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98|回复: 12

1966年,毛主席的行李只有一板车,为何搬家还是用了7天的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1 09:0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2.04.21.08.53编辑

           1966年,毛主席的行李只有一板车,
                为何搬家还是用了7天的时间?

        毛主席生平作风简朴,习惯穿带补丁的羊毛衫,吃家乡的辣椒和红烧肉,在吃穿方面也不太讲究。如果非要说他在生活里有什么“奢侈”的地方,恐怕就只剩下读书、买书和藏书了。

贲兰武是毛主席生前的警卫员,有一次他在某档节目里说:毛主席搬家的时候,所有家具一个平板车就装下了。但是搬一次家就需要动用40个人,花上7天。

mmexport4b3d51a891ce1ce4de78a0723aeee1d9.jpeg

之所以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人力,其实是因为毛主席个人的藏书实在太多了。按贲兰武的说法,1966年毛主席个人藏书的规模,达到了94763册之多。

这些藏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这些书平时直接堆放在他的卧室里面,占据了整间卧室三分之二的领域。

毛主席搬家到哪里,这些书就跟着他搬过去,相当于一个随身小型图书馆。之所以有这么多藏书,是因为毛主席从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

毛主席对待读书和书籍的态度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毛主席在陕北的时候,经常四处托人寻找书籍、报刊阅读。后来这些书籍、报刊积累得越来越多,到了延安时期,就找了专人来管理。

1947年从延安撤退的时候,毛主席随身的生活用品大多直接丢弃了。但是那些伴随他多年的书,还是舍不得丢下。

mmexportb8325eb25efb3a5c66569329562d5c14.jpeg

于是毛主席就找人把一部分藏书就地挖坑埋了起来,但是另一部分加了批注的舍不得扔,还是历尽千辛,辗转万里,最终搬到了北京。

毛主席之所以把书看得那么重,是因为他从这些书籍中获益良多。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毛主席在长沙求学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到国外勤工俭学,最终因为一些原因放弃;额。

古人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穷人想要了解天下大事,扩大认知范围,既然不能出门求学,那么就只有广泛地阅读书籍了。

在阅读这个方面,毛主席大约有这么几个主张。一是读书的面要广,二是要学以致用,三是要持之以恒,四是要学思结合。

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首先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读书,读不同种类的书,才能够开拓个人的眼界。这样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才会兼顾彼此,考虑得更加全面、周详。

mmexporta54252990b39466fe8e848f7d105f200.jpeg

另外,广泛阅读不同门类的书籍,还可以帮助阅读者打通各种知识的边界,并将它们互相映证,融会贯通,加深理解和认识。

但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唯有长年累月地坚持阅读和思考。二十年代,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晚间在床头常备着一盏油灯,方便看书。

结果有一次不小心失火,烧掉了同学的蚊帐。后来毛主席在晚年因为白内障动了手术,不能读书,还坚持请工作人员为自己朗读《鲁迅全集》。

待眼睛一好,毛主席便又开始继续阅读书籍了。直至临终之前,毛主席仍然还在阅读《容斋笔记》、《三木武夫》等书籍。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是毛主席的口头禅,为了让知识常驻脑海,他几乎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阅读之上。

mmexportc157c572044d3e36a7eceda66ebbfc5c.jpeg

正因为毛主席有着如此旺盛的阅读需求,所以一个藏书9万余册的“随身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了。

按理说,已有9万余册藏书,足够一个普通人读上一生了吧,可是毛主席并不满足于此。毛主席除了读这些藏书,仍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书籍。

有一次,他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想把解放前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书一网打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两大社出版的各种重要的大部头工具书,倒是基本集齐了。

毛主席的书也不全是放在自己的卧室,在任何一个他呆过的办公地点,游泳池的休息室,以及郊外住处都有藏书。

在众多的书籍中,毛主席除了喜欢阅读二十四史和政治书籍,还特别喜欢四大名著和各种工具书。他从三十年代起就开始读《辞海》,后来因为打仗就把书埋了起来。

mmexport95a7bf3614e52f7b5deb06a91f188f9b.jpeg

五十年代,毛主席又找出来看,发现里面的词条注释老旧,于是向专家提出修改建议。1965年重修《辞海》的试行本出来后,毛主席又和学者一起将两版逐条对照,检查遗失错漏。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的词填得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他对汉语语词释义的熟练掌握分不开。正因为对《辞海》里面的汉语语意释义了如指掌,所以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

老版《西游记》里观世音的扮演者左大玢,在一个节目里面提到过一件趣事:左大玢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湘剧演员,算是毛主席的家乡人。

毛主席平时看左大玢演戏时,一直叫“小左”。某一天,毛主席突然连名带姓地叫了一声“左大分(fēn)同志”。结果左大玢马上不高兴地说:我不叫“左大分”,那个字念玢( bīn)。

mmexport6b114a274fb216afec5a77aa277d60aa.jpeg

没想到毛主席说:我怎么会念错呢?玢是多音字,不信你回去查一下《辞海》就知道了。毛主席特地嘱咐左大玢,回去叫父亲查阅读大部头的《辞海》,而不是普及版。

左大玢的父亲查过《辞海》以后,发现果然如此,还把女儿数落了一顿。通过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毛主席对《辞海》果真是烂熟于胸。

《辞海》是工具书,普通人基本上做不到逐字阅读。但是即便是在小说的阅读方面,常人也远远及不上毛主席读得透彻。

比如有一回毛主席在杭州登玉皇山,当时他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有没有读过《封神演义》,又问:知不知道纣王为什么被周武王打败?

工作人员说:纣王失败是因为妲己。毛主席就摇头笑着说:纣王失败在用兵策略上。然后毛对商纣王的分兵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mmexport3733a2be94da552a87579dd41c21081f.jpeg

《封神演义》是一部古代的通俗小说,如今的人看这类小说,往往只会关注里面的一些其他情节,不过毛主席却能关注到书中的细节。

结语
北宋黄庭坚曾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记忆是最不可靠的,它时常在我们回想的时候“加油添醋”。

记忆的不可靠,导致我们想要巩固所学的知识,必须时常“温故而知新”。毛主席读过的书籍太多,需要温习的书自然就更多了。9万余册藏书要一起搬家,花上一周时间就很正常了。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09:14: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读过的书籍太多,需要温习的书自然就更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0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9万余册藏书要一起搬家,花上一周时间就很正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09: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毛主席在陕北的时候,经常四处托人寻找书籍、报刊阅读。后来这些书籍、报刊积累得越来越多,到了延安时期,就找了专人来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0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欣赏,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09: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首先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读书,读不同种类的书,才能够开拓个人的眼界。这样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才会兼顾彼此,考虑得更加全面、周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10:3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学习、分享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11:0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1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085546v1n2nnxn4n0bkxo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1 1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9 01:38 , Processed in 0.0407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