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舜耕,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明代知名画家、诗人,大隐于市的高士。除澧州方志外,《珂雪斋集》、《明画录》、《湖广通志》对牛舜耕其人其事都有记载。《澧纪》说牛舜耕著《一瓢子》一卷,皆诸体诗,并采其《澧中隐居游览诗》十七首,诗无题:
平野闲舒笑,荒凉生夕风。行藏山色里,放达酒杯中。 柳暗摇新绿,花娇妒晚红。吟余偏寂静,天籁响疏桐。 白云空缥缈,赢得此身闲。路僻无人到,荆扉尽日关。 斜阳溟晚浦,落木瘦秋山。隔水双飞鸟,忘机自往还。 柱杖行幽径,芳田苦菜肥。蟹痕沙露湿,雁影夕阳低。 隔岸青枫落,寒汀白鹭飞。虚名休浪播,渔父久忘机。 怪石撑层空,寒泉响幽壑。山深人迹稀,风来吹络索。 望处多山云,携筇长叹息。莫弄旧郎当,路道多荆棘。 空谷发长啸,浮岚来沧溟。夕阳风乍起,雁影落寒汀。 石径流污下,芙蓉隔岸开。可怜含笑口,冷淡自徘徊。 杖藜过桥东,寒汀白鹭立。落日半衔山,舟人争渡急。 渔樵不到处,潇洒绝尘埃。风定水如镜,照见芙蓉开。 山间多岚烟,无人问萧索。春来百鸟啼,花开还自落。 鸟道不堪行,年深长荆棘。桃花开未开,渔郎候消息。 山深不见人,水涨芦花岸。渔樵行路难,叶落溪声乱。 磨快锄头挖苦参,不知山下白云深。多年寂寞无烟火,细嚼梅花当点心。 怪石攒峰傍云住,门前不近刘郎路。归来鹤叫晚风寒,一点残灯隔烟树。 西塞溪边起暮烟,蓼花湾外夕阳船。山当好处休摇橹,漫听江村泣杜鹃。 兰芷山头生野云,雪消书案月黄昏。寒鸦过尽西风紧,多少人家半掩门。 风暖烟清二月天,垂杨袅袅草芊芊。武陵迷却渔郎路,两岸桃花一钓船。
《清同治直隶澧州志 艺文》中有牛舜耕《居澧杂咏》二首: 一剑浮游枕簟凉,怀人千里路潇湘。天涯春去黄鹂老,故里魂惊白发长。 对面好花牵别怨,隔窗寒雨滴愁肠。可叹午夜残毡冷,不梦邯郸梦夜郎。 烟树云深月上迟,夜郎消息本无期。锦书不寄新来恨,芳草空迷去后思。 泪尽玉关灯半灭,酒醒茅屋梦回时。一贫到老腰难折,赢得潇湘两鬓丝。 去国几经年,来游小洞天。猿声连晚峡,鹤唳起秋烟。 萤闪谁家岸,蛙残到处田。九嶷消息远,何日买归船。
牛舜耕的诗在当时就影响很大。陈周在《游一瓢传》中还说澧州有个独拙和尚,与一瓢道人很熟,并知道他的四首七绝。这四首诗因“磨快锄头挖苦参”这首方志已相继记载,我仅录其余三首在下: 游食多年不害羞,也来城市看妆楼。东风不管人贫贱,一样飞花到白头。 破寺无僧好挂瓢,闲时歌舞醉吹箫。黄昏月落秋江里,没个人来问寂寥。 门外何人唤老游?老游无事听溪流。而今世事多荆棘,黄叶飞来怕打头。
我不熟悉律诗,也不管它们是不是七律。但从内容来看,恰恰这几首诗平白无华、言简意赅、意境超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明明白白,我认为这是难得的好诗。 牛舜耕既是这样一位画家,以其奇特形式画龙的画家;牛舜耕又是一位诗人,“细嚼梅花当点心”的诗人。简而言之,与其称牛舜耕为一瓢道人,不如“一瓢诗画”叫得爽快。因此,牛舜耕谢世之后,时有文人墨客写诗赞赏他纪念他。刘崇文之所以题写一瓢子墓诗,正是因为他崇尚牛舜耕的洒脱超然人格和独特的画龙技艺。《澧纪》就记载了刘崇文《鲛人篇·赠一瓢道士》长诗:
道人磊落泣珠者,我时访古招提侧。碧潭龙卧几经秋,海上迢遥白云隔。 天河滚滚弄明珠,却污紫皇金玉册。谪来人世混风湍,放浪亭亭想标格。 紫髯碧眼发蒙茸,头上光腾几百尺。醉翻黑斗气纵横,貌取神龙蜕凡核。 飞髯倒挽蹙云涛,万里河山尽欲裂。 有时濯足洞庭波,欲放风雷卷七泽。 狂蛟怪蟒诧复惊,怕向江湖说姓名。拾得天瓢挂柱杖,行踪到处争逢迎。 悬河欲泻乱飞屑,对向那知肝胆倾。古貌画龙宛相似,烟雨尽向瓢中生。 万丈灵湫吐胸次,江翻海立势峥嵘,碧潭去去还旧隐,金波荡漾摇空明。 一掷群龙满天走,昂霄气吐流双睛。竭来挂瓢此修炼,漱石枕流亦堪羡。 兴来倘逐海岳游,留取苍龙守笔砚。
《清同治直隶澧州志·文苑》载:“刘崇文,字汝质,号洞衡,嘉靖辛酉(嘉靖四十年)举人,除广元令,转知蓬州。为人沉默,皓首披吟不辍;宦游所至,以表彰先贤,冥搜古迹为务,书史无不淹博。意所不堪,未尝疾怒。晚合刊《洞衡草堂稿》。为令时,观察使按部,直驰中甬进谒,观察笑曰:‘令如诗魔矣!’其好吟如此。”
《澧纪》还记载了伍蠡湖《一瓢子》诗,曰: 破寺无僧谩说仙,天荒地老有谁怜。风轮春满三千界,梵气寒生尺五天。 龙伏不须存想法,虎降莫外悟真篇。自从识破连环窍,送与人来不值钱。
|