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再就业广场是2002年年底,经常德市人民政府再就业工作会议研究决定修建的。当时起到了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作用,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领导的肯定。该市场分为小百货区、文化区、餐饮区三大经营区域。共有经营人员1150人,其中劳动部门准入的“4050”特困援助对象411名,面向社会低价招租的下岗失业人员400名,市政府对再就业广场的这些下岗援助对象实行了减免税费三年的优惠政策。有媒体报道说:“这个再就业广场与市城区的文化经营活动紧密呼应,起到了弘扬常德文化的一定作用。它在构建上分为亭棚式摊位、固定门面、半固定门面和地摊等多种形式,设置门面、摊位800个,安置再就业援助对象800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就业广场已不适应常德城市的发展和市容市貌。2008年6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再就业广场的小百货区拆除,被占用六年的小百货区公共交通和消防通道从此畅通。 但在此后的8年时间内,再就业广场剩下的文化区和餐饮区经营户逐年地减少,大部分门面闲置着,有的成了喂狗养猫的场地,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和休闲娱乐以及卫生环境。 况且该地块拥有商铺门面近300个,但现在正常经营的不到80个,大部分的商铺都闲置在那里,不仅生意非常萧条,而且这里的经营和生活条件也极差,这里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到了周六、周日的上午,附近的体育路、广场路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成了市民群众的古玩、古钱币、古旧书籍热闹的跳蚤市场。却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交通、环保和市容市貌。到如今,在此经营的下岗职工剩下没有几个了。鉴于这种情况,市民群众希望取消再就业广场的商业经营功能,恢复原广场锻炼休闲的功能。 特别是穿紫河城市文化特色商业街——常德河街即将开街之际,那些在再就业广场文化区内的古玩、古钱币、古旧书籍市场,雕塑,苗圃,宠物等经营户正适合在常德河街入店经营或设集市经营。而那些在再就业广场内经营餐饮的特色饮食店、小吃店、大排挡也适合在常德河街里开业。为此事,现建议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拆除再就业广场,安置古玩文化市场和特色饮食街进入穿紫河城市文化特色街——常德河街内经营。 当否,请考虑。 曹先辉 2016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