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15|回复: 11

洛阳牡丹江南韵--杨仁春和他的花鸟画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9 09: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发此文,表达我对老战友、老画家--杨牡丹的深切怀念。
他过世时未能见他一面,现在偶尔想起,心灵深处还隐隐作痛。
          ---作者题记
洛阳牡丹江南韵
--杨仁春和他的花鸟画艺术
罗 永 常
画家简介  杨仁春,湖南桃源人,生于1952年。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常德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常德画院特聘画家。于2019年夏因病去世。
杨仁春自小就迷上了画画。他说,我喜欢画画是没来由的,画画是一种乐趣,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元素。
杨仁春有一种天赋,画什么就像什么。他生长在农村,从小就与猫儿狗儿为伴,捉虫摸虾,采花摘朵,是他的日课。所以说,故乡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就是他最好的老师。
用杨仁春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草根画家,没到美院深造,自然会走一些弯路。开始,水粉、水彩、油画、国画,样样都画。这样画了几年,一些好心的朋友便为他指点迷津:专画一门,搞专搞精搞出名堂来。杨仁春便以画花鸟为主,兼画山水。这样,精力更加集中,画技提高很快。他笔下的花卉、草虫,色彩绚烂、形色具备、栩栩如生。
然而,人生中的某些偶然,会改变一个人的发展方向。20多年前,杨仁春偶尔从电视里看到著名画家孙钰德画牡丹的教学片,杨仁春觉得孙教授的牡丹画得非常漂亮,尤其画出了牡丹那种骄而不奢、不畏权势的性格,就像吸铁石一样,把他吸了过去。
就在他雀雀欲试时,有人劝他,花卉中要数牡丹最难画,你可要慎重选择哦。言外之意,你没进过美院,又没基础,到时你会出力不讨好呢。
杨仁春当过兵,转业后又做警察,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砺,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画画,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你说难画,他非要试试,而且还要画出点名堂来!
那几年,他一下班就躲进画室里画画,经常画到半夜。有时在兴头上,画到转钟三四点。但画出来的牡丹,虽然形态逼真,但神韵还不够鲜活,他自己还不十分满意。
于是,杨仁春决定向大师孙钰德请教。拜名师并非易事,杨仁春可是下了一番苦心。刚开始,孙教授并不接受这名“学生”,杨仁春却有股〝赖劲〞。他把自己比较满意的习作,一次又一次地寄给孙钰德教授指教,而孙教授每次也都会针对他的习作提一些中垦的意见,并在电话里不断鼓励他要“坚持不懈,专心画牡丹”。在如此交流一年多后,杨仁春画牡丹的技法有了长足进步。一次在电话里,孙教授终于接受了这个“徒弟”,这让他无比激动,更坚定了他画好牡丹的信心。
   要说牡丹难画,一点都不假。牡丹品种繁多,花型千变万化,花色丰富多彩,分为粉、红、紫、蓝、白、黄、黑、绿、复色等九大色系,又有深、浅、浓、淡之分,所以很多学人望而生畏。但杨仁春知难而进,硬是和牡丹扛上了,非要画好不可!
待他冷静下来,总是思索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心手合一,画出牡丹的神韵来?他觉得首先要熟悉牡丹的特点。于是,杨仁春决定去牡丹的故乡——河南洛阳赏花。然而,当时正是隆冬。他只好耐着性子,一直等到次年5月,朋友来电话:洛阳的牡丹开花了!
杨仁春兴奋难抑,直奔洛阳。先是赏花,接下是写生,临走时又拍了很多牡丹的照片,带回桃源临摹学习。
他从洛阳回来后,在画室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星期天,一整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想牡丹,画牡丹;画了撕,撕了画,家人和朋友说他成了“花痴”。
要说杨仁春成了“花痴”,那一点也不假。一天深夜,他从梦中醒来,就往画室奔。原来他刚才做了个梦,梦到一片神奇无比的牡丹,他怕忘记,赶紧把它画下来。他先从一朵花瓣开始,到花瓣的叠加,到一朵牡丹的绽开,再到几朵牡丹,再到整个画面的形成……把画好的牡丹挂到墙上,他左看右看,总觉得不是梦中的那种意趣,便从墻上扯下来,几把撕了,再展纸沾墨重新画。
在万籁俱静的深夜,杨仁春理顺思绪,再把牡丹画了一遍。所不同的是,这是一片被风儿吹得斜斜的牡丹,再加上一群蜂儿在花上盘旋,将落未落……这就是他梦中的那种“风停蜂起”的朦胧画面。待他署上《富贵神仙图》时,天已大亮。年底,这幅画在省美展中获得大奖。
几番功夫下来,他的线条语言极有个性,勾线用笔力透纸背。他兼工带写,赋予工笔画以写意的活泼,写意画以工笔的严谨,灵活多变,不拘常格,把洛阳牡丹画出了江南神韵,有招蜂引蝶之奇妙。他的作品曾先后在香港、新加坡出版,多次参加国家级画展并获奖。2002年7月,他所创作的《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等作品被《中华热土》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等大型国家级艺术精品画册选录。
杨仁春成功后,在眩目的光环中,淡然冷静,继续寻找差距。他觉得自己画的牡丹工大于写,形胜于神,还有提升的空间。于是他在浩瀚的画坛中,找到了适合自己风格的北京花鸟大师王雪涛、天津花鸟大师霍春阳的影像教学片,进行临摹学习,使其技法更加纯熟,下笔如神。
在个人风格上,杨仁春从不自闭于某家某派,而是采用“六经注我”的学习方式。在用笔上,琢磨如何至精微,如何脱俗,如何入“神”,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他清心寡欲,与大师作心灵交流,体会大师的未言之言,未到之笔,掌握其特点,渐入佳境,创作出了一幅幅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牡丹国画佳品。2012年,凡色艺术画廊出版了《杨仁春作品集》。同年12月,举办了《惊艳•杨仁春画展》,所展出以牡丹为主的60幅国画作品,深受观众喜爱,被收藏家抢购一空。
杨仁春在画好牡丹的同时,还兼画山水。他崇古而不囿古,开创了冰雪山水画派,深受国画界惊叹。他用黑白两色,创作出《关山雪阻》、《风雪夜归人》、《雪溪平远》、《晴雪落长松》等佳作,全是冰雪山川,冰清玉洁,画面透明鲜活,令人耳目一新。2016年,杨仁春分别在长沙、桂林、深圳、惠州等地巡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的血脉和土壤。杨仁春酷爱学习,以丰富的学养,滋养自己的绘画艺术。他题款的书法苍劲有力,他刻的印章古拙典雅,他配的诗韵味无穷,巧妙地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画面和谐统一,提升了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
已入花甲之年的杨仁春,在遭受生活的灼痛和“惮”的顿悟之后,追求作品的简淡幽远,虚静空灵。将过眼之物,信手拈来,随意点染,化繁为简,奇趣妙生。你看那《梅韵》、《雅兰》、《风菊》、《雪竹》四条屏,线条简洁,画面空灵,富有情趣,大受藏家青睐。
杨仁春内理情性,外修品格,道艺兼修,加上他的天地宽仁之心,励苦持恒的探索精神,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他定会成为一位德艺双馨的国画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09: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画极具艺术感,好生动鲜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09: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0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为人正直为艺精深的人,突然听到他死嘎,令人吃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0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起去井冈山,他走路是很快的,身体好。第二年书画协会开会,他却没有了。可能就是井冈山回来不久后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10:1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讴歌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平凡与奇著成就和失去!好文拜读赞美精彩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13: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1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分享,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21:4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習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 07:3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画家杨仁春,他的花鸟画艺术高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0:39 , Processed in 0.0449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