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玩店铺里几乎家家都收藏有红色的爱国主义藏品,它们都是会讲故事的历史文物。其中有枚“湖南全省人民抗敌后援总会常德县分会”证章,仍在讲述当年常德群众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故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共中央发出的《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指出: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同年7月24日,湖南人民抗敌后援会成立,号召全省人民为民族的生存,团结一致抵抗日寇的侵略。 常德地处全面抗战的大后方,属于湖南省的一个直属县,当时称为常德县。1937年8月3日,常德成立了“湖南全省人民抗敌后援总会常德县分会”,还相继成立了工人抗敌会、农民抗敌会、学生抗敌会、商民抗敌会、妇女抗敌会和文化抗敌会等各种抗敌会。为此,常德抗敌后援分会为每位会员制作了这枚证章,用以证明会员的身份。 常德抗敌后援分会会员立即发动群众捐款捐物和抵制日货,得到各行各业群众的响应。当时常德的绸缎匹头业、油盐业、粮食业等72个工商行业多次举办“义卖献金”,还募捐冬装、毛巾等日用品慰问士兵,这个团体掀起了常德抗日救亡活动的高潮,使活动持续地发展,成为抗敌后援中的一支重要的爱国力量和坚强的后盾。 当时,常德的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妇女几乎全都参加了这个由各界人士联合组织的抗敌后援会。抗敌后援会发布了抵制仇货(日货)的决定:对到港的仇货,不得起卸装运;各商店对已进的仇货进行登记,经抗敌后援会检查封存,如有谎报,即将货物没收充公,并视同汉奸论处。常德群众坚决支持这个决定,并立即付诸于行动。由于执行了不装卸、不搬运、不经销。日商在常德经营的戴生昌航运公司被迫关门歇业。 是时,省立常德中学(现常德市一中)的进步学生发起了成立“常德县学生抗敌后援会”(简称学抗会)。成立后的学抗会分成几个小组在城区、德山、市郊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还协助查禁仇货。学生们赶制了几幅“平津战况示意图”,把示意地图悬挂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领唱《义勇军进行曲》《枪口对外》《大刀进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歌曲,并指着地图介绍卢沟桥、北平、天津和宛平的地理位置,讲述了十九路军与日寇交战的情况,向群众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欢迎,唤醒了更多的群众奋起抗战。 学抗会的这些爱国宣传活动遭到了当时国民党的反对,1938年2月,受中共湖南省工委指派,帅孟奇同志来到常德,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和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工作。帅孟奇来到常德后,迅速成立了中共常德特别支部。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并在城区建立了四个党的基层支部,这个特别支部按照党中央的统一战线方针,发动进步青年成立了许多抗日救亡团体,在城区的中学里组建了“抗日青年同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团体;还在小学教师中筹建了“救亡歌剧社”;成立了“新文化学习班”“读书会”;编排演出了《三江好》《后防》等抗日话剧。他们的抗日救亡活动在常德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8年7月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成立之初,中共湖南省工委即以湖南省文化抗敌后援会的名义派遣了一支宣传抗日的“一致抗敌流动宣传队(简称一致剧社)”来到常德,协助常德的党组织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一致剧社在常德公开演出《古城怒吼》《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话剧,还在常德城乡广泛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破坏中国共产党在常德的地下组织,使得这些抗日救亡团体陆续遭到破坏。1941年11月4日,日军在常德发动细菌战;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爆发,战斗十分惨烈。 历史不能忘记,这枚“湖南全省人民抗敌后援总会常德县分会”证章真实地记载了这段难忘的历史,迄今仍然讲述着常德群众当年在抗日斗争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并始终教育着我们的子孙后代。 湖南省人民抗敌后援总会常德县分会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