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9|回复: 6

朱德国:乡村振兴“领头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6 2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3-6 20:20 编辑

朱德国:乡村振兴“领头雁”

    早春三月,鸟语花香,万物勃发。走进石门县白云镇北峪湾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郁郁葱葱,宽敞的柏油路、水泥路、机耕路串联起座座块块“家园”“田园”“果园”,幢幢新颖气派的农家小楼“在绿中”“在花中”“在画中”,村民忙碌着,小车穿梭着;入夜,路灯明亮,万家灯火璀璨,家家户户欢声笑语……整个村落,宛若一幅  “人勤春早,小康乐园”水彩丹青画。

    “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常德市优秀基层党组织”……提起如今宜居宜业、富裕富足的幸福生活,村民们无不感谢他们的“好家长”——“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县十佳优秀党支部书记”、北峪湾村党总支书记朱德国,齐声赞颂他是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模范生”、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产业建设:共同富裕带头干

    朱德国,1969年2月出生于白云镇原叶家岭村(后与康坪村、北峪湾村合并为北峪湾村),现年53岁。

    1989年,高中学历的他被组织挑选担任“村官”,至今33年。从叶家岭村委、村主任、支部书记,北峪湾村党总支书记任上一路走来,他与支、村两委成员们一道“带头多种橘,领头种好橘”,始终把“做大,做优,做强”柑橘产业,当作“富民兴村之本”。

    北峪湾村,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90亩,共有村民小组18个,1006户,3202人。经过多年发展,现有柑橘面积6100余亩,柑橘年收入约3500万元,“人平种好二亩橘,远方打工不用去”,家家户户“吃的柑橘饭,住的柑橘楼,读的柑橘书,娶的柑橘媳”,“柑橘专业村”美名远扬。

    为促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北峪湾村与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县农机局、县柑橘办等紧密联系,在全省率先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新建柑橘专业合作社,对全村柑橘园实行“技术统一管理,产品统一质量,病虫统一防治,市场统一销售”,对部分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橘园进行流转。为减轻橘农劳动强度,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于2020年筹资300万元新建柑橘加工包装厂,引进湖南天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经营,高峰期可新增60人就业,仅劳务用工、果品加工增值每年可增加橘农收入500多万元。

    2021年春,朱德国引进“阳光一号”橘柚新品种,组织27个农户对100亩老龄橘园进行了品种改良;2022年,村里规划将80个农户的5万株橘树进行高品质化“提质升级”改造,促进“万元橘园/亩”高效农业建设。

    受村里热火朝天产业建设氛围的感召,大学生蔡茗宇回村创办翘楚果蔬合作社,开展百亩柑橘园和香椿种植、金蝉(知了)和果品贸易;蔡吉富创办云平富家庭农场,开发百亩柑橘种植场、果品贸易、珍珠鸡土鹅养殖……产品更好卖了,橘子价格更高了。村民们积极发展土蜂蜜、野生葛粉、红薯粉丝等农副产品,畅销外地。

基础建设:争资争项当先锋

    多年来,朱德国通过“多学习了解政策,多交流争取项目,建好项目赢得好评,形成良性循环”产生聚集效应,抢抓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户北峪湾村。

    在座谈中,白云镇党委书记徐菁菁、镇长池先来、镇党委副书记唐朝、镇人大主席刘天娇介绍道,朱德国为谋求北峪湾村“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可谓想尽了千方百计、走遍了千山万水、历尽了千辛万苦、克服了千难万险。为了节省路费开支,朱德国多次搭镇政府“顺风车”前往常德市区和县城,到有关单位汇报工作、了解信息、争取支持;村务、会务、公务开支一压再压,可不开支尽量不开支。他“节俭,敬业,务实,高效”的办事作风,赢得了上级部门、干部群众们的肯定和佩服,觉得他是一位“可以依赖,值得托付”的优秀基层干部。

    ——争取资金150万元,改建1.7公里长、5米宽的北峪湾大道柏油路,成为山区公路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争取资金240万元,新建橘园机耕路10公里,实现了“农资送达至树下,采果收购在田头”的便捷生产,解决了过去橘农肩挑背负之辛苦,仅全村每年约3000万斤柑橘每市斤约减少0.1元采果“挑工”工资一项,就增收节支300万元。

    ——争取资金300万元,新建柑橘采后商品化生产线和加工包装厂,全村每年约3000万斤柑橘每市斤约增加0.1元销售价格,每年增收300万元。高峰期解决约60人就业,每年增加收入达30万元。

    ——争取资金200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工程,通过6个蓄水池和约6公里管网,彻底解决了上千村民过去“平时缺水,干旱无水”的难题。

    ——争取资金400万元,完成全村电网改造。

    ——争取资金179万元,新建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

    ——争取资金103万元,新建排水沟渠450米。

    ——争取资金60万元,采购太阳能路灯300盏,覆盖和服务到全村约80%的区域,“山村夜色美,路似夜明珠”,夜晚的北峪湾村美不胜收。

    ——争取资金30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

    ——争取资金40万元,办起村扶贫车间。

    ——争取资金30万元,进行村庄绿化。

    ……近年来,朱德国带领大家先后引进资金约1800万元,办成了过去想办而办不了的大大小小公益项目数十个。

组织建设:“两联两包”惠民生

    近年来,朱德国积极探索探索创新党组织自治组织联动包片区、党员屋场员联户包屋场的“两联两包”乡村治理模式,取得可喜成效。

    按照“地域相邻、产业趋同、风俗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认同”原则,北峪湾村委会将全村18个小组划分为9个网格、22个屋场,村党总支将全村103名党员划分至叶家岭、康坪村、北峪湾三个片区支部,每个有能力的党员、片组长、屋场长(员)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的农户,确保全村1006户、3202名村民“人人有人关心,事事有人落实”。

朱德国联系的朱新荣、雷金平、蔡吉华等联系户,外出就业、小孩就学等大小事儿,他有求必应。村民蔡某某在县内车祸身亡,他连续几天几夜料理后事和争取赔偿,将肇事方原设定的24万元赔偿金增加到了65万元。村民覃某某在广东潮州出了事故,肇事方一贫如洗,朱德国一去就是半个月,反复沟通协调,最后感动了交警部门,给予15万元伤病补助。五保户贾某某在蒙泉镇被撞,肇事方将其送至医院后不管不问,朱德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之以法,落实了医疗费用和赔偿款……

    现年78岁的老党员龚仕文,本是退休了的国家干部,回村居住后,积极参加“两联两包”活动,对联系的龚仕建、龚仕云、龚益民三户关怀备至,介绍务工、联系就业、发展柑橘、关怀生活无微不至……“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闪耀山村。

    2018年7月,段家坡屋场计划整修一口堰塘,需要占用老党员朱德福家5分柑橘地,砍掉40株成年橘树。朱德福对家人说:“我是党员,你们必须听我的!不能要一分钱补偿!”涉及的其他三四户,在他的影响下,均没有要一分钱补偿,堰塘顺利整修。9月份,朱德福病倒了。临终之前,他说想去堰塘看看。十多个村民,用担架把他抬到堰塘边。望着整修一新的堰塘,过去的柑橘地如今化为一池清水,堰塘下方近40亩地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他动情地说:“这是我多年的梦想。这个事情做好了,我死而无憾。”朱德福不久就去世了,他与蔡盛发、朱德国、颜方元、蔡吉胜、贾满珍、苏清春等人,并得到邻村竹坝桥村李武林、文小平、贾之法、高申来、官永良等多户支持,为公路建设无偿让出柑橘地的佳话,一直被乡亲们赞美着。

    北峪湾村“两联两包”乡村治理的经验,得到了时任省扶贫办常务副主任贺丽君、市委书记周德睿、县委书记郭碧勋等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他们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和座谈,并成为市委书记周德睿的基层党支部联系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公共建设:无私奉献显担当

    朱德国在2014年接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时,村财务建设欠账33万元,村务活动开展举步为艰,村民和党员开会时睛天找空地、雨天无场所、办事拥挤挤,公务用茶都要靠“讨”来。

    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他得到妻子廖基年支持,从家里拿出3万元,与时任村主任张年村、村文书颜方元、村委覃道中4人一起凑齐15万元,办起村办农资经营部,实现当年赢利,最高的2017年获利达16万多元。

    原村部仅130平方米,狭小陈旧,为节省开支,朱德国、廖基年夫妇把驻村扶贫工作队,请到自家居住两年之久。

    为新建村部,朱德国又是与张年村、颜方元、覃道中4人自掏腰包每人2万元凑齐8万元,借给村委会买来村民的4亩荒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新建起3100平方米的现代化村民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们跳广场舞、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艰苦创业,玉汝于成。从2020年起,村委会将合作社、打蜡厂、养蜂场、农资店等村办企业进行租赁经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每年25万多元,不仅全部还清了债务,而且具有了较强的服务村务、帮助村民的实力。

    村里成立环境卫生(会长:朱盛岳)、红白喜事(会长:王宗元)、老年(会长:才代明)、产业发展(会长:张年村)4个协会,积极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德高望重的作用,评选“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美化村庄“常态化”有人管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全村老人大聚会……仅规范只有新人结婚、老人去世可以赈酒一项,户平每年可以节省支出5000元全村达500万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针对全县部分柑橘产区砂皮病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收入的问题,朱德国向县人代会提出了《关于加强柑橘砂皮病防治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被评为优秀议案。针对部分乡村公路安全防护设备缺乏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朱德国的《加强乡村公路防护栏建设的建议》得到积极回应,“防护栏”基本普及。

   “北峪湾,北峪湾,两座水库三座山。过去山山岭岭条件差,要想改变面貌难上难。如今村民富村庄美,感谢朱德国好‘村官’”。面对笔者的采访,曾任村官32年、现年88岁的老书记肖长柏用“顺口溜”,概括了前辈们、前任们、村民们对朱德国的赞许与感激。                        
    (张友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6 20:3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6 2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欣赏点赞上将军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6 21:0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6 21:4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拜读作者文章《德国:乡村振兴“领头雁”》,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6 22: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朱德国:乡村振兴“领头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7 1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文章建议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20:24 , Processed in 0.0451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