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92|回复: 3

我经历的援越抗美战争(2) 王焕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1 1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经历的援越抗美战争(2)
               王焕淼




日夜抢建 克太通车
“越南的雨,时大时小,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它,伴随着我们上工,又送我们回营。四野,冷冷清清,大地,鼾然沉睡。风高夜黑,偶尔传来几声虫鸣。虽经一天劳累,战友们却了无睡意,忘掉了疲惫,仍谈笑风生。”这是我1966年4月6日以《下工路上》为题,胡诌的几句打油诗。这天的日记还抄写了王杰同志的诗句:“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可能是受王杰诗句的感染,诌出了上面几句打油诗吧。我的日记记载,4月16日凌晨,徒然下起倾盆大雨,电闪雷鸣。我们住的房子,到处漏水,用盆、桶、碗、杯子等都接不赢,被褥、蚊帐都湿透了!这时,通讯员戴秋萍跑来,传达连里“紧急赶到中桥工地,防止塌方!”的命令。大家丢掉手头的东西,火速穿上雨衣。在班长的带领下,不顾夜黑风高、莫辩东西,不顾闪电刺眼、炸雷震天骇地,不顾泥烂路滑、举步维艰。全班一个不拉,第一名到达现场。大家不等大部队的到来,先到先干,立即下河,抢运模板、发电机和其它施工器材。少顷,全连先后赶到。“同志们,洪水就是敌人,我们要与它作顽强的斗争,抢在它来之前!”余先富副连长作短暂动员,“一、二排抢垒围堰;三排抢运木料!”于是,一场与洪水搏斗的战斗开始了。上土的争先恐后,挑土的行走如飞。没有扁担、土筐,就用草袋装土,人背肩扛,谁也不愿落后!此时,洪水也在上涨,人与水不停地较量着——洪水淹到抢运土方同志的大腿,水中的淤泥陷住了双脚,走一步异常艰难,有时用力抽腿,却拔掉了鞋。干脆,乐呵呵地赤脚上阵。水在涨,大雨也不停。干活大汗淋漓,根本就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中桥基坑保住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力拼搏,一道崭新的围堰展现眼前,同志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天也亮了。雨过天晴,香蕉、芭蕉葱绿,木爪、菠萝蜜喷香,各种不知名的鸟雀也轻盈地迎着曙光飞舞,树林里一片欢腾,好一派热带风光。事后,演唱组以此次抢险为素材,编写并演出了歌舞《斗山洪》,获得了团、营、连首长和全体指战员的一致好评。转眼到了9月,距离铺轨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我们连还有多处路段没收尾。按支队安排,国庆节前,克(夫)太(原)铁路要全线试通车。如果连里路段收不了尾,势必会影响全局工作。这可不是一般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国家讲话算不算数的诚信问题,涉及为“五个伟大”即伟大的党、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军队、伟大的人民增光还是抹黑的大问题!7月21日,营长专程来我连,作战前动员:“决不让铺轨车在我们连停下!”。8月25日,团党委作出决定,将13连的任务,向14连延伸300米!9月5日,铺轨大队的火车鸣笛声,都能听到了,马上将要进入我连管区。连里要求,按毛主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的教导,连续加晚班、几个星期日不休息,接着干完了所有工程。期间,我们演唱组还为铺轨大队作了专场演出。9月11日,经过全体指战员日以继夜的辛勤劳动,克(夫)太(原)铁路终于全线竣工。我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们靠毛泽东思想武装、用自己勤劳勇敢的双手,在原始森林里筑起的一条通向胜利的康庄大道!按原计划提前通车,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伟大胜利!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深入开展的结果!”
越南特产 世所罕见
越南的旱蚂蝗是世界闻名的。虽然我们进山开路时,扎紧了衣袖和裤管,但它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衣裤,吸一肚子血,并且打都打不掉。1965年入伍即出国参战的江西籍新战士张光亮,在砍灌木丛时,被蚂蝗吸住了,血从胳膊流到手背,他还浑然不觉。
    “血!”有人高喊,“小张,你的左手在流血!”张光亮一惊,丢下手中的砍刀,捋起左衣袖,血就从臂膀流下。大家帮着用力拍打,蚂蝗竟然一动不动。我一看急了,用随身携带的小剪刀,把它剪成几截,可蚂蝗的嘴仍牢牢地吸在小张的臂上,不见松口!后来有人拿来清凉油和防蚊药,混合后涂抹在蚂蝗的嘴边,它才滚落下来。越南旱蚂蝗的厉害,由此可见一斑。
    金黄色的蚂蚁(还有毁坏所有木制品的白蚁),是该国又一大特产,它比国内最大的黑蚂蚁还要大出好几倍,而且极具攻击性。你要惹它,它就群起而攻,拚死命咬人,哪怕你从它撅起老高的屁股齐腰斩断,它也不会松口。这家伙的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在国内,司空见惯鸟儿在树上筑巢,一般一棵树上筑一个,特别巨大的树也就是两、三个而已。刚入越时,我们满以为一团一团结在树上的都是鸟窝,只不过比国内的鸟窝多一些密一些。后来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里的每棵树上,差不多都有大大小小几十甚至上百个鸟窝!
    奇了怪了,难道这里的鸟儿从小就“闹分家”另立门庭?!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鸟窝”,原来是蚂蚁的“杰作”——窝巢洞穴!它的繁殖力非同寻常,一个窝巢起码有大几千甚至上万只蚂蚁。由此我们体会到,千万不能凭国内观察的标准,去判断国外的事物。
    蚊子,最起码比国内的大三到四倍,而且数量特多,咬人特厉害。一旦被它叮咬,立即就起很大的包,又痒又痛!越南还有一种小咬,只有小米般大小,“来无影,去无踪”隐蔽性很强,不知什么时候,它已经叮在人的眼睛上了。它分泌出的毒液,可使眼睛肿得像灯泡,奇痒无比,特讨厌!
    虽然部队釆取了措施,每个人人手一瓶防蚊油;虽然每到天??蠹叶荚诼懵洞ν磕?耍???皇蛊し舴⑸铡⒍晕米尤次蘅赡魏巍C槐鸬陌旆ǎ??久侵挥杏盟?只蛏茸优拇颍?辞?纤?V谌嘶箍嘀凶骼郑骸疤焯於几忝鹞萌??此?蛩赖亩唷薄ⅰ霸蕉嘣胶茫?梢源颉?兰馈?耍 薄ⅰ叭?鑫米右煌胩溃?峙禄苟嗔教跬饶兀 ?
    这里还有一种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古怪动物,丑陋无比,爬行时摇头摆尾,不徐不疾,还瞪大眼睛东张西望。这“家伙”似无处不在,“嘎咕!嘎咕!”的叫唤声,在原始森林里回荡,凄凄惨惨,令人毛骨悚然!这“家伙”一点都不怕人,有几次我们要驱赶,它不予理睬,逼急了,它能蹦起来。有一次,陈生财用铁锹驱赶它,它不仅不逃,反而迎面扑过来,张开大口,紧紧咬住铁锹不放。牙齿与铁器发出“嘎嘶!嘎嘶!”的刺耳摩擦声,让人顿生厌恶之感!这“家伙”,像若干年后才见到的模拟恐龙或者鳄鱼,但比恐龙、鳄鱼小许多倍。据说叫蜥蜴(又称“变色龙”吧),又说叫蛤蚧,我也弄不清。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黄的、白的、黑的、花的、有毒的、无毒的、各种名目繁多的蛇,更是随处可见。
    我们住帐篷时,它就经常“光临”,而且还“喧宾夺主”—— 一天施工回来,大家都累得有气无力的了。小战士肖国清顺势倒在床板上,无意识地将手插入被子,碰到了一个冷冰冰湿漉漉滑溜溜的东西:“哎呀,蛇!”只见小肖跳出几步,用手指着被子,一声高过一声: “蛇,蛇,蛇!”。大家一拥而上,有的掀被子,有的拍床板,有的挥舞棍棒,还有人把施工用的铁锹、镐都搬了出来。在众人的吼叫声中,一条长约6尺左右的青蛇,迅疾窜出被子,滑下床板,不慌不忙地逃入帐篷外的草丛之中。
    像这样的事多着呢,这些“家伙”经常不请自到,无声无息地盘睡在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里面。待你打开被子准备睡觉时,它才极不情愿、懒洋洋地溜走,人都吓得半死!还好,人与蛇一直相安无事,每每都以“有惊无险”、“虚惊一场” 而告终,并没出现毒蛇伤人的事。
    但到团演出队后,却出了个例外——后勤处军人服务社的小姚被毒蛇咬伤,差点儿出了人命!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越南民主共和国铁路总局文工团来我大队慰问演出,并与我们团演出队联欢。小姚负责拍摄演出剧照和领导接见、以及与我们团演出队的合影。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团演出队经常与小姚打交道,我与他也相当熟悉。那天我照例去他的暗室,看其冲、洗演出剧照,特别想早点看到越南铁路总局文工团与我们的合影。小姚边洗照片边美滋滋地吹嘘,他悄悄地拍到了总局文工团里最美的那个越南女子!并将照片拿出来,让我欣赏。他尿急,要去厕所。没想到,他这一去竟出了大事!正如我们家乡土话讲的:“人背时,点子低,蹲下屙尿蛇咬X!”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小姚上厕所,竟然被一条潜伏在那里蛇冷不防窜出,咬了他的外生殖器!也是他倒霉到了极点,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成塌天大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1 17: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乾松佳作,学习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1 19: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20:5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1:59 , Processed in 0.0341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