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与昔日同事共同富裕 ——石门田园公司董事长闫新国先进事迹简介 闫新国,男,1952年8月出生,石门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0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石门磷肥厂炉前班部长、供销科长、石磷公司副总经理等职。2002年任石门田园磷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至今。在石门磷肥厂和石磷公司工作期间,曾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企业管理者。2002年石磷公司破产后,他重组下岗失业人员成立石门田园磷肥有限责任公司,在化肥的激烈竞争中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使公司规模产值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进入了全国同行业前列,重组十多年来,先后使近500名下岗失业人员脱贫致富,从而被大家誉为“敬业奉献,带领老同事们共同致富”的大好人。 领头重组,是因他不愿看到老同事们受穷 2001年5月,有40多年建厂历史的国家中A型企业石门磷肥厂因负债累累、运行艰难而破产,价值数千万元的国有资产闲置,千余职工放假。厂党委为了稳定一方,决定破产期间对主产品磷肥生产线在厂内实行租赁经营。然而,面对原材料、启动资金、产品销路的“三无”现状,许多人望而却步。在此工作了31年的闫新国目睹全厂千余职工顿失生活来源,心有切肤之痛。经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老同事们不受穷,他决定担起这付重担。并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除了向厂里上交各项费用300多万元外,共解决600多名职工就业,从而使这些老同事的家庭度过了经济最困难时期。 2001年底是该厂破产清算买断职工身份阶段,闫新国又面临为自己而退休安度晚年,和为大家而担起带领大家摆脱贫困重担的两难选择。家境不错,孩子也有了着落,家人坚决反对他继续干这份苦差。但目睹全厂已经几年没发工资、近千名职工面临下岗、不少“一人养一家”的职工即将失去岗位和谋生手段、许多工作了20多年但又不够退休条件的职工即将断了生活来源,最终在同事们的期盼和信任下,以他痛下决心,说服家人选择了后者,并率先举全家之力拿出20万元,借、贷400多万元,组建了石门田园磷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成功组建和经营,使近300名老同事重新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的逐年增长。他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大家告别了贫穷,重组前大部分职工租房度日,现状全部住上了新房,还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私家小汽车,全部过上了富裕生活。 顶住艰难,是因他有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信念支撑 在厂的经营岗位工作了30多年,闫新国深知破产后重组的田园公司将面临何种艰难。但为了带领大家摆脱困境,共同致富,他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他也充分相信,有共同致富的信念的支撑,自己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公司组建之初,工作千头万绪,企业百废待兴,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不让大家失望,他近半年时间吃住在公司。刚组建公司那年4月,他因脚疾动了手术后,仅休息了2天就用毛巾裹着脚坚持上班。为了迅速打开产品销路,当年6月他带领销售人员日夜兼程跑山东和广西,8天跑了一万多公里,终于在这两个农业大省为公司的“田园”牌磷肥争得了一席之地。这年冬,公司焦炭告急。为了确保公司不停产和员工工资,他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赴山西求购焦炭。闫新国认为,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于是在重组田园公司期间,无论面临何种困难,他都毫不退却。13年间,公司经营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但他就是凭着这种信念的支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确保了所有员工工资福利的正常发放和逐年增加,并自公司成立起每月10日发工资的铁规一直保持至今。他还为所有员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即意外伤害保险。如今,在岗的200多名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明显改善,200多名在公司退休的职工全部享受了国家退休职工待遇。 不求回报,是因他骨子里就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这些年,闫国新经营的田园公司,先后使原石门磷肥厂的500多名老职工彻底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13年间,公司给职工发放了工资2000多万元。闫国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诚信、以及对大家的关心关爱之情,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员工和家人。原磷肥厂的老职工盛中岳重组时正遇上孩子上学需6000元。他们拿不出,靠找亲戚同事借,才让孩子上了学,全家人挤在一间仅20平米的破旧的租房中,生活十分艰难,现在却成了用有两套三居室新房和两辆小汽车的富裕户。正是这样,所有员工无不对他心存感激。前些年,在公司经济最困难的关键时刻纷纷主动请求把自己破产买断的钱拿出来为他和企业排忧解难,并将他推选成了县人大代表。他们说,闫国新带领他们脱了贫,致了富,他们应该好好感谢他才是。 然而,面对大家的感激,闫国新却有不同见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老职工,闫国新在骨子里感到,在大家最困难的关键时刻站出来,带领大家共度难关脱贫致富,不应对此求任何回报,因为,这是自己应有的品质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