥拣瘦”。
      尽管那天晚饭有点仓促,但母亲做得还是较讲究的,桌上摆了十大碗,这是我们家乡农村待客的相当高规格了。吃晚饭时,已点上煤油灯,虽然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但我也没看到那个基本确定为我对象了的丫头子的脸相。席间,双方大人自然要就儿女亲事敞开意见,我则一派“杨泗菩萨不管天”的超然,反正我相信父母与大成幺他们的眼光与选择。从桌上言谈中,我知道了这丫头小名“金娥”,比我整小七岁。当时,军人找对象很热门,金娥父母对这门亲事显得极其满意,老说“亲上加亲”很好!原来,金娥祖母姓尹,我该叫“姑婆”的;但从血缘代传上,到我父亲这一辈已出“五服”了,不碍婚配的。那个晚上,大成幺两老说家里忙,连夜回去了,家里只多了金娥几娘母过夜,这自然是表示亲事已定。第二天吃了早饭,金娥他们几娘母也要回去;按习俗,男家父母给了金娥象征性的“打发”。送客时,我终于看清金娥的长相,挺漂亮的。没几天,我就带着一腔从未有过的温情,动身返回部队了。
        自然,这次归队后,我的生活里多了一个新内容,那就是给金娥写信,然后等她回信。第一次收到她的来信时,觉得她的字写得不比我差,再就是觉得那信笺上,留着一种非化学的特有香气,大概应是体香,看来,这封信,金娥也是反复摩挲过的。很快还收到金娥寄来的鞋垫,那是她用五色彩线,亲手密密缝衲的,确实非常精致漂亮,自然,这鞋垫就是我时时能感受的一股温热。那几个月里,我的工作干得更起劲,中队领导对我应该是挺满意的,讲评中,不止一次表扬过我。到1973年底,有人透漏了一点消息,说是领导有意给我报个三等功。老实说,我对荣誉也很在意,但要自己去强争,那绝对是我所不取的。按规律,在领导有这方面考虑时,大概也就是在考虑我的复员问题了。
        算来,马上就快入伍周年的我,已完全做好脱下军装,回地方工作的准备。1973-74年之交,部队终于确定了当年复员退伍名单,我和初中同班,入伍后同中队的邓纯双同志都在这批复员之列。对此,我很庆幸,因为,这样我们的回家之路不会孤单。元旦刚过,部队就着手办理欢送老兵退伍的工作了。摘下领章帽徽的那一刻,我悄然流泪了;毕竟,这是我人生一个火红时代的结束。领取《退伍军人证明书》后,我心情有些复杂,这就是六个春秋的句点啊!当看到奖励栏里填写的“大队嘉奖”几个字时,我知道先前传闻的“三等奖”没有了,不过我并没有特别在意,我很知足。大约1月5号前后,部队派专车送我们去安庆长江客运码头。我的复员行李除了自己的新旧被服、个人其他日用物品,还有一个比较沉的箱子,里面装着我当兵期间所买的全部书籍;书,一直是我的嗜好。部队领导和战友送我们上车,挥手作别,笑里含泪。送我们的车辆所行驶的路线,是从营房出来,顺着我们每天上机场的那条公路,经机场停机坪一侧,向机场另一端通场驶过,这似乎是有意让我们老兵向机场作最后的告别,显得很善解人意。车到机场尽头,才一个右转弯,驶向去往安庆市区的公路。这一段路,我们走得很顺溜,但心情较复杂,有不舍,有留恋,还有一种说不出为什么的凉意。
        在安庆长江客运码头,我挑着行李和书箱,登上一艘驶往武汉的中型客轮。别了,安庆!别了,军旅!别了,我的军人生涯!顺着长江,溯流而上,驶向全新未来。


安庆军营1

安庆军营1

安庆军营2

安庆军营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30 16: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051414dftggeijj99gkf9x.jpg
051414dleeczqxck2wewe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 09: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1-9-30 16:44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史老先生首席关注!热忱鼓励支持!国庆同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曾经的军人尹会长学习致敬!

欣赏学习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3 21: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1-10-3 15:41
向曾经的军人尹会长学习致敬!

欣赏学习佳作,点赞!

谢龙阳先生!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4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风 发表于 2021-10-3 21:42
谢龙阳先生!晚安!

遥致黄金假日快乐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2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1-10-4 08:15
遥致黄金假日快乐吉祥!

多谢龙阳先生高谊!顺致衷心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5 07: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风 发表于 2021-10-4 20:00
多谢龙阳先生高谊!顺致衷心祝福!

遥致畅想秋日舒爽,快乐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5 10: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1-10-5 07:54
遥致畅想秋日舒爽,快乐开心!

祝龙阳先生永远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2:54 , Processed in 0.0416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