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1-9-30 11:53 编辑
探寻太浮山 文/刘小明
早就听说太浮山是革命根据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前往。近日,由县老干网络宣传协会牵头,组织会员赴太浮山探访,缅怀先烈事迹,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强化责任担当,这一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太浮山位于临澧县城西南12公里,绵亘于石门、临澧、桃源、鼎城四县交接部,有“鸡鸣四县”之说。走在太浮山顶,只见大山连绵,逶迤起伏,仿佛一条巨龙横空出世跨卧在沅澧大地。俯瞰临澧河山,天上白云朵朵,似花团锦蔟,又变幻莫测,虚无缥缈。太浮山下,无数山川河流、田园村庄,尽收眼底。更有三个中小型水库,碧蓝的清水似仙人的眼睛,镶嵌在田园村庄之间,给人以无限地遐想。站在太浮山顶,真应了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那句诗:“会当凌绝境,一览众山小”。据当地知情人介绍,:太浮山东西绵延长40余里,南北宽16.7里,面积6.6万亩。主峰第一峰,谓之太浮金顶,海拔605.5米。太浮山山体为扇形,地势奇特,有99岭,33岔,系沅澧之名山。 来到太浮山顶,远远望见一座大型纪念碑,气势恢宏,耸入云间。走近一看,原来是“湘鄂西太浮山武装斗争纪念碑”。据当地知情人介绍:此碑高28.9米,由临澧县于2014年建造。纪念碑的两侧,真实雕刻了太浮山大革命时期斗争中牺牲的战士名字。随同前往的桃源县老干网络宣传协会会长罗拾秋同志给我们简要追述了那段难忘的残酷战争岁月: “1928年2月,为落实贺龙同志开辟武装斗争根据地的指示,石门县委委员袁任远、原中共临澧党团混合特支书记汪毅夫,以教员身份潜伏在临澧县佘市乡第二保临(临澧)石(石门)联立崇秀寺小学,加速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同时,湘西特委又派特委委员陈昌厚、郭天民加强对武装起义的领导。并制定武装起义计划,确定由袁任远负总责,以区、乡为单位组织暴动队和游击队,待机发动武装起义,并将临澧西区福田乡一带开辟成太浮山武装割据区的核心革命根据地。 当年5月15日,游击大队分队长杨三极带领刘家山的党员和分队游击队员,与石门寺垭铺暴动队联合作战,夜袭夏家巷团防局,当场砍死蒙泉乡团总梅春圃、清乡委员陈海秋,打死恶霸劣绅阎谷生,杀死黑店老板杜云助和2名警备队员2名团兵,缴获4支步枪和一支短枪。第二游击大队参战的此次夏家巷武装暴动,打响了太浮山武装斗争“第一桥”。以太浮山为中心的武装斗争如火如荼,国民党湖南省清乡委员会将太浮山列为清剿重点,派出重兵多次进行围剿,太浮山地区军民奋起迎击,浴血奋战,6月上旬至7月上旬,连续取得4次反围剿的胜利。 1928年7月中旬,太浮山反围剿斗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由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重兵围剿,根据地军民频繁迎敌,急剧减员,加之内部出现叛徒,太浮山陷落敌手,根据地各路大军被迫突围。 太浮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敌人大肆搜捕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在临澧境内崇秀寺、立龙寨、周家峪、朱家峪、姚家桥、贺家祠等地杀害相关人员120多人,烧毁民房数百间。据统计,太浮山周围地区有近30户被杀绝,2000多间民房被烧毁。 以太浮山为中心的武装割据斗争,直接牵制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对革命军第四军的围剿,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也有力地声援了湖南全省的革命斗争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湘鄂西苏区和湘鄂川黔苏区壮大红军力量、保障军需供给、开展游击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段段历史追述,给我们以无限的启迪和警醒 ;一组组血淋淋的数据和史实,给我们以巨大的震撼和教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先烈们!你们的血没有白流,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你们的遗志,践行你们的宿愿,发挥自己的余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