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64|回复: 14

夜忆花明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3 16: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城头山视窗 于 2021-12-14 16:57 编辑

155031c2z2g3nn44bqzlih.jpg

夜忆花明楼
                     文/易宗明

        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4周年纪念日。夜色如水,泡一壶岁月静好,打开电脑,情不自禁地翻看起一张张照片。让灵魂放缓脚步,我开始一门心思地捡拾往事。追忆似水无痕,庆党百年华诞的花明楼之行历历在目,不断在心灵深处旋转、纷飞。在敲击的键盘里,灵魂的飞翔试图让伟大的生命倏发历久弥新的芬芳。
         
        其实,在30多年前,我就从韶山冲来到过炭子冲,怀着无尽的虔诚和敬仰走进了少奇故里。也是那次,我才知道毛泽东和刘少奇原来是如此距离之近的两大伟人。毋言沧桑,不说悲喜,过往早已被定格在尘世深处。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329.jpg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家。关于花明楼,清同历年间的《宁乡县志》有载:“昔有齐公,择此筑楼,课其二子攻读其中。齐公闻楼上书声朗朗,楼下柳暗花明,遂将其取名花明楼。”少奇故里就掩映在花明楼这亭台楼阁相接、小桥流水相连的厚重与灵动之中。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334.jpg
   
        怀着无限崇敬与深切的缅怀之情,我与澧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一行数人,沿着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在山体连绵起伏的广场中央,只见苍松翠柏挺拔,少奇铜像高耸。刘少奇一手夹烟,一手叉腰,衣袂飘飘,雄视远方,似沉思又似微笑。他是在为国为民忧思,还是为今天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而倍感欣慰?

        刘少奇一生都在践行“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的誓言,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依然坚守着初心:“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他让心底的那份情愫,永远保持一种诗意与唯美。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254.jpg

        在凝重肃穆之中,我们默默地向铜像三鞠躬,然后绕铜像一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其实,人生的旅程,悲喜哀愁不过是生命中的点缀罢了。

        一夜春雨洗冤尘,柳暗花明又添景。我们缓缓来到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纪念馆正对宽阔的广场,坐北朝南,呈三级阶梯展开,融合了江南园林和现代建筑的风格,与炭子冲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纪念馆于1988年11月24日开馆,2018年刘少奇诞辰120周年之际,提质改造后的陈列馆进行了重新布展,陈列采用少奇同志生平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其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405.jpg

        投笔从戎是刘少奇最初想到的救国救民之法。1916年秋,在宁乡中学读书的刘少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可惜,讲武堂仅一年就在军阀混战中毁于兵燹。1919年初,刘少奇报考了北京大学等几所学校均获录取。因无力承担学费,在北京街头踟蹰的刘少奇,又辗转考入不收学费的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可由于没有筹到费用,赴法勤工俭学又化为了泡影。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413.jpg

        四处碰壁,可刘少奇经历五四运动后思想大潮的洗礼,俄国的十月革命让他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思想转变。1921年春,刘少奇同任弼时、萧劲光等十几人从上海启程,历时3个多月,跋涉7000多里,于7月9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学习。这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冬,中共在东方大学发展组织,刘少奇第一批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并成为中共旅莫支部委员。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409.jpg

        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是刘少奇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从此对自己的信仰再也没有过丝毫动摇。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母亲跪着苦劝被捕释放后的刘少奇,不要再干这不要命的事情,他只能跪下请求母亲原谅自己不能从命,义无反顾离开家乡,走上风云际会的革命征程,从此母子俩再未谋面。
  
        在静谧的展厅内,听着娓娓动听的讲解,我们唯有沉默,因为实在已经难以释怀看着那些丰富的图片、翔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我仿佛置身于那炮火纷飞的岁月,聆听、了解少奇同志在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418.jpg

        在复制的刘少奇曾居住过的延安窑洞,狭小的居室、简陋的客厅,一张床、一张办公桌,这就是刘少奇延安故居的全部家当。在那里,少奇同志疾笔写下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文章发表后在党内产生很大影响,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列为干部必读文件之一。在追慕和敬仰中,我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涤荡和灵魂的洗礼。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422.jpg

        刘少奇故居是一座青砖青瓦的四合院农舍,门前一口水塘,周围树林环绕。跨过故居门槛,我们来到了刘少奇卧室。那陈旧的书桌、古朴的煤油灯、简陋的木制床、打了补丁的被子,洋溢着勤俭持家的农家本色,寄寓着小富即安的农民哲学。1961 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困扰中国农村的时候,国家主席刘少奇心急火燎回故乡调查,他同夫人王光美就睡在这张床上。

        与政治生活一样,刘少奇的婚姻生活也遭遇多次坎坷。他一生经历了六次婚姻,与最后一任妻子王光美的结合更是克服了地位的悬殊、跨越了年龄的鸿沟。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少奇一夜之间被打成了“中国最大的走资派”。危急关头,刘少奇劝王光美:“你应该跟我划清界限,把孩子带走,也可以保护家庭。”但是,王光美毫不动摇,始终和刘少奇坚定地站在一起。峥嵘岁月,他们的情感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坚定和忠诚。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356.jpg

        天色向晚,我们已来不及到花明园瞻仰凭吊。站在一叶湖的石拱桥上远远眺望,万德鼎雄踞广场中央,花明楼屹立白鹤岭之巅,碧水相绕,雄浑古朴,直逼九霄。在山之巅,在水之湄,少奇同志伟岸的身躯定格在历史的长廊里。

300.jpg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碧水青山,少奇故里,血与火铸成的骄傲,灵魂与品格树起的丰碑!

微信图片_202112131514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6: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刘少奇诞辰120周年之际,提质改造后的陈列馆进行了重新布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去了一次花明楼少奇故居,那应该是重新布展以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6: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1-12-13 16:44
我只去了一次花明楼少奇故居,那应该是重新布展以前吧。

重新布展的前后我也不知, 也是听讲解员介绍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革命的好思想好作风今天尤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8: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当官的有那么纯洁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8: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1-12-13 18:24
老革命的好思想好作风今天尤为重要、

颇有同感,谢谢惠顾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8: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1-12-13 18:25
现在当官的有那么纯洁就好了。

应该还是不乏像他那么纯洁的共产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9:0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易老师佳作《夜忆花明楼》!图文并茂!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9: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仓促草就,未经打磨,还望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30 15:24 , Processed in 0.0448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