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2-26 17:13 编辑
读《红楼梦新补》(2)
早朝大明宫诗意图
第八十五回:“宗谱可查环儿发狂,青丝事发凤姐发威”。环儿,贾政的妾赵姨娘生的儿子。赵姨娘还有一个女儿名探春,上回书里已经“远嫁爪哇国”。环儿是贾府的一个异类,既无法与哥哥贾宝玉比,品行方面缺陷也不少。但不乏机灵,一个姐姐是王妃,一个姐姐出嫁外国当了娘娘,感到自己脸上有光。自忖宝玉“孤怪性体”,不是袭爵的材料,大老爷曾许诺他将袭爵,所以自探春远嫁后,跑大老爷贾赦更勤了。一日,贾环到大老爷外书房,主文相公胡边和夏山正在对弈,于是贾环和他们胡侃,主题“宗谱”,贾氏家族代有才人,谈到先祖贾至,当然说到他的“早朝诗”。先是胡边的“不堪”,他竟说:“贾至的诗确非寻常,不是把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比得不敢和诗么?”贾环微哂道“这个才真是胡编呢!”李白、杜甫和贾至是同时代的人,但李白没有和诗元稹和白居易比贾至生年要迟,更没有同朝。贾至的诗很著名,和诗的是王维、杜甫、岑参。
这四首七律唱和诗,是宋元以来许多谈诗的人喜欢评论的。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广平王李傲率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兵二十万人收复长安,平定了安禄山父子之乱。十月丁卯,肃宗还京,入居大明宫。三年(758)二月丁末,大赦天下,改元乾元。此时李唐政权,方才转危为安,朝廷一切制度礼仪,正在恢复。中书舍人贾至在上朝之后,写了一首诗《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寮友》,描写皇帝复辟后宫廷中早朝的气象,并把这首诗给他的两省同僚看。两省是门下省和中书省,在大明宫宣政殿左右,是宰相的办公厅。中书省有政事堂,是宰相和大臣会议政事的地方。寮友,同僚,或同事。当时,杜甫官为左拾遗,属门下省。岑参官为右补阙,属中书省。王维本来是给事中,做了安禄山的伪官,此时刚才获得赦免,降为太子中允。他们都是诗人。贾至是中书舍人,是他们的上司,因而每人都做一首诗来奉和。当时和诗的一定不止他们三人,不过我们现在只能见到这三首。贾至首先作诗,称为原唱,王、岑、杜三人的诗是和作,合起来称为唱和诗。录原诗如下: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寮友 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染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王维和诗
对于四首唱和诗的评价,见仁见智,分歧很大。明人谢榛(zhēn,1495~1575) 曾记载他与友人讨论四首《早朝大明宫》诗高下的经过:刘成卿说:“杜其一也,王其二也,岑其三也,贾其四也。”谢榛则说:“子所论岂敢相反。颠之倒之,则伯仲叔季定矣。贾则气浑调古,岑则词丽格雄,王、杜二作,各有短长,其次第犹是一辈行。”(《四溟诗话》卷三)两人排出的名次竟然截然相反!清人毛先舒的看法近于谢榛而稍有不同:“早朝唱和,舍人(贾至)作沉婉 丽,气象冲逸,自应推首。‘衣冠身’三字微拙。右丞(王维)典重可讽,而冕服为病,结又失严。嘉州(岑参)句语停匀华净,而体稍轻扬,又结句承上,神脉似断。工部(杜甫)音节过厉,‘仙桃’、‘珠玉’近俚,结使事亦粘滞,自下驷耳。四诗互有轩轾,予必贾、王、岑、杜为次也。”(《诗辩坻》卷三)而清人冯班又以王、杜、岑、贾为次第(见《瀛奎律髓汇评》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