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0|回复: 10

重庆谈判晚宴上 周总理有多机智?为毛主席试菜又挡酒 吓退众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7 07:5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1.10..27日编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致对外结束后,国共两党的争端也就摆在明面上,两党是希望用武力统一全国,还是通过和平协商的手段建国?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国民党的手中。

在国民党的背后有美国、苏联的支持,而在共产党的背后只有希望和平的亲密战友。

于是在国内外持续的高压下,蒋介石终于暂时压抑住以武力一统的想法,邀请毛泽东前来重庆商议和平建国。

单刀赴会,弥天大勇
在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毛主席在1945年8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一定会向解放区进攻,那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在面对国民党即将对我党发动的大举进攻,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其数量和规模当一举情况决定。”

随即,毛主席在1945年8月13日写的社论中号召全党全军:“以战促和”。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居然能够让毛主席在社论中出现这样的号召?这还得从德国投降的那一刻说起。

1945年5月,在美、英等欧洲国家的通力合作下,欧洲战场上最大的敌人——德国宣布投降,此时承担日本九成兵力的亚洲战场也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日本即将战败。

一旦日本投降,那么中国军队就需要接收日军的武器和占领区域,而蒋介石虽然是名义上的中国战区司令员,但在中国战场上,国共两党仅仅是维持表面的和平,此时是蒋介石抢占日本占领区的最佳机会。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蒋介石在1945年5月21日至25日召开的国民党六全大会上说:

“今天的工作重心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但此时蒋介石的嫡系军队依旧在西南地区防守,东北、华北等大量的日占区都在共产党的监管之下,蒋介石并没有及时调兵看管,一旦日军宣布投降,那么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一大损失,共产党可以在其中获取极大利益。

而在蒋介石的言论中,他是绝对不允许共产党的存在,一旦日本投降,国共之间表面和平的面纱也会被瞬间撕去。

面对着国共之间剑拔弩张的态势,一些民主人士担心中国人期盼半个世纪的和平,在即将到来之际被毁灭,再度掀起战争,于是他们于6月2日联合发报,致电毛主席、周总理,希望国共共同商谈和平建国事宜,不要轻起战火。

接到电报后,中共中央也在6月16日及时给出回复,表示出和平的意愿:

“中国共产党是希望和平的,只要国民党改变反共政策,实行联合政府,那么中国共产党可以选择更复杂、更曲折的道路获取革命的胜利。”

对于共产党要求建立联合政府这一诉求,蒋介石并没有同意,反而步步紧逼,我党在无奈之下只得改变策略,于是毛主席才发布了“以武促和”的社论。

这一天,毛主席刚刚明确我党的应对方针,蒋介石便在8月14日先发制人,迫不及待的向延安发去电报,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这一天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

而蒋介石的邀请难道是真的为了和谈吗?答案当然是不,实际上国民党并没有和谈的诚意,他们对于我党的“痛恨”更是早有明证。

在日本败局已定后,倍受压迫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民主的曙光,但此时时局的变化超出了蒋介石的预料,于是他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急忙与苏联签订同盟友好条约,通过承认外蒙的独立为条件换取苏联的承诺,保证东北地区的日战区、武器以及一切援助都只能留给国民政府。

而苏联在基于自身国情的考虑下,对于国民党的示好欣然接受,并罕见地与美国站在同一方。

虽然国民政府为了换取苏联的承诺,从而损害了自己的主权利益,但国军依旧难以得到我党在日战区所缴获的物资,哪怕蒋介石以最高统帅的命令“勒令八路军原地驻扎,不要有任何军事行动”,可惜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是傻子,不会甘当案板上的鱼肉。

对于老蒋而言,此时拖延时间才是最佳选择,于是蒋介石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分别在8月14日、20日、23日向毛主席发出三份电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商议和平建国事宜。

在蒋介石的设想中,如果毛泽东应邀来到重庆,他就可以借谈判之机拖延时间,调动军队,甚至也可以趁机圈禁或者刺杀毛泽东,使共产党群龙无首。

如果毛泽东不敢来重庆,那就更好了,直接给了他发动内战的借口。

对于这场明摆着的阴谋和这场充满危险的旅程,中共中央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面对着蒋介石的“鸿门宴”,党中央领导人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周总理认为:“可以边谈边打,迫蒋和谈。”

毛主席也半开玩笑地说:“蒋介石这个人我们是了解的,你们在前方打得好,我就安全一些。”

于是毛主席决定去重庆走一趟,但在走之前,毛主席就将所有的打算全都做好,甚至已经做好了被蒋介石囚禁的最坏打算。

由于蒋介石前两份电报发送过后,中共方面都婉拒,但当第三份电报来临的时候,一台飞机降落在延安机场,从飞机下来的正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为了保障毛主席的安全,美苏都给出了担保,并且由赫尔利亲自陪同毛主席从延安到重庆,保证在飞行时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在毛主席决定前往重庆谈判后,周恩来决心要为毛主席重新设计形象,毕竟在国民党的恶意宣传下,毛主席的形象已经被固化,此次前往重庆,毛主席代表了全体共产党人,所以他的形象设计至关重要。

周恩来经过郑重考虑后,决定拿出自己曾经戴过的考克帽送给了毛主席。

考克帽有着深渊的历史影响,曾经被拿破仑戴过,所以又名拿破仑帽,中山先生曾经也有过一张头戴考克帽的照片流传出来,这张照片至今依然被爱国人士争相迎奉。

所以毛主席头戴考克帽,一定会在爱国人士中引起极大的轰动。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请人斥巨资为毛主席订做了一套中山装。

于是也就有了穿着中山装、头戴考克帽的毛主席,这样的毛主席出现在国民党、各民主党派、记者的眼中,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当毛主席下走出机舱门的时候,周恩来也为毛主席设计了动作,那就是摘下自己的帽子,并且拿在手中,向欢迎的群众徐徐挥动,向人们展现出共产党爱好和平、希望团结的力量和形象。

到达重庆后,主席的这一形象一定会被记者记录下来,让所有的人民都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席和蔼、庄重的形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真正的风采。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乘坐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消息震惊世界,同时也让蒋介石倍感惊讶。

一向阴雨连绵的重庆似乎也被毛主席前来的好消息所影响,出奇一般晴朗,好似延安的天空那般明亮,在毛主席一行人抵达重庆后,著名学者柳亚子写诗称赞毛主席“弥天大勇”。

在毛主席抵达重庆第二天,在《大公报》发表了《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并且说“这是一场空前的大团结”,所引用的照片,正是毛主席手拿考克帽缓缓挥动的瞬间,可是这次的谈判真的会如众人所期望的那样,是“大圆满”的结局吗?

谈判场中的明争暗斗
毛主席在到达重庆后,安全问题成为当时最大的问题,毕竟重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而对于常年在此盘踞的国民党人来说,可能随随便便动点手脚,毛主席就会出现问题。

于是周恩来决定一定要注意主席的饮食安全,主席吃的所有菜品全部都由从延安带来的厨师制作,所需要的食材也全部都用大食堂的,以保证主席在“家”的饮食安全。

除了饮食之外,居住的场所也一定要保证绝对安全。

由于毛主席是应邀前来重庆,所以国民党方面计划将毛主席安排到美军招待所居住,为了避免尴尬,蒋介石又将自己的林园和黄山官邸分别预备出来。

但在毛主席到达重庆后,也只在林园居住三个晚上,在这三天的时间内,众人也在为主席寻找新的居住场所,毕竟国民党的安排,周总理和其他同志也都不放心。

在周总理的心中有两个地点适合主席居住。

第一个就是在中共控制下的红岩村。

由于红岩村一直在我党的控制之下,所以在成员结构方面绝对安全,但红岩村地点偏僻,出席活动和会客都不方便,再加上乡村之中树林众多,更加便与国民党的暗杀,所以周总理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这处住所。

第二个则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桂园。

桂园地处市区,交通方便,而且张治中与周总理相交极深,也是一位开明的同志,所以在这里居住周恩来十分放心。

面对周恩来的要求,张治中欣然应允,立即将自己的房子空出来请毛主席和中共代表居住。

但周恩来一生谨慎,还是害怕出现什么差错,于是带领警卫员将桂园内的桌椅、床榻一一检验,保证没有任何差错才彻底放心,随后请毛主席到这里居住。

毛主席一行风风火火的抵达重庆,这并不是蒋委员长所希望的,因此在毛主席到达重庆后的迎接宴会中,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官员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极力贬低。

好在毛主席风趣幽默,周总理机敏善变,躲过了一波又一波的明枪暗箭。

同时,毛主席的不急不躁也受到了在场民主人士的认可,一首《沁园春·雪》更是收获了在场学者的崇拜之心。

欢迎宴会过后,国共双方开始正式谈判,但国民党压根就没有对谈判作出任何准备,所以谈判只好在七日之后,国民党匆匆整理好文件才正式进行。

谈判开始,由于国民党准备的过于仓促,所以共产党只好先提出意见,并且将拟定好的两党谈判方案共计11项交给了国民党。

在这份方案中,共产党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但蒋介石依旧表示拒绝共产党的每一条意见,并且表示绝对不可能组成联合政府。

而蒋介石的拒绝,有一部分是源于心中的惧怕。

一旦与共产党以及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府,那么在“多党执政”的国家中必然会出现一件事,在共产党拉拢人心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国民党式微。

毕竟在蒋介石心中,共产党最强大的地方就是会拉拢人心,于是蒋介石将共产党的所有提议全部否决,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绝不组建联合政府,共产党只能在国民政府任职。

为此,他甚至还提出,希望毛主席能够成为新疆省的省长,除了任职之外,一切免谈,至此,国共和谈举步维艰。

虽然谈判陷入僵局,但毛主席在重庆的社交活动异常丰富,重庆因为他的到来变得十分热闹。

他积极会见民主人士,参加各种宴会,时时刻刻彰显出一名出色政治家的睿智,让世人见识到共产党人的风采,当然这其中一定少不了周总理的身影。

每次宴会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会频频向毛主席敬酒,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此时的周恩来一直都陪伴在主席身旁,在主席与人谈话时,周恩来从不插嘴,当别人敬酒时,周恩来总是抢先主席半步,直接挡酒。

就是周恩来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全场的关注,好在周恩来海量,面对数量众多的酒杯递到自己面前还能一杯一杯的喝下去。

有时候为了应对特意而来的酒局车轮战的时候,周恩来直接提议能喝酒的举杯,自己代表毛主席敬众位三杯,随后,又说代表自己再敬三杯,连着六倍酒下肚,周恩来面不改色,而那些想要与周恩来拼酒的人,大部分都喝醉了,众人见此,也不敢在贸然上去劝酒。

在宴会上的周恩来往往都是为主席尝第一口菜,只有他尝过的菜,才会让主席吃,生怕主席在参加宴会的过程中出现一丁点的意外。

在参加完宴会之后,周恩来还要忙着第二天的谈判等各种工作,甚至无法休息。

当时有在红岩工作的同志问周恩来为什么要这样做?

周恩来回答说:“我怕他们在酒中、菜里放毒。”

而参加宴会的记者,看到周恩来这样保护毛主席,感叹地说:“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

不久之后,一场上党之战彻底浇灭了蒋介石的骄横气焰。

原来蒋介石一边与中共和谈,另一边则派遣阎锡山率部攻打解放军,但解放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上党之战,此战解放军消灭阎锡山3.5万人,前线战事的溃败,让蒋介石再次老老实实的坐在谈判桌前。

于是在国共双方的“努力”下,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终于在《谈判纪要》中签字,持续43天尖锐且复杂的重庆谈判终于宣告结束,毛主席、周总理也相继安然无恙的返回延安。

当时的周恩来为了毛主席亲自挡酒试菜,为毛主席设计相关动作,展示共产党人的精气神,让毛主席能够在重庆这个陌生的战场上丝毫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说,周恩来就是毛主席最坚强的后盾。

有了周恩来的毛主席,在社交场合长袖善舞,有了毛主席的周恩来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他们两人相辅相成。

在建国后,毛、周二人也一直是好兄弟,相敬相惜,为国家稳定、发展、壮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08: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0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周恩来的毛主席,在社交场合长袖善舞,有了毛主席的周恩来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他们两人相辅相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09: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14:4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各位点赞,本人赓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2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支埃佳贴,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21:3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杨老师佳贴!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21:3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懂历史,知近代史,真正的文人,好贴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22:5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各位评语和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8 14:2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总理,中国共产党的定海神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18:14 , Processed in 0.0349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