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2-3-7 10:39 编辑
也说乾隆帝身世
拜读网友高家协先生《乾隆帝身世的传说》一文后,觉得很有趣,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乾隆帝身世。 乾隆皇帝出身满族,在正史里是有明确记载的,一直得到了史学界的认同,尤其是清史专家们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有关乾隆出身“汉族”的传说是不足为信的。 一是从清室皇子出生检查制度看,“调包”是不可能的。清制规定,宫中后妃生子( 包括皇子皇孙),生下后立即由太监亲验,是男是女,先口头上传,然后再专折上奏,以备命名。若要“调包”,就连百姓家亦难掩人耳目,何况还是皇室。而且,以清初皇室满汉不通婚看 ,清皇室对血统的“纯正”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岂能容得汉人陈阁老的子裔承继满清皇嗣。 二是雍正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他共生有十子,长子活到八岁才死,在弘历出生之前,即有三子弘时,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才因他放纵不谨而削籍,而乾隆生于171 1年,此时,弘时尚在世,何须去换一汉人之子?而且,此后又生育数子,除夭折者外,尚有五子弘昼、六子弘瞻健在,更无必要去以女换子。况且,襁褓小儿焉能断定就是未来皇帝之才?且不说是否短命夭折了。 三是乾隆数次下江南,并未驻跸陈阁老家“省亲认宗”。《清史稿·陈元龙传》只记有康熙 “南巡,元龙迎谒”,并无乾隆莅临陈家的记载。所谓乾隆下江南是为了“省亲认宗”之说 ,是源于某文人所写的一首诗:“钜族盐官高渤海,导闻百代每传疑。冕旒汉制终难复,曾问安澜驻翠蕤。”(见《明清宫廷疑案》)高勃海,指陈氏祖上原为勃海高氏,后来改姓陈。后两句是说乾隆曾驻跸陈家,并试图恢复汉制。后来,人们以此演绎乾隆是汉人,并要实行汉制。学者吴凤玉先生指出:当时“由于‘夷夏观’的存在,汉人认为乾隆因是汉族血统,才有清朝国运之昌,故此乾隆为陈氏之子的传说久盛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