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20|回复: 18

【古澧有约】兰江攀蜚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江攀蜚云
—— 【古澧有约】(7)
2011年6月18日
223145d6r69x5glm7lfmr7.jpg


     从梦溪镇转来时间尚早,看看蜚云塔吧。
      古城澧州有“要得澧州风水转,宝塔修在河中间”的传说。蜚云塔在城南黄沙湾河堤内,曾经去过几次,尽管记忆只有大的轮廓,但网络却说得清清楚楚:蜚云塔用方形石块和石灰浆叠砌而成,只是腰檐用扁型方石。攒顶式塔顶,上置葫芦瓶式宝顶,八方七级,通高33米,底层直径13米,高6米;塔顶3.2米,直径7米;除底层仅开一门供出入外,其余6层都有4个门,门顶呈拱型,塔内有旋转石阶直至顶层。塔的各方底层、门楣、门道均雕刻有大小各异的佛像,共133座,如八大力士、八洞神仙等,至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蜚云塔建在沙洲上,两百年来不倾不斜;每遇洪水,塔身处于水中,雄锁江流,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蜚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
223442mtos5re2sjj277j2.jpg

      我们行至兰江闸,沿着临江路往东行至一学校前打听去处,几位中年妇女或摇头或摆手,说不知什么蜚云塔,好在其中一人似乎猛然明白:“宝塔吧?就在前面,翻过河堤就看得见了!”原来,老百姓不知“蜚云”只知“宝”,河洲那古老的塔在他们心目中是个宝,因为“宝塔镇河妖”。、
      果不其然,绿洲上矗立着蜚云塔,塔南一组琉璃瓦建筑虽然不大起眼,但却给这苍桑孤独的宝塔增添了平衡感和群体感。明媚阳光下的遍地葱绿也给这座古老的石塔带来无限生机。一条简易的沙石公路将我们牵引到宝塔脚下。塔前现遗存古碑刻两块:一为安公亲撰《续修蜚云塔碑记》,下部有断裂后接缝修复痕迹。一为修塔捐资人姓氏碑,基本完好。据说此碑为澧澹乡原负责人肖梁成先生退休后组织人从沿河村一处沟渠上抬回。

      蜚云塔显然老了,抬头望去满脸都是苍桑的斑迹。
      塔底基转角处,只见浮雕的八大力士(也许是创新了的罗汉)袒胸裸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手举肩扛将塔底托起。抬眼望去,门楣、门道均雕刻大小不一的佛像,并辅以梅菊等花卉配祀。据说塔身外二层以上佛像均为州人善士出资镶嵌,有的地方如二层南四尊雕像左侧依稀可见“汤继国敬刊,嘉庆辛未毂旦立”字样。二层四门门楣上雕刻的附近景观的描摩,依然引人注目。顶层的岩石缝里,两株不知名的小树长得异常的青翠,悬在那么高高的塔顶,总算给苍老的蜚云塔赋上了生命的气息。

      塔底层大厅神台前的门柱上刻有对联:西天佛济流千古;南楚文风冠九澧。呼唤佛佑澧州,天降文材。一扇生锈的铁门,一层薄薄的积水,阴暗潮湿的塔底划过眼前,划过心底,就象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突遇客人造访,没来得及修整胡须一样的沧桑凸显。

      我和光辉同志在漆黑中摸着拾级而上。
      楼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上,愈往上,梯级数愈短,一口气登上顶级,总共108级。顶层中心立有一根红色四棱石柱,支撑着塔顶。相机摄录了石柱四方的刻文:东方,皇图巩固;南方,嘉庆二十三年知澧州直隶州事贵定安佩莲率阖州士民重建告成;西方,文运光昌;北方,皇清嘉庆十六年知澧州直隶州事成都谢攀云率阖州士民倡举重建。遗憾的是立柱上段破了一大块。回到二层,又见南面墙体上有题诗字刻:嘉庆戊寅岁次蜚云塔落成志喜:迭石凌霄汉,凭高接斗枢。文澜回九澧,砥柱屹双湖。自昔留遗址,于今起壮图。万年培士气,联布入云衢。赐进士出身诰授奉政大夫知直隶澧州事贵定安佩莲题并书。
      因为老百姓对“蜚云”的陌生,我也难免对“蜚云”几分疑惑。网查方知“蜚云”是“蜚声祥云外”的缩写。中国那么多塔,其名各有千秋,或套其典故,或引其地名。像蜚云塔这般宣称要“蜚声祥云外”别开生面。蜚声祥云外,祥云外又是要到哪里去呢。再查阅有关资料,纵观蜚云塔的修造历程,我充分理解了前贤“蜚云”的苦衷及其期盼。蜚云塔历尽坎坷,修建前后历时近二百年:
      澧州地势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堪舆家曾言:城东五里许,涔、澹、道、澧交汇处,地势平,宜建塔,峙东南,壮形胜。又民谣曰:唐宋上下,代出英杰,明清以降,人文不昌。更有“要得澧州风水转,宝塔立在河中间”之说广为流传。所以明代天启初州人吴征芳公邀集众人在此择高地修造砖塔。建至第三层,因匪警频繁而停工,后不久在其上支建简易木阁,以待太平时拆阁续修,但这一耽搁就是一百七十余年。嘉庆十五年(1811)成都举人谢攀云履任澧州,其时木阁已朽,砖级已塌。青庵公慨然接受诸士绅改建石塔之报请,于到任当年秋九月动工。不料,刚建两层多青庵公因丁忧去职守制后调离,后两任知州因种种缘由没顾及修塔之事。直至二十二年(1818)贵州贵定进士安佩莲公到任,天遂人愿,年丰民裕,安公欣从众议,亲董其事。翌年春三月,续修动工,是年冬十月告成。安公在其《续修蜚云塔碑记》里欣然描绘道:“合尖后,峥嵘突兀,文笔摩空,左关右彭,南澧北澹,山水灵秀,蜿蜒奔赴。盖自吴创之,谢因之,阅百八十余年,而始获此巨观也。”
      一百九十年前的蜚云塔,比现在还要壮观许多。
    《直隶澧州志·蜚云塔》图景记载:塔前是单檐歇山顶拜亭,亭前两侧各建近十米佛塔、碑亭;塔后是二层重檐歇山顶“三贤祠”,供奉楚诗人屈原、晋尚书车胤、宋文学家范仲淹。塔身坐落在两层台阶基座上,周围砌雕饰石栏。其它如字藏、客座、花圃、庵房等一应俱全。大门为牌坊式建筑,周围建游廊式围墙连接三贤祠,整座建筑群呈长方形,格局与现存文庙近似。建筑外围还筑有土堤防洪圈护卫,又用剩余资金就近购置田产作为塔寺香火费。

223146ydfkwuzsnwsdfyyq.jpg

223146jxcrvhl2uwwuzjxp.jpg

223147robh97fb1t00thr1.jpg

223147awnoc10ap40wpwpq.jpg

223148vqwuuya5w9gerya9.jpg

223313d7s1mugm7usuciis.jpg

223314g3mlmfupwfgidlje.jpg

223314l8wwkofxolv08kyn.jpg

223314brvhaclr7zad4aok.jpg

223312yq7c88ckqnlfqf7q.jpg

223313nmjvjzdh9t2d52e9.jpg

223441fd735obddodl1hno.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 22:4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毛会长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 2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前是单檐歇山顶拜亭,亭前两侧各建近十米佛塔、碑亭;塔后是二层重檐歇山顶“三贤祠”,供奉楚诗人屈原、晋尚书车胤、宋文学家范仲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7: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河海 发表于 2022-3-1 22:44
塔前是单檐歇山顶拜亭,亭前两侧各建近十米佛塔、碑亭;塔后是二层重檐歇山顶“三贤祠”,供奉楚诗人屈原、 ...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光清 发表于 2022-3-1 22:40
拜读毛会长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 0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底层直径13米,高6米;塔顶3.2米,直径7米;除底层仅开一门供出入外,其余6层都有4个门,门顶呈拱型,塔内有旋转石阶直至顶层。塔的各方底层、门楣、门道均雕刻有大小各异的佛像,共133座,如八大力士、八洞神仙等,至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蜚云塔建在沙洲上,两百年来不倾不斜;每遇洪水,塔身处于水中,雄锁江流,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蜚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 08: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匠精神难能可贵留下不朽杰作供我辈观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 10: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 1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毛会长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 16: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身沧桑,古之真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8:52 , Processed in 0.0431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