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05|回复: 6

毛主席的“一字师”:《沁园春·雪》《长征》在他们建议下修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6 23:2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1.11.26.23..26编辑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毛主席的诗词,意境雄浑高远,思想深刻博大,是古典诗词最后一座高峰。但是,毛主席并没有一般诗人的那种自傲与自负,相反,他一直谦虚低调,虚怀若谷。毛主席的每首诗词,他都会反复认真地修改,甚至还经常向别人请教,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因此留下了许多“一字师”的故事。

一、臧克家修改《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的经典名篇,不过这首词最初的版本,与我们今天熟知的版本在个别字句上有所不同。

《沁园春·雪》最初版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驱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mmexport60228431ca6c4259c57ed4fcad3b2dd9.jpeg

从毛主席的手迹中可以看出来,我们今天课本中的“原驰蜡象”,原作“原驱腊象”。“驱”跟“驰”没有本质的区别,而“腊”跟“蜡”的改动,则跟诗人臧克家有关。

1956年冬天,诗人臧克家写了一篇文章《雪天读毛泽东咏雪词》,11月23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这篇文章毛主席也读到了,他老人家大有知音之感。

1957年1月14日,毛主席与臧克家聚在一起谈诗,他以赞许的口吻对藏克家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的‘咏雪’的文章,我看了。”臧克家乘机问了一个他内心的疑惑:“主席,词的‘原驰腊象’的‘腊’字作何解释。”

mmexport8767a6efb0ff735a20a4153336a72c6a.jpeg

臧克家

毛主席词中的“腊”,其实是“真腊”的缩写。真腊是中国古代对柬埔寨地区的称呼,其地盛产白象。

毛主席见这个字的意思连著名诗人臧克家都被难住了,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看应该怎样?”

臧克家直言到:“改成‘蜡’字 比 较 好 ,可以与上面‘山舞银蛇’的 ‘银’字相对。”毛主席很高兴,虚心地说:“好, 你就替我改过来吧。”

“蜡”字可以引申为蜡白色,与“银”字同为颜色义,因为对得更为工整,后因“腊象”就被改为“蜡象”了。

二、山西教授指出《长征》的问题
1935年9月,红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越过岷山,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此时,毛主席心潮澎湃,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mmexport9ec2a87f48c5e07daf9f85025e63c2db.jpeg

mmexport5eb2853bfed60c76cafe72587907e8f3.jpeg

mmexport3f544079f36b5a9ca535c7aaf8d96855.jpeg

mmexport14f4f14bfa5f345f49565dfdee28390b.jpeg

mmexport5765581f1f224eb8b38ec05b7b46c022.jpeg

1958年,毛主席给他的这首诗作了段批注:“改‘浪拍’为‘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的,他说一篇内不要有两个 浪字。是可以的。”

这位“不相识的朋友”,名叫罗元贞,他是山西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教授,对诗词有较深的研究,著有《诗词漫话》、《通用诗韵》、《龚自珍之情诗》等书籍。罗元贞与毛主席并无私交,但他很喜欢毛主席的诗词。

1952年元旦,罗元贞给毛主席写贺年信,并在信中谈及学习毛主席诗词的体会,他提到,毛主席的《长征》一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与“金沙浪拍云崖暖”出现了两个“浪”字,存在“犯复”问题,并建议将“浪”字改为“水”字。

对于一个不相熟的人对自己的诗词指指点点,毛主席没有恼怒,相反他欣然接受,将“浪拍”改为了“水拍”,还亲自给罗元贞回了一封信:“元贞先生,1 月 1 日来信收到, 感谢你的好意,此复。顺颂教祺。”

三、“半字师”
1959年,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探讨,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的内心无比感慨,于是写下到了一首七言律诗《到韶山》:

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mmexportab5f4ebd49548f30a982896d3e4d6365.jpeg

庐山会议初期,毛主席与“荆楚才子”梅白在庐山上谈诗,谈到高兴处,毛主席便拿出他写的这首《到韶山》来向梅白征求意见。梅白看了后,建议将“别梦依稀哭逝川”这一句的“哭”字改为 “咒”。这样诗意似更为深刻,感情也更鲜明强烈些。

毛主席听后很高兴,欣然接受了梅白的建议,他还开玩笑说:“古人有’一字师‘的说话,而你是我的’半字师‘。”

mmexport5ac8fb9478181c81efc9b6785b2e3ecc.jpeg

梅白
梅白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改一字为一字师,而“哭”字与“咒”字只有半字之差,毛主席不仅才思敏捷,还非常幽默,不过这种幽默还要有点水平才听得出来。

从上面三个故事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待诗词的态度是极为认真的,他不断地与别人交流诗艺,修改自己的作品,尽量让自己的诗词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正是这样的态度,才留下了这么多经典的诗词作品,让我们得以欣赏伟人那浩瀚的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08: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0: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1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7 20: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23:0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林会长的首赞和各位老师的评语及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0 11:4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学習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20:22 , Processed in 0.0376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