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01|回复: 13

国之功臣——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6 20:5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2.04.06.20.50编辑

           国之功臣——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

        1968年12月5日,周总理正在中南海接待外宾,秘书忽然匆匆走了过来,在他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周总理当即中止了会谈,独自走出房门,当场失声痛哭。

faf2b2119313b07e082bc322d7b7b22996dd8cf5.jpeg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戎马一生,见惯了大场面的周总理,为什么会如此失态呢?原来周总理刚刚收到了消息:二机部九所的副所长,力学专家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失事了!

郭永怀是钱学森的师弟,国际知名的力学研究专家,同时也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一位参与了原子弹、热核导弹和人造卫星研究的科学家。

事发之前,郭永怀刚刚在研究中发现了一条重大线索。当晚,他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乘坐专机飞往北京。

不料,飞机在距离机场400米处,突然发生了故障,随后就失事了。飞机失事的时候,郭永怀的身边,带着一份绝密的文件。

当时我国热核导弹的研制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一则噩耗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仿佛刚刚长出羽翼的雄鹰,被折断了翅膀。

周总理闻讯以后,当即安排人员赶到飞机失事现场进行搜救。最后,在机场一公里外的玉米地里,找到了郭永怀烧焦的遗体。

当时郭永怀与警卫牟方东的遗体,双方面对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人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二人分开,然后就看到了那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

这个公文包是被郭永怀、牟东方用肉身做成的“护盾”,保护下来的。九所的科学家们最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了研究资料,不久之后,中国的第一枚热核武器实验取得了成功。

一直到1999年,中央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元勋授勋时,还有许多人没有听说过郭永怀的名字。更不知道,这位“两弹元勋”中唯一烈士的生平事迹。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的荣城县。他20岁考进南开大学预科班,24岁时转到北大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

mmexport1649248692345.jpg

1939年,郭永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庚款留学生,赴加拿大留学。凭着一篇科学论文,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拿到了硕士毕业证。

1942年,郭永贞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博,师从世界航空大师冯·卡门,成为了钱学森的学弟。1946年,冯·卡门的大弟子办了一个航空研究研究院,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

在那里,郭永怀和钱学森一起从事“跨声速流动”方面的研究。最后,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突破声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后来,美国人以郭永怀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在1949年造出了第一架超声速飞机——F-10战斗机。郭永怀在美国多年,一直想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是五十年代初,像郭永怀这种级别的科学家很难回国。好在1955年内瓦会议之后,美国取消了中国学者的回国禁令。师兄钱学森又写信给他,请他们一家三口尽快回国。

郭永怀收到信以后非常开心,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当众烧掉了自己在美国十几年来的研究笔记,声称不惜一切,也要回到中国。

当时很多人为郭永怀感到惋惜。因为当时中国还很贫穷、落后,谁也不知道回国之后会怎么样。再说那些研究笔记和学术资料,全是他十几年的心血。

可是郭永怀却说,笔记烧掉了不可惜,因为真正的知识都存在他的大脑里。后来,当郭永怀登上“克利夫兰”号准备回国的时候,被告知启航延时了。

随后,有几名美国特工登船搜查他们的行李,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当时同行的几个科学家才意识到,假如不是郭永怀提前烧到那些笔记,或许他们就走不成了。

郭永怀顺利回到祖国以后,于1957年6月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回到中国以后,郭永怀先是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力学研究所,担任常务副所长,后来又在中科院创办物理系,担任系主任,为国家培养物理学人才。

mmexport1649248677287.jpg

1958年,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以后,美国方面增兵台海,采用了能装载核弹头的8英寸榴导炮,针对中国进行了核演习。面对西方势力的“核讹诈”,中国决定造自己的原子弹。

所以,郭永怀也因此加入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当中。后来,郭永怀与王淦昌、彭桓武,被人们并称成为我国核武研究的最初的“三大支柱”。

mmexport1649248685111.jpg

六十年代初,郭永怀同时负责指导中国“反潜核武器”和“水中爆炸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既是“一线科学家”,又是科学实验活动的组织者。

1963年,国家决定把核武研究基地迁至青海。郭永怀和“两弹”研究专家从此工作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一连八九个月都穿着棉衣,同零下40度的天气作斗争。

许多研究人员都因为营养不良,出现了恶心、厌食,甚至是身体浮肿。第一枚原子弹实验成功以后,郭永怀又马不停蹄地参与到了人造卫星的实验工作中。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工作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于是马上乘车从青海到达兰州,再乘坐飞机飞往北京。不料飞机在距离机场地面400米时,出现了故障。

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郭永怀选择与警卫牟方东紧紧地拥在一起,保护怀中那一只存放着绝密科研资料的公文包,用自己的身躯,为祖国留下了这份宝贵的资料。

结语

抗战爆发的时候,郭永怀曾有一段时间回到家乡当了老师。他一直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科学救国”。三十岁的时候,郭永怀成为一名庚款留学生。他先到加拿大,然后再到美国。

其间, 郭永怀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公费留学生,学成后理当报效国家。日内瓦会议后,美国放松了对中国学者回国的限制,有很多人劝他留在美国。

毕竟郭永怀在美国打拼了十多年,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留下来不光自己会得到高官厚禄,就连子女未来的前途,也不必担心了。

可是郭永怀为了能够实现“科研报国”的夙愿,毅然烧掉了自己十几年的心血笔记,选择回到祖国。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保护核武研究的重要成果,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肉盾”。

最终,郭永怀这颗耀眼的科学之星,在这场飞机事故中不幸陨落了,成为了“两弹元勋”中唯一的一名“烈士”。 如今的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mmexport16492486851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1:3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1:5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2:1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永怀这颗耀眼的科学之星,在这场飞机事故中不幸陨落了,成为了“两弹元勋”中唯一的一名“烈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2: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22-4-6 22:31 编辑



毕竟郭永怀在美国打拼了十多年,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留下来不光自己会得到高官厚禄,就连子女未来的前途,也不必担心了。

可是郭永怀为了能够实现“科研报国”的夙愿,毅然烧掉了自己十几年的心血笔记,选择回到祖国。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保护核武研究的重要成果,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肉盾”。

最终,郭永怀这颗耀眼的科学之星,在这场飞机事故中不幸陨落了,成为了“两弹元勋”中唯一的一名“烈士”。 如今的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
国家的功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2: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欣赏,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2:3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7 00:3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为将学家赞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9 00:42 , Processed in 0.0389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