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2-1-2 08:37 编辑
中共党史读本之五十九
邓小平南方谈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长期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的结束,一些人们对改革开放姓“社”还是姓“资”提出了疑问。 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针对对改革开放的责难,邓小平强调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强调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邓小平讲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实质就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个重大问题。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谈话中,邓小平精辟地阐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认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他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在谈话中,邓小平还阐述了其他一些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等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92年2月28日,党中央将邓小平谈话要点作为中央文件下发,并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3月9日至10日,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完全赞同邓小平南方谈话,认为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作为一代伟人,邓小平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